10例内源性细菌性眼内炎患眼临床特征观察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内源性细菌性眼内炎患眼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内源性细菌性眼内炎患者10例1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7只眼,女性3例3只眼;均为单眼。平均年龄(57.6±10.8)岁。伴全身疾病9例。其中,糖尿病8例,病程超过5年7例;肝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分别为3、1、1。有明确感染性疾病9例。其中,肝脓肿7例,伴肺部感染3例;丹毒、肛周脓肿各1例。既往有发热病史7例。玻璃体切割手术或眼内容物剜除手术时抽取玻璃体液行需氧菌、厌氧菌、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9只眼。其中,玻璃体切割手术8只眼;眼内容物剜除手术1只眼。所有患者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并根据微生物培养及药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明确诊断后,5、24 h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晶状体切除3、5只眼;玻璃体腔填充C3F8、硅油1、7只眼。手术结束时玻璃体腔均注射10 mg/ml的万古霉素0.1 ml(含万古霉素1 mg)和10 mg/ml的头孢他啶0.1 ml(头孢他啶1 mg)。单纯玻璃体腔注药1只眼,药物、剂量相同;单纯全身药物治疗1只眼。随访6~24个月,观察患眼视力变化及病原菌培养结果。

结果

患者均主诉视物模糊,其中伴眼部疼痛5例。患眼视力无光感3只眼;光感5只眼;手动1只眼;0.1者1只眼。角膜水肿10只眼;前房积脓8只眼;玻璃体弥漫性混浊10只眼,其中伴视网膜脱离3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和玻璃体腔注药的8只眼中,因炎症未能控制行眼内容物剜出手术1只眼。单纯玻璃体注药的1只眼,炎症未能控制,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手术。行玻璃体液培养的9只眼中,培养结果阳性者8只眼,占88.9%。其中,肺炎克雷白杆菌5只眼;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各1只眼。末次随访时,视力无光感2只眼;手动4只眼;0.1者1只眼。

结论

全身易感因素是内源性细菌性眼内炎主要致病因素;肺炎克雷白杆菌是导致眼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治疗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以及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和单纯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三种方法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非缺血型BRVO继发ME患者90例9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8例48只眼,女性42例42只眼;平均年龄(51.25±12.24)岁;病程5~17 d。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膜联蛋白A5脂质体兔眼点眼后眼内组织药物浓度变化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0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贝伐单抗膜联蛋白A5脂质体组(A组)、贝伐单抗脂质体组(B组)、贝伐单抗组(C组),每组35只兔。分别给予右眼贝伐单抗膜联蛋白A5脂质体、贝伐单抗脂质体、贝伐单抗50 μl点眼。点眼后5、15、30 min及1、2、4、8 h,取各组兔眼房水、玻璃体及视网膜脉络膜标
目的对比观察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PM)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PM-CNV患者79例7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6例26只眼,女性53例53只眼;平均年龄(30.77±5.53)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由同一名验光
获得性梅毒葡萄膜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多种类型的葡萄膜炎;最常见的类型是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包括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视神经视网膜炎等。获得性梅毒葡萄膜炎的确诊和治疗反应评估主要依赖于血清学检测,包括非梅毒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试验。获得性梅毒葡萄膜炎可模仿多种类型葡萄膜炎,应注意与免疫性葡萄膜炎及其他感染性葡萄膜炎相鉴别。具有活动性临床表现的眼部梅毒,应按照神经梅毒治疗方案进行抗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治疗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眼视野及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曾接受激光光凝治疗的ROP患儿39例73只眼(ROP组)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13名25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ROP组患儿中,男性24例45只眼,女性15例28只眼。平均年龄(7.00±1.28)岁。首次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时平均矫正胎龄(PA)(38.74±3.82)周,平均出生体重(BW)(1
目的观察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大鼠模型的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特征。方法新生Sprague Dawley大鼠24只,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建立OIR模型;于母鼠分娩完成后立即将其与新生大鼠置于氧浓度为(75±2)%的自制氧箱中。氧箱中饲养7 d后再置于室内空气中饲养7 d。对照组大鼠与母鼠一并置于室内空气中连续饲养14 d。大鼠21日龄时,两组大鼠均行F-
目的观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指导重复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例19只眼,女性21例21只眼。平均年龄(53.58±13.19)岁;平均病程1.5个月。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OCT检查。患眼平均BCVA
目的评估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后视物变形和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VR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队列研究。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IMH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医学验光、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OCT检查测量黄斑裂孔基底部直径、黄斑裂孔最窄直径及裂孔边缘厚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