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菩提达摩(?-536或528年),略称“达摩”,意译为“道法”。是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据《续高僧传》载,他是南天竺人,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法。另据《景德传灯录》等记载,他是南天竺香至国王的第三子,通晓大小乘佛法,曾从般若多罗学道,与佛大先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四十年后受衣钵。梁武帝普通年中,达摩泛海来到中国南海(今广东广州),刺史具礼迎接,梁武帝谴使请其至建康(今江苏南京),然与武帝语不相契,遂渡江至魏,在嵩山少林寺,连续九年“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世称“壁观婆罗门”。据说,当他来到洛阳,看到永宁寺精美的宝塔时,连声赞叹,自言活了一百五十多岁,遍游诸国,尚未曾见过如此好的建筑。于是“口唱南无,合掌数日”。其所传授的禅法,深受魏孝明帝的推崇,僧俗信向者甚众。达摩的禅法,据敦煌出土的资料,古来作为达摩学说而传的许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说”是其真正的思想所在。所谓“二入”,即“理入”和“行人”。“理入”是教理,“行人”是实践。“理入”就是“壁观”,其主要内容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这种大乘禅法,核心在于教人心住一境,不起他念,从而达到寂静无为的境界。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载:“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云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所谓“行入”,是指万行同摄的“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四行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修行中,应按照佛法的教导,远离一切爱憎怨恚,无欲无求,无所执着。总之,壁观禅法的特点,在于“藉教悟宗”,即通过圣教以达成觉悟;而觉悟之后,则教人“不随于文教”,不要拘泥于言教。后世佛教徒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作为达摩禅宗的标志,因为其禅法是以究明佛心为参禅的最后目的,所以又称禅宗为“佛心宗”。又有人因为达摩专以《楞伽经》教人,并以此作为参禅印证的标准,故又把禅宗称作“楞伽宗”。据说,当时达摩曾把《楞伽经》四卷传授给慧可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见《楞伽经》在其心中的重要位置。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说性人物。首先是传说他到建康时与梁武帝的问答。梁武帝问达摩:“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答:“廓然无圣。”梁武帝又问:“对朕者谁?”达摩答曰:“不识。”武帝问:“朕自登九五以来,度人造寺,写经造像,有何功德?”达摩答曰:“没有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武帝不悦,达摩即渡江入魏。有关这个传说的最古老的记载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后来禅宗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后来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达摩晚年的事迹,有人传说他中毒而亡,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上林寺。又有传闻说魏使宋云度葱岭时,适逢达摩手携只履翩然而去,所以又有“只履西归”的传说。又梁武帝尊称其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谥号。达摩后来被尊为西天(天竺)禅宗第二十八祖和东土(中国)禅宗初祖。主要著作有《少室六门集》上下二卷,即《心经颂》、《破相论》(一名《观心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另外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一名《大乘法论》)等,大多为后人所假托。弟子相传有后可、道育、僧副(一作道副)和昙林等。
东方微巨研究中心提供
东方微巨研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