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家电下乡”政策绩效分析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9年2月福建省开始全面实行“家电下乡”政策,政策实行一年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家电下乡”政策对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改善企业外部环境提高国内需求水平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在针对福建省东西南北四个地区“家电下乡”政策实行状况的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制约“家电下乡”政策进一步取得良好绩效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家电下乡;经济绩效;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091-03
  
  2008年4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华盛顿发布了半年一度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报告》预计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将造成高达9450亿美元的损失。这场金融危机迅速侵蚀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导致各国消费不振、就业率下降。为了尽量减少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创伤”,2008年我国实行了“家电下乡”政策,该政策的出台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进一步体现政府关注民生和惠农政策思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2009年2月福建省开始全面实行“家电下乡”政策,政策实行一年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
  
  1 福建省“家电下乡”政策的绩效考察
  
  根据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消息,2009年,福建省销售家电下乡产品80.84万台,销售额15.39亿元;已补贴农民1.99亿元。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兑付率达97%,高于全国平均兑付率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35个省、市、自治区(含4个计划单列市)第五位。实行“家电下乡”的良好经济效果,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对于福建省农民消费、家电行业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1 农村方面:提高了农村消费水平。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
  “家电下乡”政策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降低了家电产品的价格,减轻了农民购买负担,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欲望,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农村消费水平,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拉动力。福建省“家电下乡”政策已开展了一年多,拉动农村消费的作用明显,农民消费支出加大,相关统计显示,2009年福建省农民消费支出达5015.72元,累计比2008年增长7.6%。受该政策影响,农民家用电器购买量大幅增加,2009年前3季度全省农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22.5%,同比增幅提高2.8个百分点。此外滞后的消费观念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因而在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的同时, “家电下乡”政策的实行将有利于转变农民长期以来的消费观念,为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家电下乡”政策的实行不仅满足了农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也促进了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解决了部分农村地区用电用水等方面的困难,使农民避免了有电器却无处可用的窘境。随着“家电下乡”政策效应的扩散,它惠及的不仅仅是购买家电的农民,同时也改善了农民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推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1.2 企业方面:引导企业关注农村市场,开发适应农村消费的产品
  2009年大家电行业累计产量除了空调器和微波炉外,其他大家电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增长率最高的是冷柜,达到23.8%。“家电下乡”政策不仅对家电行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借鉴家电下乡带来的启示,引导更多行业将注意力转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开发适应农村消费的产品。从目前来看,在外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存在很多有利条件,包括城市化进程中内需空间不断扩大,给各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企业在面对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为了进一步占领更多的农村市场,企业必须不断的进行技术改进,针对农村的现状改进产品的特性,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对农村市场的适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拉动内需政策的作用将逐步加大,将出现农村普及市场和城市更新市场共同增长的态势,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未来中国各行业的发展将依靠内需的增长,内需增长是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
  
  1.3 宏观经济方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进出口低迷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在过去五年中首次未能实现两位数。“家电下乡”政策实行一年以来对扩大内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商务部称2009年消费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预计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比2008年提高约6个百分点。福建省拥有2310.6万的农村人口,农村市场具备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将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能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拉动力。“家电下乡”政策的实行,不仅促进了家电行业发展,为开拓农村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降低了国民经济对于进出口的过度依赖现状。福建省统计局统计,2009年福建省对外进出口总额已由2008年的848.21亿美元下降到796.63亿美元,累计比2007年下降了6.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福建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由此可见,伴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拓,福建省经济增长将会慢慢的降低对对外贸易的过度依赖,这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的良好局面。
  
  2 制约福建省“家电下乡”政策绩效的因素.分析
  
  福建省自实行“家电下乡”以来尽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但在对福建省东南西北四个地区(闽南、闽北、闽西、闽东分别选取了漳州云霄县、福州平潭县、龙岩漳平市、宁德古田县)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主客观因素,阻碍了“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制约了“家电下乡”政策绩效的发挥,具体制约因素如下:
  
