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与曲的分与合——以明清之际词坛与《牡丹亭》的关系为例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_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士禛在其《花草蒙拾》中,引《牡丹亭》语,以说明词曲之辨。但是,从词与曲的关系来看,词固然影响了曲,而当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对词产生影响。明清之际词坛不少人喜用联章词写士女之情,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到明代传奇的影响。在语言上,词曲之间也有互动,《牡丹亭》中的相关语句,就在明清之际词人的笔下大量出现。王士禛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辨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使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数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我们不能不考虑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学习,对待学习,从事学习,以达到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优化学习。使学生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  创新精神乐学求同求异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以技术、信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了更好地适应时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已经处在独生子女做家长教育下一代了。作为学校如何给家长一些启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建议、教育方法,去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应该做的不是替代,而是让孩子尽快、尽早地学会适应;教育孩子没有捷径,勿需攀比与折腾,也无需暴风骤雨,需要的是因材施教、和煦春风与循序渐进。  教子无定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我国《婚姻法》规定:“
<正>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于1997年提出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概念,很快积极心理学便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心理学运动,甚至有人将这场运动称为心理学的革命。积极心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是相当庞大的,因此需要对相关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的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学课堂的教学管理时相当重要的,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相当复杂的。首先,对项目管理进行了相关的概述;其次,对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中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在项目管理理论下的中学课堂教学项目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