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建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f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变现民族地区的发展滞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根本途径。由于民族地区面对的特殊条件以及实际发展状况,导致采用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其他地区将有所不同,应因地制宜的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理论概述,探究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最后提出构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
  关键词:战略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民族地区
  引言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和落实,为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建和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国家政策的科学指导,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中应积极转变落后的消费模式、思维模式、增长模式,开展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在新时期背景下,开创蓬勃发展的民族地区的繁荣局面。
  一、相关概述
  (一)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又叫作少数民族地区,是指由少数民族进行自治的地区。目前我国民族自治的地方共有155个,包括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130个)。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而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时的创新之举就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民族管理的方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战略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民族地区的逐渐出现不适应财政经济相关举措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经济战略调整,促进民族地区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1]。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学的视角下制定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基于一定的资源环境不断改善当代人的经济福利,还能够保证后代人也能享受到同等福利。也可以说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的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经济与环境、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的可持续承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三)战略构建的选择
  战略构建是指在发展中进行的政策调控、制度创新。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原有的经济发展策略呈现出不适应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其实际发展态势构建科学合理的战略。主要从战略构建内容包括: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协调国内外、区域间、产业之间的关系;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对不适应的经济发展制度、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做出调整和改革;根据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特征,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制度、资源环境进行改革[2]。
  二、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
  (一)土地和资源状况
  从土地状况来看,我国民族地区的土地总面积有611.73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国土面积中所占比重较大,达到63.72%。在民族地区土地面积中,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土地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西藏(土地面积为122.84万平方公里)、新疆(土地面积为166.49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最小的地区为宁夏地区(土地面积仅有5.18万平方公里)。从资源情况来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得以发展的有利条件就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地区的资源分布广、总量大,在全国资源总量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中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2.2%,共5648万公顷。水利资源占全国66%,蓄藏量为4.46亿千瓦。而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具有伴生矿多、品位高、分布广泛且集中、品种齐全、储量大等特点,为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独有的有利条件。而在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中如何转换这些资源优势将成为关注的重点[3]。
  (二)人口和教育状况
  从民族地区的人口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总人口数量达到17507.1万人,民族地区受长期以来实行特殊的人口政策等影响,与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普遍较高。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民族地区的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不多,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从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情况来看,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并制订了许多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较大的教育成就。例如举办民族预科、民族班、民族高等学校等;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工程等[4]。
  (三)专业人员在城镇中的分布情况
  我国民族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城镇中的分布总人数为427.5万人,在全国城镇专业技术人员分布总数中占据13.34%。专业技术人员分布的行业主要是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5万人)、综合技术服务业和科学研究以及水利(14.6万人)、制造业(36.8万人)、采掘业(9.3万人)、农林牧渔业(22.3万人)。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中,采用现代化管理和基础设施、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技术梯度。民族地区由于工业化发展缓慢,技术中介服务结构的数量不多,造成生产与科研相脱节。相关技术人员也较少,使得民族地区的技术发展处于落后位置,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5]。
