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必备专业技能之野战生存术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位判定技能


  特种兵只有能够随时辨明东、西、南、北4个方位,才能在执行战场侦察任务时目标明确。
  如今,“GPS”、“北斗” 等先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特种队员借助上述器材,可以非常快捷地判定出方位、方向及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虽然如此,也并非时时都能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特种兵还需凭着大量传统方法、手段来辨别和判明方向与方位,利用简易设备或生活经验来快速判定方位仍然十分必要。

制作简易指南针判定方位


  指南针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以及不易受外部环境限制等特点,目前仍然是各国特种兵配备的制式器材,也是野外生存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但当特种兵手边没有制式指南针时,也不必惊慌,可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的指南针。方法是:准备一根缝衣针或刚性较强的刚钉和一块磁铁,将整根缝衣针沿一个方向在磁铁上划几下(切记不可来回反复划),使缝衣针带上磁性。而后,用一根细线系于缝衣针中间部位,使其呈水平状态并悬于空中,拨动钢针使之转动,待其静止后,其指向便是南北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钢针的磁性较弱,所以在使用时应避开高压线、变压器等带电体;磁铁矿和磁力异常地区无法使用该方法。

根据自然特征判定方位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许多地物、地貌由于受阳光、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了某种特征。因而,可以利用这些特征来概略判断方位:一是利用独立树来判定。通常情况下树的南面枝叶茂盛,树皮较光滑。而北面枝叶稀少,树皮粗糙。砍伐后的树木,从树桩的年轮看,北面间隔小,南面间隔大。二是从房屋门窗朝向来判定。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冬季多刮西北风,夏季多刮东南风,太阳高悬于南方,为便于通风和采光,避风避寒,居民房屋一般坐北朝南,走向为东西方向,门窗大多朝南开;南半球则相反。三是对突出或凹陷物体的观测来判定。地面上的地物如土堆、土包、田埂等冬季南侧较干燥,积雪融化快。夏季,南面青草茂密,北面潮湿,易生青苔。凹下地面的物体,如土坑、沟渠和林中空地等正好与以上特征相反。四是利用高原沙漠地物来判定。内蒙古高原冬季因受寒冷的西北风影响,蒙古包多朝东南开门。沙漠中的沙丘朝东南方向伸展,树干多数向东南倾斜。无论山坡还是沙丘上的积雪,东南坡积雪少,西北坡积雪多。五是借助鸟类的迁徙来判定。俗语曰“鸿雁南飞寒冬到,紫燕归来迎阳春”。自然界中一些候鸟具有秋冬飞到南方,春夏飞回北方的迁徙特性。每当天气转凉冬天来临的时候,这些候鸟便成群结队向南飞行,等到来年春天,它们又返回北方出生地繁衍后代。所以,根据季节看到成群的候鸟飞行时,可借之判定方位。

利用星辰转动判定方位


  如果是在夜间执行侦察任务,可利用北极星、南十字星来判定方位:一是利用北极星判定方位。北极星是正北天空中的一颗恒星,找到了北极星就找到了北方。北极星位于小熊星座的尾端,大熊星座(即北斗七星)和女帝星座围绕北极星按逆时针方向动转,我们通常依据这些星座与北极星的位置关系来寻找北极星。寻找的办法是:大熊星座由7颗比较亮的星组成,形状象把勺子,找到后,将勺头甲、乙两星间连成一直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为甲、乙两星间隔的五倍处,有一颗较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在我国南方各省,当大熊星座运转到地平线以下时,可根据女帝星座寻找北极星。女帝星座主要是由5颗亮星组成,形状象“W”,在“W”的缺口方向约为缺口宽的两倍处有一颗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二是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位。在北回归线(即北纬23.5度)以南地区,上半年夜间可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位。南十字星座主要由4颗亮星组成,形状象“十”字。如下图所示,在甲、乙两星间隔的四倍处,就是南方。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域宽广的大国,各地地理状况及自然环境差别很大。特种队员在执行任务中,有时单凭一两种方法判定方位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此可根据地域、时令、天气等实际情况活学多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留心观察多对比,加强分析多研究,从而做到“深山不迷路,荒野不失途”,保证所执行的任务圆满顺利地完成。

宿营地选择及营舍构筑方法


  特种兵执行野外任务,如果解决不好住宿,会出现冻伤、咬伤、生病等情况,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更不用说完成任务了。因此,多掌握一些野外宿营方面的知识,能有效提高特种兵在恶劣环境下求生存的能力。

宿营地位置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对宿营地位置的选择,应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气候条件区别对待。在山地宿营时,应把宿营地选择在避风、防洪、避开山崩、塌方的山坡地段上,或者选择在峡谷的高坡上,并且要尽量靠近水源。通常以架设帐篷、搭设草棚为主,当然,如果有天然洞穴可利用,则是最好不过的了。
  在沙漠、戈壁或草原地宿营时,应尽量选择在绿洲或具有水源的地区。架设帐篷或搭设草棚应避开风口,避开沙丘的迎面风。帐篷应尽量低下,多设固定拉索。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地形,注意防洪水、防风沙和泥石流等,并注意节约用水。

