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装饰元素饰品应用虚拟再现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0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的装饰元素一直是云南饰品设计者重要的创作源泉与参考依据,创作出了许多特色鲜明的饰品,然而传统设计加工过程有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造成这些不足与缺陷的原因就是装饰元素的提炼与饰品的作品之间缺少了一个可供反复修改与交流的环节。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虚拟再现(VR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将虚拟再现技术应用于饰品设计是当今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虚拟再现技术已经成为了装饰元素提炼转化为饰品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从直观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实际的技术手段四个方面分析了虚拟再现技术应用于饰品设计的优势,为云南少数民族装饰元素饰品应用的虚拟再现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装饰元素;饰品加工;虚拟再现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装饰元素的饰品应用就是将可用于饰品开发的装饰元素再度地提炼与加工,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饰品。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传统的设计加工过程有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例如,设计师创作过程中反复提炼设计思路,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材料的损耗与浪费;设计师在和客户交流时,设计师的手稿和最终成品之间也会存在客户预期效果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异等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设计概念与最终成品之间缺少了一个可供交流与反复修改的阶段,基于电脑技术的虚拟再现就成为了填充这一阶段的重要技术手段。
  装饰元素饰品应用的数字化虚拟再现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饰品设计中装饰元素提炼转化的直观性
  传统的首饰加工业中,手工艺人一般很少创作设计稿,更多的是靠口口相传的技艺与制作经验来完成饰品的加工,在需要特殊订制的饰品时,很难一次到位制作出适合的饰品,在这种反复的推演与制作,浪费了大量的制作材料与时间。因此,在与手工艺人交流的时候缺少的是一个过渡演示的环节。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很好的填充这一技术交流的空白,利用Rhino3D软件可以在虚拟空间中精确制作出不同材质的拼接、镶嵌以及整体的各个结构细节,让提炼转化出的装饰元素与饰品结合得更加巧妙,其展示的直观性便于同行之间的交流,节约了制作材料与时间。
  举例来说,白族的建筑中的雕刻、绘画纹样等装饰元素均可提炼为饰品设计元素,在转化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饰品进行再加工与再创作。假设将白族建筑中雕刻镂空的花鸟虫鱼等造型应用于玉石挂件的雕刻,要根据挂件的实际形状进行艺术加工处理;假设将白族建筑的装饰纹样转化为金银等材料的镶嵌工艺则需要进行平面转实体的技术转换,这些转换加工过程都是不可逆转的。而采用虚拟再现技术则为转化思路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展示平台,由吉祥图案转化为挂件是否精细圆润,从装饰纹样中提炼而成的花丝与玉石镶嵌的是否美观,甚至玉石自带的“飘花”与设计图案的结合程度都是可以通过虚拟再现软件得到直观的呈现。
  二、在虚拟再现中检验材料组合的可行性
  为了将提炼后的装饰元素融入饰品,必然需要多种材料的组合才能实现。 云南少数民族的饰品材料组合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常规的玉石、金银之外,布匹、木材、麻绳皆可用于饰品设计,然而自然材质的唯一性决定了饰品的不可复制性,以木材为例,每个木材饰品的纹理都是天然的装饰元素,一旦在制作时出现了偏差,就只能归为残次品或者废品的行列,从而增加了制作成本和材料的损耗。采用虚拟再现技术则可以很好控制材料组合时的损耗,为了保持所选纹理的一致性,可以直接使用现有材料的实拍照片作为贴图。同时,虚拟再现技术可以在三维虚拟空间呈现所选材料组合后的效果,如果预先设计中的材料组合表现效果不理想,可以经过对比后改变材料的组合形式,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检验了材料组合的可行性。
  以云南旅游市场最为常见的民族风项链为例,组合搭配已经进入了模块化的阶段,玛瑙、石榴石、蜜蜡、菩提子、沉香、小叶紫檀等等数不胜数的材料皆可以作为组成元素,丰富的材料来源见证了民族风项链市场的繁荣,也加大了推陈出新的难度,因为每一个顾客对于材料和色彩都有着不同的的认知,姑且不论反复设计加工后材料的损耗,单单与客户交流修改再加工的过程中损耗的时间成本就是设计师无法忍受的。采用虚拟再现技术则可以在电脑虚拟空间中很好地检验多种材料的组合的可行性,设计师可以将所谓的组合材料在设计软件中先行创作出来,放入资料库中以备使用。与客户交流后可以依照客户的选择意图进行针对性的创作,部分特殊的材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实际的材料图片作为模型贴图,让客户看到最终的成品样式。假设客户对创作的成品有着不确定性或者某方面不满意,设计师还可以直接在电脑中进行替换展示,引导客户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与修改,并对调整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最终赢得客户的青睐。
  三、虚拟再现技术可以检验所提炼装饰元素的可操作性