  (四)经济发展情况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从经济总量的角度来看,民族地区经济受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即使民族地区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也没有摆脱不发达的经济现状。据相关数据显示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为1574亿元人民币左右,生产总值达到21345亿元,占据全国GDP的10.45%。从民族地区的财政汲取能力角度来看,由于长期处于不发达的经济状态,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民族地区财政汲取能力较弱的现象。以宁夏、青海、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地区为例,财政收入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不足44%。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形式严峻,经济处于不发达状态,需要采取相应的战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6]。   (五)资源环境情况
  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情况,从污染总量和资源消耗情况角度来看,民族地区的能源消耗总量、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用水总量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比较低,而“三废”的排放总量则较高。从资源环境指标与单位GDP进行对比的情况来看,形势比较严峻,单位GDP各项指标与全国的倍数相比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污染总量与资源消耗的对比情况看,民族地区的用水量、建设用地面积、耕地面积呈现负增长的情况,能源消耗量则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从“三废”的排放量角度来看,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三废”排放量还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情况不容乐观[7]。
  三、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
  (一)在区域政策上的发展
  首先实行区域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民族地区之间存在投资经营环境、社会经济特点、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差异较大的特点,导致地区间投入产出的效果也存在差异。为了提高民族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应当重点开发集中有限的资源,并侧重于对重点产业和开发地区加大政策投入、资源分配。同时保证政策倾斜适度,实现各产业和地区的协调发展。另外民族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集聚规模相对较小,只有实行该战略才有利于区域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适度集中区域产业,防止出现“撒胡椒面”现象。例如新疆地区,在发展中实行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了天山南北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和经济交流合作,从而推动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对民族自治地区财政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主要方式有: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的税收倾斜政策,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开展对外贸易,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区、特色经济发展较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设立保税仓库、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进行财政体制改革,保证民族地区的税收分配科学合理性,遵循双赢的原则,全面考虑民族地区承担的资源不可再生、移民搬迁费、农业用地的萎缩、环境污染等应承担的资源开发成本,给予相应的税收份额。提高民族地区的财力优势。
  最后,开发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政策,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利用国家风险投资,发展民族地区的创新型行业。如环境友好型企业。借助政策性银行,通过直接贷款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在产业竞争上的发展
  首先增加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促进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目前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增长规模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增加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通过直接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强化民族地区的财政实力,并引导其进行产业转移。其次,培育民族地区发展优势产业,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民族地区可以在对文化产业、旅游业、清洁工业、生态农业等方面进行开发的时候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园更能凸显其竞争力和特色。在发展文化产业园过程中还要主义规避产业化水平低、定位不准确、规划论证不充分、政府干涉太多等误区,保证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安全长远上的发展
  首先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法相关法律规范,确定在开发自然资源中应履行的修复义务、补偿标准、引发的生态损害的责任等。同时还要遵循破坏者负担原则严格制定相关制度;建立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避免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不履行生态补偿义务的行为,减少区域生态发展中赤字的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生态发展的供需平衡。其次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民族地区在开发自然资源优势的同时应加大对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视,优先解决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问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有效降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差距、科技差距、知识差距,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最后实行人力资源生态化发展,目前民族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较多,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引导剩余劳动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劳动力转移,另外加大对剩余劳动力的知识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使其能够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活动中,减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保障民族地区的人们都能够尽快的参与到经济发展活动中,向人力资本型经济方向发展。
  四、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建研究
  (一)优化创新性
  优化创新是指在构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候进行创新集成,对创新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创新集成从概念角度分析,是指各种创新关系间的整合,是其主动寻优的一种动态创新过程,创新集成往往覆盖创新的整个生命周期,如出现在创新成果、创意提出等过程中。同时创新集成的主体比较广泛,包含宏观上的政府组织和微观上的企业等各个对象,例如政府在构筑国家创新型发展体系过程中,创新集成的主体就是国家,负责创新方向的引导、创新活动的协调、制度安排等。另外从提出最初创意、形成创新结果、实现其产业化和市场化,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创新集成,在不同的阶段会使创新集成出现不同的途径、条件、特点、模式等。
