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究与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远程教育教师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关键所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提升科研能力是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关键。我国远程教育与教师发展的实践,表征与印证了实践探索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而实践研究是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不断深化推进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远程教育教师的科研素养、发展能力及自身价值得以提升。在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模式中,科研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科研;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5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9—458x(2011)05—005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不仅进一步确立了远程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同时明确要求“办好开放大学”,这是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步入新阶段的标志,也是对教育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引领。无论是远程教育的发展还是开放大学的建设,都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教育创新的伟大工程,需要理念的进一步更新,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深化。而远程教育教师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加快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无疑是其战略重点及关键所在。
  实践探索与实践研究
   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创新工程,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的规律与特点,既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依据,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更没有标准的模式可照搬。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特点是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实践性、探索性构成了我国远程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经过10多年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远程教育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可以说基本确立了发展理念、形成了价值取向、明确了社会责任,也初步探索建立了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具有远程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人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远程教育自身特色。这10年的远程教育发展走出了一条可贵的探索之路,而探索中形成的成果是我国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教师是远程教育发展的主体,也是探索成果的创造者。他们积极投身试点实践,在试点教学及管理工作中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与研究,这其中就包括教师在远程教育科研工作中作出的贡献。他们主动将实践与科研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远程教育发展的实践性、探索性,也推动着先进理念落地为实践,推动着远程教育办学模式、教与学模式的成功探索。
   远程教育理论来源于远程教育实践。实践与科研的结合不仅提高了探索的科学性,也从根本上促进了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正是这一结合,凸显了远程教育教师素质的本质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远程教育教师是实践研究型的教师,远程教育的发展凝结着科研工作的丰硕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塑造了一支远程教育教师队伍,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加强,为建设能够适应远程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事业发展积累了人才资源,增强了发展能力。
   远程教育和教师发展的经验证明,教师的科研素养以及实践研究的能力,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尤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加强研究是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基本经验,是远程教育教师素质的重要特征,有效加强科研工作、聚焦实践中的“真问题”的研究,则是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科研素养与发展能力
   远程教育的发展面临新的社会责任、新的发展环境、新的目标任务以及新的严峻挑战,如何通过模式的创新加快人才的培养,如何发挥平台作用为全民学习服务,如何发挥优势为终身教育提供支持,真正成为全民学习的平台、终身教育的载体、平民进步的阶梯,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发挥作用,无论在理念、模式、体制、机制、评价标准、资源整合上,都需要创新性探索,需要研究、破解诸多瓶颈问题,寻求有效突破。这对远程教育教师的科研素养与发展能力来说,是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探索创新的新空间。
   新任务、新课题、新挑战,需要远程教育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为重要的是迫切需要远程教育教师科研意识的强化和实践研究能力的增强。远程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取决于教师素质及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发展能力,必须从远程教育新发展战略选择与战略安排的高度加以认识。
   教师发展是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教师素质包括许多方面,从远程教育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来讲,理念更新能力、模式探索能力、有效服务能力,是远程教育教师发展应具备的三个关键要素。而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的引领与推动。科研意识与能力,不仅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支撑。
   1. 理念更新能力
   远程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同时又不能偏离教育的基本规律,必须有先进的理念引领。远程教育教师的理念来自于对远程教育的理解,这不是简单地接受某种概念,也不是对基本概念的机械运用,而是必须建立在理性思考和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对远程教育发展的必然性、依据、特征、趋势等进行科学的研究,由此才能形成远程教育先进的理念,提高教师行为的自觉性。
   远程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有许多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鲜活课题。远程教育教师要在自身所处的特定的远程教育实践情境中,见微知著,分析发展趋势、明确发展方向,包括深入探究远程教育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中的作用,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与教育教学,等等;要努力在多学科研究领域中破解理论和现实难题;要有宏观视野,主动研究社会发展的进程和不断呈现的新特征、社会形态转型的趋势;也要研究人的生存方式以及发展状态的变化,要研究社会形态的文化转型;研究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对远程教育的内在要求,等等。
   所有这些“研究”都是为了让教师内在地生成远程教育理念,并不断更新,从而有助于其在教学与办学实践中不断增强适应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远程教育发展的能力,提高远程教育服务社会的自觉性。
   2. 模式探索能力
   科学研究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追求未知、探究规律的创造性活动。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经验的积累与继承,更为重要的是寻求突破,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环境变化以及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远程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创新任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有待进一步构建,尤其是要更多地关注社会转型对人的发展的需求。
   远程教育教师不仅是远程教育发展的主体,也是远程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主体、创造主体。远程教育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探索精神与创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能力也是模式“创新度”的决定因素。远程教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实践研究,包括研究社会成员学习需求及其发展变化,研究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数字化网络环境下教育与学习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演变,研究远程教育条件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以真正承担起远程教育进程中的模式探索的任务。
