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语文学困生自信心的实践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以及个人习惯等多种因素,催生出不少语文学困生。他们有着相同的特征,如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语文基础薄弱等,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学困生失去语文学习的信心。一旦没有学好语文的信心,那么语文学习成绩就会变得越来越差。为了制止这种恶性循环,教师必须培养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 语文学困生 自信心 培养 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推行,促使社会及教育领域开始关注学困生的问题。语文学困生广泛存在于小学阶段,这种现状不仅会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形成不良影响。
  小学阶段之所以会大量存在语文学困生,主要原因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他们没有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为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学困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困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语文的一大难题就是阅读。只有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才能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取得高分。但是,很多小学生没有较强的概括和理解能力,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往往会因为阅读部分做得不好,而失去获得高分的机会。如果碰到一些只看分数的教师,他们只会盲目地批评学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特别是语文学困生,其心理承受能力本来就比较弱,一旦被教师批评,就会愈加失去学习语文的自信。
  了解了班里学困生的情况,笔者在批改完试卷后,不再对学生劈头盖脸地批评,而是以鼓励为主,并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如让学生自主概括和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他们学习起语文也越来越有自信了。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困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小学生因为思维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写作能力也不足,这也是大多数学生语文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相对来说,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一旦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是因为某次写作没有得到满意的分数,可能就会对写作,甚至是语文这门学科产生畏惧心理。如在笔者班上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他们只有在教师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才会“挤”出一篇比较满意的作文。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找这些学生谈话,从谈话中了解到相关的原因。以其中一名赵姓女生为例,她的语文成绩一直是班上倒数。笔者在分析她的试卷之后,了解到写作是她的最大丢分点。在与她进行了多次谈话之后,笔者才知道是自己无意中严厉地批评过她的写作,严重打击了她的自信心,之后她就对语文写作产生了畏惧心理。
  了解原因之后,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笔者都会写出详细的评语,并不忘写上几句鼓励性的话语,必要时,还会面对面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并给予鼓励。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也有了较大提高,相应地他们对于学好语文这门学科也越来越有自信。
  三、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知识是复杂的,除了拼音、写字,还有阅读和作文,所以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比例较大,他们缺乏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为此,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了解学困生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努力培养他们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梁晓红.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2).
  [2]李海龙.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3).
  [3]林勇强.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田墩黄市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