  民族地区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创新集成的优势,建立创新集成机制。首先促进地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协同,国家科技部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效,为了满足企业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在相关产业扩散、转移、辐射集成的工程化成果,并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例如对新疆地区的大型风电机组、工业化风电场建设等组建研究中心,目前已经被国家批准的该项目研究中心基本具备了样机试验测试能力、零部件设计能力、载荷计算能力、风电机组整机设计能力等,同时与新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整合人才资源、技术和资金,促进了新疆地区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借鉴。其次加强民族地区间的创新集成合作,在民族地区之间建立高效运行、优势互补、创新主体良性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将创新环境、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资源集为一体,实现更高层次、广领域、大范围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推动民族地区之间的社会健康、经济、科技的共同发展。最后进行自主创新集成,民族地区的自主创新集成是指服务内容和形式、制度、生态技术方面的创新集成,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应大力挖掘其自主创新集成的潜力,如“印象刘三姐”大型歌舞演出,可以将其视为现代科技、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景观等的集成,是歌舞服务形式的民族地区自主创新集成[8]。   (二)优化动力结构
  构建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就是拥有安全的动力结构,因此,需要优化动力结构,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对自然资源产权和资源管理机制进行明确,从自然资源产权角度来看,应当对自然资源产权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例如矿产资源,对矿产资源的产权分配名义上归为国家,但实际生产中却又地方进行管理,采取登记原则划分矿业权,登记的权利也根据矿床规模和矿产的重要性进行划分,实际上是划分的依据是行政管辖权,是行政权利下的产物。从资源管理机制角度来看,应当对机制进行理顺,明确分部门的职能,避免发生“政出多门”的现象,如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当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陆生野生动物,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水生野生动物,工商管理部门管理进入市场的野生动物。进行细致的划分以免管理中发生管理混乱现象。其次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减少相关企业发展中的污染排放行为,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对企业和个人的污染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提出排污收费政策等,控制民族地区的污染排放量,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对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优化转型,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无节制的开发就会造成资源耗竭,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因此民族地区在发展企业的时候要比较其优势,对技术发展的方向进行明确,建立清洁发展的动态机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利用技术创新手段将原有产业向技术方向转型,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尽量多种资源和谐开发,保证对民族地区环境的保护,从而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目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与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向不适应的问题,需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构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超.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4.
  [2] 马明霞.民族地区生态移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宁夏大学,2014.
  [3] 王富贵.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
  [4] 晏淼.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
  [5] 马汝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研究[D].南京大学,2011.
  [6] 陈少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7] 贾君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8] 朱婷婷.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前言rn 在30年代,我和我当时的丈夫埃德加·斯诺都有这样一种朦胧的意识--我们应该拥有同代人最为壮观的经历,而且我们基本上如愿以偿了.rn
竞合理念是指“竞而不破,合而不同,竞合统一”的理念.十六大以来,我党高度重视社会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
摘 要:为积极贯彻“聚焦小微、打通两翼”的战略方针,深化“一圈一链”的批量化营销模式,民生银行倡导全行加快发展小微供应链金融业务,依托核心企业对其全国范围内的上下游小微企业进行综合开发。本文从核心企业选择、主要营销模式、风险控制措施三方面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指正。  关键词:营销模式;小微供应链;风险控制  小微供应链金融,是指以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其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中的小微客户群体,设计个
(浙江)徐珠琴痛别宁都1933年4月16日,金维映骑着她的枣红马走在去宁都的山路上。胜利县离宁都100多公里,只要策马快走,很快就能到达,但这一次她走得很艰难。漫山遍野的红杜鹃
2015年,蒋勇恐怕是27万名中国律师中最出名的那一位。这年的9月9日,一套名为《天同码》法律工具书的发行,给中国的法律出版人带来震动。当《天同码》在法律圈激起的波澜尚未
国务院在批复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中,对长三角区域的功能定位是,亚太地区的重要门户,世界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以及世界级城市群。对于如何准确理解长三角区域的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客观要求,是区域经济均衡协调的发展要求。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is an inevitable re
摘 要:信用交易制度--国际证券市场采用较为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及证券法的修改,信用交易制度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本文通过阐述关于信用交易以及其基本制度,分析信用交易对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及对证券市场的负面影响,提出对完善证券市场信用交易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用交易;证券市场;建议  一、关于信用交易基本制度  (一)信用交易  所谓信用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的接班问题,还要解决机关臃肿和退休制度的问题,加快实
摘 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分别从概念性质和实务操作两个层次来论述在信用证欺诈中法律调整的介入空间,最后一个部分拟从法律制度上探讨法律保护的具体实现方式。  关键词:信用证的金融属性;法律的介入空间;实务的类型化分析;法律防护的制度性实现  一、信用证的性质和法律调整的消极介入空间  信用证是主要适用于国际贸易的付款方式之一,信用证制度并非源自法律的设计,信用证是职业商事活动的经验产物,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