  饰品既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又对其功能性有着一定的要求。项链挂饰要配合服饰的搭配、耳环头饰等又要对脸型发型有着修饰作用、手持的念珠和把玩件则需要有着一定的寓意,设计师创作时需要进行多方位的考虑,所提炼的装饰元素要做到特性与功能性的有机结合。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大省,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保证了各民族间装饰元素的特性,每个民族都有着大量的装饰元素提炼开发并将其用于饰品设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装饰元素都适合于饰品设计。有些装饰元素可以作为独立的饰品出现,有些又只能作为饰品的组成部分出现;有些装饰元素适用于阴刻,有些又适用于阳雕;有些元素又适用于透空双面雕或者多层次的通雕等表现形式。利用虚拟再现技术可以很好地检验所提炼的装饰元素能否应用于所选择的表现形式,无论阴刻阳雕又或者透雕通雕,利用虚拟再现技术都可以得以完美地呈现,多角度的观察设计稿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是否成熟完善,最终确立所提炼的装饰元素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开发性。
  四、虚拟再现技术可以实现虚拟物体与实体饰品之间的对接与转换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虚拟再现技术除了直观的展示外,还可以通过数控机床等技术手段实现虚拟物体与现实实体之间的对接与转换。在虚拟空间中,饰品的设计可以反复地加工与修改,不断地调整饰品的每一个细节,在反复地推敲中让饰品日臻完美,最终以一个相对完善的设计稿付诸于加工机械,而微雕数控机床等加工设备的发展使得饰品设计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饰品的设计而不是手工技艺的发展。以现在的机械加工的技术而言,理论上不论多么精细的设计只要材料选择得当都可以制作出来,数控机床的出现可以说很好地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对传统的手工加工工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反复推敲修改后利用三维虚拟技术配合数控机床加工的饰品要比一般的手工饰品精细的多;另一方面,利用数控加工技术制作的饰品避免手工制作过程中失误或者设计不完善带来的材料浪费;最重要的是,虚拟再现技术与数控加工技术的结合有着量产化的先天优势,这些都是传统手工加工工艺无法比拟的。当然,虚拟再现技术与数控加工工艺的对接并不是与传统手工工艺相对立,它们两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数控加工工艺的量产与手工工艺的唯一性实际上针对的目标客户群还是有所差别的,只要真正掌握了目标客户的消费心理,饰品的设计才有意义。
  综上所述,虚拟再现技术作为新兴的科技成果与设计的各个方面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了饰品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和组成部分。云南少数民族的装饰元素提炼转化并应用于饰品设计离不开虚拟再现技术,这些特性鲜明的装饰元素既需要虚拟再现技术预先呈现转化的效果,也需要虚拟再现技术检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虚拟再现软件与数控机床的对接也保证了设计稿与饰品实体之间的对接与转换。可以说,虚拟再现技术已经贯穿于商品经济下饰品设计的每一个制作阶段,作为一名饰品设计师,在提炼和转换少数民族特色鲜明的装饰元素时,既要保留传统手工技艺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又要适应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与新挑战,只有真正掌握了适合于学科发展的技术手段,才能为饰品设计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超,杨飞.首饰加工与制作工艺[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
  [2]杨莉.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吴良墉.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5]曾杰,JewelCAD Pro.珠宝设计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生产现场和物流现场的作业主要以人力为主,手搬肩扛的场面普遍存在.而今,在其生产和物流作业现场则少有这种场面,取而代之的是高水平的自动化技术装备.在
乳源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有贫困村68个,贫困人口3.8万人,分别占行政村的67%和农村人口的17%,是全省贫困面最大的县之一.在广东省组织开展
大网膜囊肿临床少见,术前误诊率较高,作者近期收治1例巨大单发单房性大网膜囊肿,现报告如下:rn患儿女性,5岁,因腹胀伴间断腹痛3 d入院.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间断腹
从长远来看,可再生资源和生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矿物燃料和原材料,或作为其有益补充,因此,未来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然而,可再生资源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完美,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0年4月儿科门诊及病房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
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延长老年人的自我照顾能力rn翁华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rn在制定养老政策方面,要选准切入点,真正把各方面的政策做个聚焦、统筹.当前应聚焦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重度急性氯气中毒救活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重度急性氯气中毒患者救治护理各个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高效而有序的院前急救,协作而有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幸福的关注逐渐升温,许多省市更将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目标.为此,百村调研五团四组以幸福为主题,对四川省阿坝州
钢结构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本文围绕钢结构原理的课程特点,结合本人对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钢结构原理的教学效果进行一些分析探讨,与大家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