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了: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带着他们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进品德课堂,并通过生活实践,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
  关键词:思想品德 生活 方法
  
  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带着他们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进品德课堂,并通过生活实践,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
  一、在生活中备课,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性的生活案例,并对其创造、加工,引入课堂,做到在生活中备课。这样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景再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境界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例如,在教学《自强不息》第一课时《直面挫折》时,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撰写《我经历的挫折》小故事,要求每位学生记录自己遇到的挫折以及当时的应对措施。我仔细分析学生写的小故事,并选有代表性的一个故事导入新课,然后提问“同学们是否也遇到过此类情况呢?遇到这种情况你又是怎么做的呢?”。由于故事取自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普遍反映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因为思想品德课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二、创设情境空间,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和生活化的学习空间,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把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了高高的讲台,没有了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以往课堂教学给学生施加的各种束缚得到了释放,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氛围。
  例如,在《难报三春辉》教学中,我给学生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题目是“今天我当家”。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制订一份家庭周末活动计划,然后由学生扮演家长的角色统筹按排家庭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作为家长为家庭付出的艰辛,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家长应当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在课堂上以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导入,当MTV中掠过一幅幅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画面时,学生已不知不觉进入课堂教学环节……。紧接着,我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计划表,由学生分角色表演,并由另一组学生现场采访,让扮演“妈妈”的学生谈感受。以生活体验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充满生活化情趣,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获取新的知识,增加对生活的感悟。
  再如,在教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图片展现与学生眼前。接着出现一组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被破坏的场景,当它们痛苦的呻吟、无奈的诉说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被震撼和触动,用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情感无声地萌发。
  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更真实,更融洽,学生说我思、谈我想、诉我忧、议我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融洽的亲密朋友,课堂中弥漫的是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
  三、优化作业布置,使课后探究生活化
  课后探究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从中我发现学生设计出了许多方案:有充分利用街道宣传栏进行环保宣传的,有一起合作写环保倡议书的,有写给化工厂厂长的信,信中诚恳指出危害的……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三课时,我以“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结束后大家交流谈体会,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这样的调查体验活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进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本着“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就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在自我认识、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其他文献
语文既然是一种工具,那么,语文教学的实质就应该是使用这种工具的技能训练,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技能的培养,单靠教师讲是难以形成的,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就和教练员培养运动员一样。为了突出语文教学应“以训练为主”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训练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提出了48项能力训练要求,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
期刊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教育领域。使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去年,本校在高中部全面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让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完全深入课堂,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益、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地,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讲述、板书等手段、“一支
期刊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活动重要的手段之一,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活动形式延伸至思维,使学生涣散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真真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改的今天,生物教学如何更好的利用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实现教学目标?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认
期刊
班主任工作不仅牵涉面广,事务性强,而且非常繁琐,特别容易陷入琐碎的操作中而难以脱身。因此运用适当的德育途径与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尊重个性,走进心灵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教育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而应当与学生们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你若变成好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好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
期刊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重心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近年来,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著述颇多,在物理教学方面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物理教育是青年学生科学素质
期刊
课堂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课堂探究的重点:一要探究教师应该怎么“教”,二要探究学生应该怎么“学”,这两个方面的探究,基本上概括了现代课堂教学改革所要探究的问题。探究教师怎么“教”,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探究,但归根到底应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自己怎么“教”的探究,是为学生怎么“学”的探究服务的,教师探究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探究是否有成效。在探究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表述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式是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这里的“文化意识”既指本国文化意识又指英语国家文
期刊
优化英语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不仅要去研究教材,还要思考如何将教材的诸多内容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丰富内在情感,由此可见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我国英语课程新标准明确地提出教学设计的标准及一般原则:教学设计应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以帮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和语言能力,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任务设计的原则是:
期刊
数学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应该贯穿在整个数学教育的所有活动中,在现行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加以引入,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
期刊
“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与实践探索”的研究已有一年了。回首一年的实验研究,收获很多,其中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有惆怅,也让我感受到了实验研究的乐趣。看到孩子们由一字、一词的读到一句一句的读的点滴进步,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研究的价值所在。为了使下一阶段的研究能顺利而有效的进行,特将一年的研究整理、分析如下:  一、问卷调查  我的研究对象是一群刚从幼儿园走出的孩子,由于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和所接受学前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