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
  一、中学物理实验作用
  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学生应初步具备实验能力。”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动手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使他们逐步取得探索物理世界的主动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为今后系统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技能做好铺垫;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实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为科学研究的过程缩影,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物理规律,学习研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物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处于“讲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状态。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很多老师嫌麻烦,以赶教学进度为借口,常常采取“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甚至有些学校未设置专职的实验教师,而是由物理老师兼职,起一个拿钥匙、开门的作用,使得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落实,导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十分低下,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
  二、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就要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例如电磁感应现象这个实验,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做,如果教师不做演示实验,而是讲实验,因为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管老师讲得多么精彩,磁场能否产生电流,究竟如何产生电流的,也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如果做了演示实验,使导线在磁场中静止或向各个方向运动,哪些运动产生了电流,哪些运动没有产生电流,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明确显示出来。导体运动方向不同,产生的电流方向也不同,也由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显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物理事实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直观、明了、印象深刻,比老师讲一百遍都强。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器材不一定是试验室规范化的器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可以自制器材。例如:利用鸡蛋做实验。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压强的实验: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2)做物体的浮沉实验:将一只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这说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
  鸡蛋很容易找到,实验很简单,也容易做成功,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衡量一堂物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二)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以往“实验——结论”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着致命的弊端,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失去创造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新的物理课改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凸透镜”的实验教学时,有学生就大胆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薄木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还能呈现一个完整的像吗?这个像与未遮挡时的像有没有区别?这时教师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合作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验证,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要适时地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究与合作学习。这样的实验课才是动起来的课堂。
  在实验课上,应抽适当时间,讲清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发生的故障,点出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排除故障。这样能减少盲目操作造成仪器的损坏,又能使教师不陷于被动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之中。例如,《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等4个实验,都用到打点计时器,而它的故障率最高。这就要讲清它的基本原理,以及可能出故障的几种情况,启发学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这样引导,学生反映收获大,远远不止学到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解脱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乱,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总之,如何上好实验课,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该认真思索和探究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寻求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好方法,我们的课堂将会越来越精彩!
其他文献
如何上数学课,对于每一位数学老师来说,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如何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不仅在内容上精益求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等方面都要有很深地研究。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艺术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之花长盛不衰,常开常新的奥秘。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等难啃的“硬
期刊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让学生有创新的欲望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
期刊
【摘 要】自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将器乐教学确定为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以来,器乐教学就正式登上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舞台,让学生更多的参与音乐活动实践,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器乐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审美的能力和情趣,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培养和发展音乐的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  【关键词】器乐教育;音乐文化;面向全体;情感合作;意义;内容;方法  “缺乏音乐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不只需要一份热情,更值得用真诚的心去探索、去感受……  ——作者题记  案例一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其中工作的一些特点却一直保持下来。班主任要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端正严谨的教学态度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课堂上以自己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的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每一节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只嫌时间太短,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结束了。平
期刊
自从我省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各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贯彻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和使用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小,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据统计,全省有相当多的初中不按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教学。他们以中考试题内容为依据,考什么内容教什么内容,擅自删去必学内容中的“实习作业”和选学内存中的“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
期刊
中国历来是一个体育大国,看看奥运会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数数中国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我们为之自豪。欣喜之余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广大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情况是如何样的呢?  我从教将近二十年,一直在农村小学工作,对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状况有一定的感触。曾存几所小学上过体育课,几乎这几所小学的同学口中都说过}:体育课就是耍课或玩课,甚至在体育课上有的同学都不知道该怎样去玩耍,当然就更别去谈达到什么体育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因为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6、7岁-11、12岁的儿童,因此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
期刊
汉语听力,就是听懂以汉语为本族语的人说话的能力,它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取语言信息及获得言语感受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自然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或掌握汉语教学的必由之路。因此,听力是小学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听力水平低下一直是学生较为苦恼的问题,如何提高汉语听力水平自然而然地成了众多学习者与从教者所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许多学者也曾对影响听力水平的因素进行过许多探讨,归纳起来大概有两
期刊
一、鼓励学生多说  生活里常见的交际形式在课堂上做惯了,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可每天由一对学生准备一个日常对话,课前3分钟在班上表演,形式在问候、打招呼、请求、命令、许可、自我介绍、问路等等。同时,用教具,创造适当情景,进行以汉语作交际的真实演习。这样使学生不仅能学得有兴趣、有成效,而且能真正学到汉语的用场,学了会用。如我让学生表演这样一个游戏,我创设了两个情景:一位学生吃力地搬桌
期刊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本文试就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