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活力,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索、多研究。下面根据我的一些经验来谈一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可亲”是保证学生“信其道”的前提。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尊重。尊重既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坦诚的理解与合作,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理解是由师生共同参与和构建的,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和对话交流为主要特征。理解需要师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移情”,努力减少隔阂,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凝聚力,并且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妥善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合作就是师生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和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合作需要重塑师生的角色形象。传统的师生关系认为:要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种“容器观”下产生的桶与杯式的师生关系禁锢着人的思想,束缚着人的行为,是现在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障碍之一。而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则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我在讲课当中常常引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名人轶事、历史知识、文坛典故、典章制度等。这样,既吸引了学生,同时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如教学《杨修之死》一文,教师不妨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曲子以它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的学生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学生,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三国中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那鲜活的面容,又浮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学生想探究的欲望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学习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起来了,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境之中,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而且又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的美。接着,教师请几个学生分别讲讲文中几个有关杨修死因的小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杨修的性格及其死因。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完成了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总任务我们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指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低下。语文学科从小学到中学,其课时量在各个学科中是最多的,但学生到了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学了许多年,走入社会,这几项基本功却过不了关,这不能不说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我们又只重读、写而轻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流弊。直到目前为止,听说能力的培养还远未做到与读写并重,缺少系统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差。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真正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落到实处。
  四、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视野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就拿教学《语言的实际应用》来说,教师可设计一组模拟招聘,并穿插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澜(现主持凤凰卫视中文台《杨澜工作室》节目)在应聘《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时的出色答辩。这样的教学有效地打破了课堂有限的时空,丰富了课堂信息的容量,使学生感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可举一反三地融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这些都能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诗歌、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教学法更显得重要。诵读教学法形式多样,有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默读、朗读、齐读、男女学生对应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这些方法老师可根据教学实践,灵活运用。例如,我在教诗歌《有的人》时先是范读全诗,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诗内容;接着学生自读,进一步理解;在分析诗歌具体内容时,老师领读与学生齐读相结合;最后又让男女学生对应朗读,分别读出“有的人”的不同表现及相应结果。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沿着这个方向,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活力,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就能显著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让我们为此而努力。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读题能力予以重视,将一些简单的读题方法和读题技巧传教给学生,并积极培养学生的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题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指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因此,老师应从心理
一天傍晚六点左右,警车声在稀里哗啦小镇响了起来,聪明儿和阿笨赶到现场时,鸡蛋饼局长已经开始工作了。死者是个年轻的女老板,叫蓝莓派,三十多岁,躺在卧室的地板上,肚子上扎
期刊
摘要:中学化学课堂中,由于书本知识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不高,这一特点的存在,是无须回避的,提升课堂质量的关键,就是通过化学教师,针对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中学化学中的兴趣教学问题,做出如下探讨:  关键词:中学;化学;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
摘要:作为一名边远地区的基层教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我,有幸参加2015年“国培计划”广西中小学(幼儿园)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研修学习期间,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与知名教师通过平台交流互动,与学员探讨争论等多种形式,使自己对教学工作有了一次非常深刻的认识和新的提高。此次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实用,让本人收获颇多。现将这次研修学习反思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国培计划;研修学习;反思;重新定位
米弯弯把外套的扣子扣错了。米弯弯像只大笨狗一样摔在了地上。米弯弯上学又迟到了。米弯弯头上碰了一个大包。米弯弯把花瓶打碎了。米弯弯考试又没及格。 Meter bent buckl
期刊
爸爸妈妈为新生的小宝宝取了一个名字叫克丽桑丝美美(Chrysanthemum),在爸爸妈妈心里,这是个完美的名字,就像他们完美的小宝贝。克丽桑丝美美一天天长大,她喜欢这个名字,也认
期刊
摘要:美妙动听的音乐,能消除、缓解外界及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保持愉悦的心境。热情欢快的音乐可以使人心胸开阔、精神焕发;安谧宁静的音乐可以使人心平气和、安定沉静;深邃、博大、宏伟的音乐可以使柔弱的心灵变得刚毅和坚强:抒情温暖的音乐可以改变人烦躁与孤寂的情绪;气势磅礴的音乐则可以鼓舞人的斗志,产生向上的力量。欣赏音乐作品不仅对他们紧张的学习起到缓解作用,而且还能提高个人的修养和气质。所以培养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必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审视自己的角色,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从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教学
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  1、导入激趣。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把图、文、声、像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