  2.1医疗教育费用高。农民购买力水平低下
  注:中数据引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班“家电下乡”课题组。
  在主要消费支出的调查情况上,大部分的农民认为食品消费支出是当前最主要的消费支出,其次是孩子的教育支出。以古田县为例,有58.82%的农民认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支出主要是用于食品消费,20.59%的农民认为他们主要的支出是用于培养下一代,供孩子接受教育支出。在孩子教育支出方面,农民普遍存在只有读书才是真正出路的观念,因此这两部分资金是很难被转移到家电购买上的。
  在医疗支出方面,虽然如今已在全国实行医疗保险政策,但由于还尚未完全落实,医疗费用昂贵、农民 看病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家庭有人生病的农民,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医药费用。从调查得出的数据可见,在云霄县甚至有37.38%的农民认为他们最主要的消费支出是用于医疗,古田、漳平、平潭也分别达到4.90%、13.60%、6.14%。高昂医疗费用的支出以及不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导致了农民市场的低迷,阻碍了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
  
  2.2 服务态度差。推脱售后服务责任
  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群众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经销商的态度问题,由于补贴程序复杂,经销商在帮助群众领取补贴时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有的不给农民产品标识卡、不给开具正式发票,甚至部分经销商以高于国家限价销售家电下乡产品。调查中的平潭、云霄、古田、漳平四个地区分别有16.87%、4.00%、5.38%、12.24%的农民反映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销售网点的态度很差,并且在产品出现问题时都是采取推脱责任的方式,以交通不便、没有相应配件等各种理由拖延或者拒绝售后服务。
  
  2.3 宣传力度不足,政策普及度低
  阻碍“家电下乡”政策产品销售的另一个因素是政府和企业宣传上的不足。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古田、漳平、平潭、云霄四个地区中分别有11.00%、14.14%、24.04%、25.74%的农民对于“家电下乡”政策一无所知,而且大多数的农民表示对于“家电下乡”政策仅仅是听说过,具体的规则根本不清楚,有的甚至连自身作为该政策的服务对象都不知道。真正表示对“家电下乡”政策很清楚的四个地区只有5.00%、1.01%、0.96%、2.97%。由此可见,在政策的实行落实过程中,如何让农民了解“家电下乡”,购买“家电下乡”产品,享受“家电下乡”福利是当前政府和企业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补贴程序烦琐,商品价格过高且补贴少
  在针对阻碍“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的情况调查时,我们发现经销商和农民都一致认为阻碍其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主要因素在于补贴程序过于烦琐以及产品价格过高且补贴少两方面。虽然目前福建省已实行的网点代垫直补制度大大的减轻了农民在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对于补贴领取慢而又烦琐的担忧,但这加大了经销商的负担,导致经销商出现资金断层等现象。
  调查的数据表明,农民方面,古田、漳平、平潭、云霄四个地区分别有26.35%、25.00%、19.37%、22.17%的农民认为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过高,并且补贴比例太低;在经销商方面这一比例也达到了13.89%、4.00%、12.12%、6.25%。农民在购买家电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价格,但由于家电下乡产品一般要求必须是国家免检产品,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一般商品,而且补贴比例低,因此农民在选择购买时,都是优先选择价格低的产品或者一些特价促销产品。
  
  3 提升福建省“家电下乡”政策绩效的对策建议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降低了福建省“家电下乡”政策实行的绩效,因此为了使广大农民真正享受政府政策的服务,同时也进一步开发我国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家电下乡”政策的实行进行改进和完善。
  
  3.1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福建省2009年的农民纯收入仅为6680.18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015.72元,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却达到了19576.83元,人均消费支出达到了13450.57元。当前农村市场并非真正的没有需求,造成农村市场低迷的根本原因还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医疗教育负担过重。只有从根本减轻农民医疗教育负担,解决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才能真正激活农村市场,促进内需的增长,实现经济转型。此外,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应当注意促进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农民经历了长期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形成了“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导致农民消费观念保守,农民当前的消费主要是一些生活必需品,而对于一些高档品或部分非生活必需品都是采取消极抵制态度。虽然观念的转变需要长期的教育宣传,但其所能带来的对农村市场的推动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3.2 深入农村基层,加大宣传力度
  如何让农民了解、认识家电下乡,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企业也应当承担其所应承担的责任。尽管在宣传过程中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以及农村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使得政府、企业在宣传“家电下乡”政策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农民作为该政策的服务主体,对于“家电下乡”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只有政府和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农民真正的享受家电下乡政策所能带来的优惠,避免农民在实际购买中就被误导、被欺诈的状况。在宣传的方法上,政府和企业应当深入农村基层,根据福建省的农村特点,政府可按村划分农民消费群体,组织农民共同学习家电下乡政策,介绍和推销农民需求量多的产品,或委派政府人员到乡入户宣传家电下乡政策,企业也可在农村直接售卖,让农民真正了解家电下乡产品的实惠和政策的用意,进而有效的提高农民消费欲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3.3 加强监管力度,保证产品质量
  当前家电下乡产品尽管深受大部分农民的好评,但也有部分农民反映所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针对农民反映的下乡产品质量问题,有关部门应该给予重视,及时解决农民所反映的问题,加强家电下乡产品的质量检查,同时督促经销商完善售后服务和服务态度,保证能及时有效的解决下乡产品的质量。只有对市场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管理,才能确保政策实施的可靠性。首先,政府应当加强对经销商的审批力度,对申请经销的商家的信誉进行严格考察。其次,加大对“家电下乡”企业的监管,提高督察次数,加强抽查力度。最后,对于农民的投诉,工商部门要及时受理并解决,严厉制裁以“家电下乡”为名欺骗农民的经销商。
  
