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中和活性样本HIV-1 Env基因的氨基酸及密码子使用特点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具有高广谱中和活性的HIV-1感染者包膜蛋白(Env)基因的氨基酸及密码子使用特点。

方法

根据中和宽度是否高于90%将样本分为高广谱中和活性组(hBCN+组)和非高广谱中和活性组(hBCN-组),采用单拷贝基因组扩增法(SGA)分离全长Env基因,通过两组样本Env基因的相对氨基酸使用度(RAAU)的对应性分析(COA),并基于相似性指数D(AB)计算及与宿主相对密码子使用度(RSCU)的比对探讨两组毒株的氨基酸及密码子使用特点。

结果

对应性分析结果显示hBCN+组和hBCN-组毒株RAAU数据沿两个主轴分布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簇,表明两组毒株Env基因具有相对独特的氨基酸使用模式;相似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hBCN+组(0.097)低于hBCN-组(0.102),且两组毒株相比较,hBCN+Env基因与人具有相似使用模式的密码子少于hBCN-组,提示hBCN+组毒株在感染者体内的适应性较hBCN-组毒株低。

结论

hBCN+和hBCN-两组毒株的Env基因具有相对独特的氨基酸使用模式,hBCN+组毒株对宿主的适应性较hBCN-组毒株低。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9岁,主因"乙状结肠癌术后1年余,末次靶向治疗后1个月"入院。完善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癌术后(腺癌yPT3N1BM1Ⅳ期),于2020年3月17日复查双肺多发转移,于2020年3月31日给予患者贝伐珠单抗0.4 g,4月1日、4月30日给予伊立替康280 mg d1+卡培他滨1 g2次/d, d1-14全身治疗。为控制局部病灶于4月18日行右肺转移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1岁,因"HBsAg阳性20余年,间断双下肢疼痛4个月余"入院。经入院化验检查,明确诊断为:1.原发性肝癌;2.骨继发性恶性肿瘤;3.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性。于2020年9月3日开始针对左侧髂骨肿瘤病灶行放射治疗,DT 49 Gy/7 F,针对右侧坐骨肿瘤病灶行放射治疗,DT 48 Gy/8 F,针对肝脏肿瘤病灶行放射治疗,DT 54G y/6 F。症状体征生命体征平稳,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5岁,因"确诊血管免疫T细胞淋巴瘤31个月,腹部隐痛不适、头昏、乏力1个月"入院。31个月前诊断为血管免疫T细胞淋巴瘤,多次给予化疗,现西达苯胺反应维持,1个月前腹部隐痛不适,呈阵发性胀痛,以右上腹部及剑突下为主,伴头昏、双下肢乏力并浮肿,夜间盗汗明显,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就诊吉水县人民医院,行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6.79×109/L、血红蛋白62 g/L、血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4岁,因"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2周期后20余天"就诊。症状体征患者神志清楚,形体清瘦,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诊断方法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治疗方法行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0.16 g+氟尿嘧啶0.5 g+氟尿嘧啶3.0 g+亚叶酸钙520 mg,化疗前1周用利可君片20 mg 3次/d治疗。临床转归患者口服利可君辅助治疗,使得患者白细胞,血小板维持较稳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6岁,因"结肠癌术后5个月余"入院。诊断:结肠癌(中低分化腺癌,pT4bN0M0ⅡC期),于2020年7月27日予第4周期XELOX方案(奥沙利铂150 mg d1+卡培他滨1.0 g 2次/d d1-14)辅助化疗。症状体征心肺体格检查无特殊,下腹部可见一长约10 cm手术瘢痕。诊断方法化疗后2020年8月12日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2.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腹胀半年"。2020年8月胃镜及病理示:胃体巨大溃疡性质待查(Ca?),活检提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胃体)主治5小粒全取,镜下肠黏膜腺体减少,见中等偏大淋巴样细胞内弥漫分布。免疫组化:CD20(弥漫+),PAX-5(弥漫+),CD3(散在+),CD5(散在+),CD4(散在+),CD8(散在+),Bcl-2(+),Bcl-6(散在少许+),MUM-1(>3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71岁,主因"乳腺癌术后化疗1疗程后为行再次化疗"入院。患者为老年女性,慢性病程,2020年9月25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病理回报:(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肿瘤长径约1.5 cm,乳头未见癌侵犯。送检(Ⅰ水平)淋巴结0/3,(Ⅱ水平)淋巴结0/10,(Ⅲ水平)淋巴结0/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1%(+),PR1%(+),Her-2(1+),Ki-67约40%~50%(+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8岁,因"左乳癌术后2年余,复发转移2个月余"入院。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外侧pT2N3M0 ⅢC期;浸润性导管癌HER-2过表达型;左侧腋窝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左侧乳腺术后;右侧肺继发恶性肿瘤;骨继发恶性肿瘤;肝继发恶性肿瘤可能;脑继发恶性肿瘤可能,于2020年12月3日为再次行TP方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300 mg d1,NDP 100 mg d1)化疗及赫赛汀靶向治疗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1岁,系"胃癌术后4个月余"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胃部不适确诊为胃腺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术后予以单药替吉奥辅助化疗,初次化疗后患者白细胞下降,予以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治疗。第二次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予以利可君片口服,患者白细胞基本正常,血小板稳定升高。症状体征体温36.6 ℃,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6/78 mmHg(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3岁,因"发现右侧颈部肿块2个月余,右耳听力下降2 d"入院。完善检查诊断:鼻咽癌T3N3M0 ⅣA期。于2020年8月14日至10月29日行放化疗(8月14日诱导化疗:白蛋白紫杉醇260 mg/m2+顺铂75 mg/m2,8月19日至10月10日同步放化疗:放疗总剂量PGTVnx=PGTVnd: 70.4 GY/32 F, PTV 60.8 GY/32 F, 9月11日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