  在丛林地宿营时,最方便和实用的办法是搭设吊床,用绳子将两棵树或四棵树连接起来,并系牢,上方及四周加装上帆布、毯子、雨衣等,便可形成一个防水帐篷。但在这种环境下宿营需要防止被凶猛动物攻击或被有毒昆虫叮咬。
  在平原地宿营时,要尽量避开风口,并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搭设帐篷或构筑临时宿营地,周围要挖出排水沟,以防雨水侵袭。如果特种兵执行的是隐蔽侦察或监视任务,并且在宿营地四周又没有足够的隐蔽物可利用,可在地面挖一个圆柱形的“蜘蛛洞”, 这种“蜘蛛洞”不仅伪装效果极佳,而且便于观察敌方人员的行踪,即便被敌方发现,也可以有效抵御轻武器火力,成为良好的射击掩体。据资料,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南士兵广泛采用这种既可当宿营地,又可当掩蔽工事的“蜘蛛洞”掩蔽部,令美军难以发现越军行踪,在很多时候即便搜索的美军士兵近在咫尺,甚至有一支脚踩到了“蜘蛛洞”上面,也很难发现越军士兵的踪迹。   在酷暑条件下宿营时,一定要避开洪水道和易坍塌的位置。倘若有自然洞穴,就选择洞穴作为临时栖息的宿舍。一定要检查一下洞穴内有无野兽或昆虫。如果没有现成洞穴,就要搭设简易帐篷,搭设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干燥、通风的缓坡上,要避开大树和陡崖峭壁,以防雷击或塌方。
  在严寒条件下宿营时,人员应减少在外停留的时间,防止冻伤。通常采用搭帐篷、草篷或挖雪洞等方法。宿营地要避风向阳,并避开易被积雪掩埋的地点。如果在背风的地方有崖壁,就把崖壁当作搭设帐篷的后墙,前方用数条横木支撑,再辅以杂草,或者用雨布斜挂,就可形成一个类似温室大篷状的宿舍,遮风又保暖。

营舍构筑的方法


  独立构筑营舍和搭设帐篷是特种兵必备的野外生存本领,要因时、因地、因敌情构筑安全的房舍。
  搭帐篷 雨衣是人们必备的生活用品,但在特种兵手里,它不仅仅用来遮风挡雨,在许多时候还可用来搭设帐篷。目前,我军配发的是07式雨衣。07式雨衣样式与传统大衣类似,打开前衣拉链,将雨衣整体展开后,成上窄下宽的扇形状。利用两件以上07式雨衣可以制作成屋顶式帐篷。具体制作方法是:第一步,先把军用背包带拴在两棵树之间;第二步,将两件07式雨衣反向连接在一起,再拉上拉链,并用雨衣上的粘扣扣好,如此,就形成了一个近似方块形雨布;第三步,把方块形雨布搭在两棵树之间的背带上,垂下的四角可用石头砖瓦等重物压住。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可供二到三人居住的屋顶式帐篷。当然,如果打算制成一个大型屋顶式帐篷,则以数块07式雨衣按照正、反相对称的方法数次连接。此外,如果宿营地上有断崖、断墙、棱坎或纵向排列的树木,也可以把折叠好的方块形雨衣,以倾斜方式由上向下展开,并以背包绳将雨衣的上下部位拴紧,就架成了斜坡式帐篷,防雨效果很好。
  制吊床 制作吊床是一种极为实用的住宿方式。吊床不仅舒服,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遭凶猛动物的袭击及贴地的爬行昆虫的叮咬。制作吊床的方法非常简单:如果是在丛林地带,可以用背包带在两棵树之间水平地来回缠绕一圈,再用滕条、木棍等搭在背包带上,简易床就制好了,而后在床的上方约50~70cm处,再拴上一条背包带,将两块07式雨衣组成的方块形雨布搭上,就制成了一个能够防雨的简易防水帐篷。
  制作担架床 制作担架床是一种简易又快捷的露天宿营方式。其方法是:把两件军上衣的下部相对接,将两根木棍分别穿入两件军上衣的袖子中,一副简易的担架床就此产生。这种担架床在作战时,可以用来抬伤员。如果在夜间宿营时,把木棍两端用砖头或瓦块支起来,就成了一件简单实用的露天单人床。
  筑草房 构筑草房是一种可供特种兵在较长时间内宿营的办法,构筑的草房,形状类似于在公园见到的凉亭。构筑时,先用六根或八根木桩打在地上,顶部用横木连接并制成圆锥形,顶部四周以稻草或杂草围绕,确保雨水能向斜下方流。若条件许可,还可以从地面向上用泥土垒成围墙状,遮寒又挡风。草房的缺点是易暴露踪迹,所以,构筑草房多是在敌情威胁不大,或者固定地在某一处长期执行任务时才使用。
  挖洞穴 挖洞穴的隐蔽性较强,但是,由于在挖掘洞穴时会产生很多土,需要秘密处理。