  3.4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解决部分地区电力、水力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降低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对于开拓农村市场的阻碍,使家电下乡政策能更全面、有效的实行;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对福建省的农村经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改善农民就业状况,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基础设施投入对于福建省开拓农村市场,建设新农村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凉茶饮料是目前上升势头最猛的中国特色饮料之一,而王老吉更曾被誉为“中国的可口可乐”,然而新近上市的娃哈哈金银花凉茶,用金银花取代了夏枯草,成为新凉茶的典型代表,引起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大有新凉茶取代老凉茶之势,值得期待。  [关键词]定位;凉茶饮料;娃哈哈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034-02    1 凉茶市
期刊
[摘要]企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齿轮,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促进这一经济大齿轮发展的要素。我国现行制度下,会计报表内容中的财务指标是评判企业自身经济实力优劣的主要依据。没有考虑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后果,忽略了环保指标披露的必要性。然而,环保指标表正是考虑污染问题的反映方式之一。因此,为了使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更进一步了解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以及其社会责任感等各方面的情况,将环保指标表纳入会计报表加以反映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民营企业约束机制的现状,找出了福建闽南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困境的根源,进而提出了完善民营企业约束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约束机制;福建闽南  [中图分类号]F279.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100-02    1 民营企业约束机制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当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
期刊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对会计工作及其质量的控制及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控制。本文主要阐述了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特点,建立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思路和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配套措施等内容。  [关键词]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配套措施  [中图分类]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060-02    1 集团公
期刊
[摘要]本文由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富二代问题展开对家族企业的思考与改进,通过分析家族企业的优势与其先天不足,提出家族企业父辈们依靠政策与个人魅力发家的经验时代,使家族企业能在变数中完成向现代企业治理业转变,必须发展创新,加速企业的现代化与社会化,使富二代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家族企业;发展创新;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富二代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本文将技术路线图方法引入产业转型战略管理领域,对技术路线图在产业转型战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尝试性探索。通过对大庆市产业转型的SWOT分析,确定大庆市产业转型战略原则,产业转型进程,结合大庆产业转型的实际,利用技术路线图的思想和方法,绘制了大庆市产业转型技术路线图,以完成大庆市产业转型战略。  [关键词]产业转型;技术路线图;SWOT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服务业FDI对上海市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数量的影响,首先通过概况的梳理来了解服务业FDI和就业人数的基本状况,接下来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来确定服务业FDI对就业量的影响,最后给出如何利用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来带动就业的建议。
期刊
[摘要]2008年3月贵州凯里17户支持政府工作,却遭到非法拆迁。2009年11月13日,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对一处违章建筑进行强拆,为了阻止拆迁,唐福珍在楼顶天台自焚……如此种种发人深省,我们不禁要拷问公民的私权利到底该何处安放。  [关键词]公共利益;拆迁;共赢  [中图分类号]D9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141-01    1 公
期刊
[摘要]石家庄经济学院体育部积极探索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在最近三年的体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鉴于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笔者做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162-01    1 课程体系的改革    1.1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
期刊
[摘要]在新形势下,探索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林部门的党建工作和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提升胜任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实党建工作,成为摆在每个农业部门领导和党建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宁海县农林局通过抓好四个环节,切实增强了党建合力。  [关键词]突破思想;机关党建;助推;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107-02    党的十七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