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应用探讨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395188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层递进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特性、心理活动、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分层教学。初中英语“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应用,既有利于学困生成绩的提高,还能培养尖子生。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自主选择适应自身学习的目标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便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初中英语“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应用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分层递进教学概述
   1.1分层递进教学的产生背景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依赖某一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缺少对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考虑,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还会制约尖子生的发展,其学习潜能不能完全发挥,增加了学困生的学习压力,削弱了其学习积极性,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然而分层递进教学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挖掘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分层递进教学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旨在通过分层递进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效促进尖子生的发展,深入挖掘学生英语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分层递进教学还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轻松、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初中英语“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应用
   2.1学生水平的分层递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开展分层教学前期,应针对学生水平进行科学分层。通常在教学初始,会设计一份难度适中的试卷对班级全体成员进行测试,总分100分,依据实际测试结果、学生以往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将学生划分成A、B、C、D这四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是学习成绩优异、主动性与课堂参与程度较高、英语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成绩基本均在90分以上;B层学生是学习成绩处于中上水平,主动性与课堂参与程度比较好,获取新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对教材掌握扎实,学习成绩在80分左右;C层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普通,通常在60分左右,学习主动性与课堂参与程度较差,对教材掌握不扎实;D层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是最差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程度较低,基本上不会花费较多时间学习英语,学习成绩不及格,然而位于此层次中的学生其思维是最活跃的。这种分层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带有一定目的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2.2教学目标的分层递进
   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例如,在讲解初中英语课文时,绝大多是篇幅较小且精炼,那么在教学分层上,位于高层的学生要求他们表演课文,中层学生应背诵课文,底层学生应依据汉语意思背诵课文。这种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分层,有效均衡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其在与自身相符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在具体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可充分交流,提高了英语学习积极性。另外,为有效发挥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应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合适的能力目标。例如,在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技能训练时,为高层的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内容自拟题目,中层学生参照教师给出的题目和恰当的提示进行写作,底层学生可以依据提供的题目和有关提示进行合理的练习。这种分层递进式教学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相应的水平,也能促进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3课后练习的分层递进
   由于学生水平各不相同,为能获得同步训练的效果,因此,可以采用课后练习分层递进的模式,讓A层次学生自主练习、B层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练习,C层次学生紧跟着教师的要求练习,D层次学生在教师的督促和鞭策下进行练习。例如,在进行初中英语阅读训练时,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在教材上通常包含看、读、说这三个学习板块,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让A层次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想象的翅膀,完成看图说话练习,并为该层次学生选择难度系数较高的练习题,以此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B层次学生应参照模板完成教学,该层次学生的要求和A层次学生相比,要求不高,然而却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表现机会,并为该层次学生选择难度系数偏于中高的练习题;C层次学生应依据有关示范内容和教师讲课内容进行练习,并注意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并为学生选择难度系数中等的练习题;D层次学生应完全依照教师的要求和制定的内容进行练习,并为学生选择难度系数较低的练习题,保证学生均完成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此种模式的练习中,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向,并带有一定目的来学习,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2.4评价考核的分层递进
   分层评价考核具体是指依据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实施不同层次的考核形式,测试试卷中应包含必做题和选做题这两种类型,其中必做题主要是对基本内容的考查,选做题是加分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高的要求。这种试卷设计模式能够使A层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刺激B、C、D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分层评价考核有利于英语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并行专项辅导,可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3. 结语
   初中英语“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应用,旨在通过知识水平、教学目标、课后练习和评价考核的分层递进,增强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仅尊重学生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英语学习积极性,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自主选择与自身相符的学习方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获得理想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寅街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钢丝环扎加“8”字固定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9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钢丝环扎加“8”字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用时平均(465±52)min,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28±18)个月,骨折愈合平均(668±26)天;治疗效果优2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66%。结论钢丝环扎加“
摘 要:中考、高考语文科目持续改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学科地位越来越明显。学生学好语文,在今后的学习和考试中才能占据有利地位。因此,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理解语文,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愿望。在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善于运用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内容的“活泛”等技巧,让学生乐于上语文课,积极主动学习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目的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眼底镜及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之表现,评价FFA在DR诊断分期和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根据对135例(270只眼)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散瞳眼底镜检查和FFA检查,对DR进行临床分期及修正,并依据FFA分期指导临床治疗。结果135例(270只眼)糖尿病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ECT在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行全身ECT检查,并分析总结资料。结果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ECT诊断价值较高,明显高于CT及X线。结论ECT在早期发现乳腺癌骨转移方面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ECT;乳腺癌;骨转移;CT;X线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老年脑卒中的发生率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期间30个月我院内科收治的老年(年龄≥60岁)脑卒中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老年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现场询问、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引起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出血性脑卒中:吸烟、长期饮酒、高血压、脾气暴躁、血脂异常较对
【摘要】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勐腊县傣族孕妇贫血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32例2012——2013年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傣族孕妇贫血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傣族孕妇的贫血率为2781%,与汉族孕妇的贫血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间贫血发生率亦存在差异(P<005)。结论勐腊地区傣族孕妇贫血情况有待改善,应加强孕期保健对影响贫血发生的因素
【摘要】目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射频热凝和中医中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腰椎盘突出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100例。治疗组采用射频热凝结合中医中药、针灸及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治疗。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其指标为: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第4dVAS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后1个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科手术室手术的患者96例进行讨论分析,研究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有效的舒适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经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