宿营中的几点特别事项


  构筑宿营地或在蓿营地活动,有几点需要特别强调注意。

  隐蔽性是选择宿营地位置的首选条件。位置越隐蔽就越不易被敌人观察到,宿营地当然就越安全。应注意宿营地不能位于敌方位置的左前方,这一点与人类的天性相关,就像人在读书读报时都是从左上角开始,所以人生性对左前方的目标观察较多,观察也较容易和细致。此外,宿营地位置也要尽量避开敌人的正前方,因为正前方是敌人最容易运动和搜索的方向。总之,选择宿营地的位置一定得隐蔽,最好以山脊、密林、冲沟等为掩护物,构成天然屏障。宿营地还要靠近水源,在野战条件下 “水”是最重要和最不可缺少的生活补给品。
  在一些反映特种兵生存训练的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特种兵把高大树木的树杈作为临时宿营地。的确,树杈上宿营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较远距离上敌人的动静。但是,树杈作为临时宿营地的缺点也十分突出:一是树杈不能为特种兵提供足够的休息空间,影响睡眠;二是一旦被敌人发现,人员很难在树上移动,就会成为敌人射击的活靶子;三是风的摇动会影响特种兵对敌人的射击。所以,树杈只可当作警戒哨或观察哨使用。据资料,二战时期的中途岛战役中,日军特种兵曾把树杈作为临时宿营地和狙击射击位置,为了控制风对射击的影响和身体的晃动量,日本士兵把自己绑在树木上,当遭到美军袭击时,因无法在树上活动,其结果可想而知。据参加过中途岛战役的美军中尉乔治回忆:“对付隐蔽在树上的日军士兵,通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轻机枪扫射日军藏身的树冠,直接把树冠剃个精光,日军士兵自然也被打成碎片。”

  宿营休息时,要严密伪装,消除痕迹;要严格灯火及音响管制,禁止随意走动。冬季睡觉,尽可能两人一起睡,这要比单人睡暖和些。在低温条件下,睡上1~2个小时就要活动一次身体,以驱走寒意。夏季宿营,蚊蝇及昆虫较多,睡觉前,先往身体上涂抹少量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等防虫止痒用品。要穿着衣、裤睡觉,并扎紧衣口、袖口。如果敌情顾虑不大,在条件允许时也可以用烟火驱赶和熏走宿舍内的蚊、蝇及昆虫。当在宿营中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时,观察、警戒哨应立即发出警报,执行任务的特种兵指挥员要视情况组织火力,迎击敌人,或者采用疏散隐蔽的方法实施防护,确保人员能突击能撤退。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电力系统互联网络的增大,对控制系统和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时母线电压相量系统是这些控制和保护装置不可缺少的。由于电压相量涉及到电力系统的监视、控制、保护等诸多领域,所以母线电压同步相量测量的实现,是推动电力系统的监视、控制和保护新方法,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和保护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M1伽兰德步枪的争议  美国陆军于1936年采用0.30英寸口径的M1伽兰德步枪作为制式步枪,成为世界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M1伽兰德步枪是美军装备的第一种半自动步枪,其在之后的二战以及朝鲜战争期间均作为美军的主要战斗步枪使用,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尽管M1伽兰德步枪在后来的多次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并赢得了当之无愧的荣誉,但其在采用之后至美国正式加入二战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美国国内对
介绍了电力行业信息系统主机的安全现状、防范背景以及防护要求,并详细阐述了两大操作系统的安全加固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curity status quo,
期刊
SKS的诞生  虽然有很多资料都表明SKS半自动步枪是西蒙诺夫在1943年开始设计的,但其实早在1941年,西蒙诺夫就已经提交了至少2种发射中间威力枪弹的半自动卡宾枪的设计,所发射的枪弹均为7.62×41mm口径,而且其中一种还通过了初步测试和超过50项野战试验。然而在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开始入侵苏联,随着德军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地方,许多工厂不得不迁移到别处,这就拖延了西蒙诺夫半自动卡宾枪的
介绍了500 kV瓶窑变在GIL管道拆除、改造施工过程中存在的SF6气体排放的问题,介绍了大规格回收处理管道内原有的SF6气体的过程,总结了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及落实的措施.
期刊
在分析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嵌入式以太网作为内部通信网络的实施方案,并对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模式和传输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目的对不同层次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进行艾滋病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今后不同娱乐场所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将娱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