   3. 有效服务能力
   “有效性”是远程教育质量的核心范畴,是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也是远程教育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基于学习者自我发展需求满足程度的评价,是学习者对远程教育选择的根本依据;同时,“有效性”也是远程教育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远程教育要从有效服务的层面对教学过程加以系统研究,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整个服务过程的每个环节、服务方式和学习者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的评价。
   有效性主要来自于对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对学习者差异性需求、个体性需求的把握。有效性从服务一方来讲是“有效性”,而从学生角度来讲就是“满意度”,只有根据学习者的差异性、个体性的要求,尊重学习者学习选择的自主性,注重教学服务的个性化,精心设计和配置资源,才能提高远程教育服务的有效性,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有效性研究的关键是对学习者需求的研究,这既是学习者中心地位的表现,也是人本精神的体现。
   把握学习者的需求必须对学习者的发展环境、学习动机、文化背景、职业特点、分布状况、学习能力、学习行为、未来需求等进行细致研究。因此,有效性作为质量的核心范畴,从本质上讲必须建立在对学习者状态的研究之上。
  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能力提升
   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离不开适应远程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师队伍。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必须能够适应远程教育的发展需要,对于目前阶段的广播电视大学而言,这支队伍还必须体现开放大学的特点。
   推进教学基本建设是建设开放大学进程中迫切需要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教学基本建设涉及许多方面,其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需要“团队作业”完成教学过程的远程教育而言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显然,这已经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问题,而应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目标和重要标志,作为开放大学构建的重要战略支撑来看待。远程教育教师队伍首先应当数量充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前远程教育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广大教师是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承担着繁重的远程教学任务,这不仅不利于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改变远程教育教师不能适应远程教育大规模发展的状态。解决的途径是专兼结合,整合社会化资源整合。
   远程教育教师队伍还应当结构合理。笔者认为,远程教育合理的师资结构应包括三种类型:学习支持型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技术保障、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网络教学型教师,与学生进行网上教学互动,答疑解惑,提供多种形式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过程服务型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信息,进行咨询、导学等。通过发挥整体效能,使教师团队真正成为教学设计的共同完成者、学习资源的共同建设者、教学测评的组织实施者和教学质量的持续促进者,进而形成能够适应远程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学团队。
   提高远程教育教师整体素质,关键是科研,它既是途径也是标志。无论从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看,还是从开放大学的建设任务来看,远程教育教师首先要加强科研的规划性。要把科研纳入发展目标,要增强科研规划的意识和力度。第二是提高科研的自觉性。远程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自觉的问题意识,往往人们的科研只是为了满足某方面的任务而完成的科研,具有被动性及应对性的特征。我们要将科研变成教师自我发展的行为需求。第三是科研的持续性。教师的科研往往是断断续续,没有将科研融入发展的过程。人才培养的过程不能停、教学过程不能停,因此,科研行为也不能停,要持续推进。第四是科研的层次性。远程教育的科研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层次相对比较低,较多的是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的总结,这种研究固然体现了其实践性的要求,但创造性、开拓性、突破性并不显著。第五是科研的应用性。科学研究最终是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如就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以及管理模式而言,在2005年总结性评估时全国电大总结出上百种模式,而这些模式真正能够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并不多,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研究与应用的脱离。
   因此,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要列入教师发展总体战略规划,要为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和科学的评价机制等。同时以远程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各级广播电视大学,要更新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教师发展战略,构建以科研为支撑的教师发展模式,选准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重点,创新机制,创设更为浓郁的科研氛围与环境,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在远程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以科研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为抓手,实现远程教育教师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冰. 动力之源[J]. 中国远程教育,2006,(10).
  [2] 严冰. 中国社会变革背景下的远程教育研究问题[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9,(4).
  [3] 彭坤明. 十大转变:新型教育发展模式的成功探索[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4] 金丽霞. 师资队伍建设:广播电视大学30年发展成就的人本化展示[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收稿日期: 2011-03-15
  作者简介:金丽霞,研究员,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处长(200062)。
  
  责任编辑 池 塘
其他文献
一个北京的朋友真会调侃:“林则徐有个女婿叫左宗棠,他有个连襟曾国藩,曾国藩有个儿子叫曾纪鸿,他的女婿叫梁启超,梁启超生了个儿子叫梁思成,梁思成娶了个老婆叫林徽因,有个
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是不含病毒核酸的空壳结构,许多病毒结构蛋白都具有自动组装成VLPs的能力,在形态结构上与天然的病毒颗粒相似,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和生
研究了氮离子注入法对钽基材的表面强化,试验证实可大大提高钽材的表层硬度及耐蚀性能。俄歇电子能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Ta在注入N+后生成了新相TaN(0.1)。 The surface strengthening of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50岁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只求安稳寻常,不再期盼生命的激情和冒险。但对南京东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德先生来说,50岁是他演绎另一段生命传奇的
北约轰炸虽然暂时停火了,然而南联盟上空的硝烟似乎弥漫了全球。如何透视现代战争在高科技支配下的千变万化,成了街谈巷议的热点。对战争的惧怕与对和平的热爱,将我的视线拉
河南省焦作市济钢制修厂在陕西机械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三院校的大力支特下,1993年10月完成了生产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年生
精简层级,提高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我国中长期时间内行政体制改革总的目标和方向,“省直管县”构想的诞生正是基于此。从今年开始,湖南财政体制“省直管县”改革全
三十而知天命。越早了解你的长、弱项,越早去发展你轻轻松松就能比人家做得好的事情,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徐州钢铁总厂是一家拥有7000多名职工,年产值7亿多元的国有大型企业,多年来,厂领导一直为每年4万多吨废铁渣和煤灰的找不到更为合理的处理办法而犯愁。 望着小山似的废渣和
目的:探讨狗肝菜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多糖对大鼠D-半乳糖胺(D-GlaN)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透析的方法将狗肝菜多糖分为6 kD10 kD,以及总多糖组。D-GlaN(500 mg.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