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创新语文课堂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境教学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它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创新语文课堂。
  关键词: 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 操作过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氛围。“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之间的感情交流。“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如教室中的布置与陈设,又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统一和谐方为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如何创设情境让语文教学渐入佳境呢?
  一、巧设导语,创设情境
  成功地上好一节课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巧设导语是至关重要的。导语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架在理解课文内容与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架稳了、架宽了,学生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到达彼岸。导语的设计有多种,可以利用语言、故事、歌曲、影片等方式进行。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经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导入。如学习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时我这样导入:“还记得七年级时我们学过的毛泽东的著名词作《沁园春·雪》吗?我们都为毛泽东笔下所描绘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样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美景所陶醉,更被伟人涵盖天地、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众所周知,毛主席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词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毛主席满怀悲痛写就的一篇议论文《纪念白求恩》……”只言片语顿时勾起了学生们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回忆,更激起了他们学习新课的高昂热情。
  2.利用名诗名句导入。《再别康桥》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离而已矣。’所以古人在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验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同来领略现代诗人笔下别样的离情别绪。”如此导入既自然合理,又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邀约他们和老师一起穿越时空隧道,钻入诗人火热的内心去体验最真挚的情感。
  3.利用歌曲导入。在教授《父母的心》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阎维文演唱的《母亲》MTV。当著名歌唱家阎维文饱含深情的“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儿,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的歌声在耳畔响起时,台上台下师生们的心都被深深打动了,许多人的眼角都闪现着泪花,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跟唱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就被激活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就像火炬一样一下就被点燃了。
  4.故事导入。在教授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有一个天神被钉在了高加索山上,他长年累月经受着风吹日晒和电打雷击,还得承受神鹰每天来啄食他的心肝的苦痛。他的心肝白天被啄食后,晚间又长出来,伤口愈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他始终坚强不屈,他就是违背宙斯意愿向人类传授各种知识与技能并把火带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千百年来他反抗强暴、牺牲自己、为人类造福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受到了人们的景仰和赞颂。普罗米修斯是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但我们翻开历史的进程,同样可以看到无数个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的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同学很踊跃,立刻想到了因变法而被车裂的商鞅,因变法被砍头的谭嗣同,因捍卫真理而被烧死的布鲁诺,因提出进化论而被嘲笑的达尔文……“这些历史的先驱虽屡遭磨难却永不妥协,前赴后继,矢志不渝。是什么让他们做到了这些?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样导入学生很感兴趣,而且有参与的空间,为学习本篇文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以便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鲁迅的小说《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小说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学生,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乌蓬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并通过视频向学生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大家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地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了。
  三、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情感情境,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非常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现代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譬如在讲《水浒传》时,我在多媒体上播放了电视剧《水浒传》中与课文相关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电视片段,同学们兴趣高涨,对鲁达的不畏强暴、嫉恶如仇和吴用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对课文中心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透彻了。总之,影音情境的创设能够给学生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对师生而言也是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四、结合文章旨意,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
  认知冲突的产生,能够迅速激活学生思维,进行积极思考。教师可以试着把对立的观点意见提出来争论,让学生在冲突中产生积极的思维,并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进而使之得到人格的熏陶。在《最后一课》的教学结尾时,我对学生们说道:“有人认为小弗郎士的可贵在于在命运大转折的时刻终于明白了学习是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武器。而有的人却认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等到做了亡国奴的这一天才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啊?”学生听了都深有感触,纷纷发表见解。通过这样的争论,学生对“爱国”这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五、创设障碍情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最大的学习动机就是成功动机。因此创设障碍情境,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两方面把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精细别致,学生对情节内容容易理解,但要悟透文章蕴涵的深情却是不易。为此我设计了一组问题引导学生:“‘背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背影’是在一个怎样的家庭背景下产生的?这样的背景与主题有怎样的联系?”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自然能细心地体会朴实语言中所蕴涵的父子深情。
  六、运用文本,创设角色情境,体味人物的形象美
  《木兰诗》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北方乐府民歌,学生对其内容大都比较熟悉,且大多数看过由此改编的一些影视作品。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它改编成剧本,让学生与木兰跨越时空,展开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再以“木兰美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探讨,受到人格的熏陶。
  又如在教《变色龙》一课时,我运用了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中的精彩情节在课堂上再现,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表现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
  总之,我认为情境教学法在操作过程中实质上体现了新课改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保持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性”地位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情境教学法既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著.语文教学情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韦志成著.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4]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于漪.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说重阳节快到了,问我有没有时间回家一趟?我这才猛然记起,又到农历九月初一了,父亲的生日。父亲特地选这天打电话来,他的意思不说我也知道。小时候父亲想方设法
摘 要: 青年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参与志愿服务,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利用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加深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大学生 就业能力培养 促进作用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
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缩短根管治疗疗程对根管治疗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采用根管治疗一次法对138例感染根管进行了治疗,经随访观察效果良好,
目的探讨金铂合金烤瓷与镍铬合金烤瓷颜色的差别.方法 制作不同体瓷厚度的金铂、镍铬合金烤瓷试件各15件,用美能达CR-100色度计测量试件上遮色瓷、体瓷烧结1、3、5、7次后的L
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乡,其成语典故中蕴含了大量的有关古城邯郸的战争、军事文化。本文旨在从语言本体对含有战争、军事史料价值的邯郸成语典故加以梳理。
期刊
调查分析苏州某一院校的两位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模式,从提问的类型、提问后的等候时间、反馈形式以及回答问题的方式总结归纳了两位教师的课堂提问情况,提出了大学英语课堂中四
目的:探讨辽西沿海农村高血压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 2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CKD-EPI公式计算e GFR,分析患者e GFR下降的影响因素和
旧城整治目前是中国城市建设的焦点,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公众的参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公众参与的重要作用,目前现状及改进措施等一些基本问题,并提出专业人员必须在参与程序
近几年高职院校发展势头迅猛,本文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策略调整。作者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在办学体制、教育体系、招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