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有效性尝试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78651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课堂探究的重点:一要探究教师应该怎么“教”,二要探究学生应该怎么“学”,这两个方面的探究,基本上概括了现代课堂教学改革所要探究的问题。探究教师怎么“教”,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探究,但归根到底应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自己怎么“教”的探究,是为学生怎么“学”的探究服务的,教师探究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探究是否有成效。在探究式教学引入高中物理课堂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走极端的教师较多,有的认为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是相互对立的,不管内容全部采用探究教学;有的对探究教学的程度把握不够,只是走个过场;还有的教师仍习惯满堂使用讲授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改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能力,对切实实施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试图根据几年来深入高中物理课堂观察课堂探究式教学实践的情况,就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目标定位
  1、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对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涉及的内容广泛、思维开放,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处理从不同通道获得的信息,从而锻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3、探究学习使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用已知知识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知识”与“过程”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逻辑推理与数学模型的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形成,在探求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真知、学到方法、得到发展。
  二、认真开发高中物理课程资源
  优化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资源是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物理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文本课程资源,教学不是教科书内容的移植和照搬,需要教师的创造和加工,将教科书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地环境、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吸收和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根据其内在价值和教学实际进行二次开发。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就是以物理教学理论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综合考虑教学中的诸多因素,在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问题和需求,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形成有序的流程,提供行为规范和具体的操作方案,以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按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将本节课所授教学内容分为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突出重点针对不同的内容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堂探究过程更多的应该思考哪些过程可以让学生自我探究,哪些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启发,哪些过程采取小组合作进行重点探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实上,如果不从教材内容和学生水平出发,一味地追求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甚至会使学生逐渐产生逆反的学习心理。
  三、细化探究设计,注重合作互动
  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和出发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物理环境,使客观事物、现象形象化,便于学生观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能运用鉴别、比较、评价等方法实行最优化选择,从而达到增强创造能力的目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有了清晰而明确的印象,积累了大量的生动、具体的感性知识和数据,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科学思维过程,逐步形成科学概念,认识自然规律。还可发掘出有待探索的问题,为进一步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思考的线索和依据。课堂探究式教学要突出教师“启导”和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互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运用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设境、启发、引导、调控”四个过程之中。要求教师善于把握“启与导”的环节,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求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在尝试与探索之中取得成功,要做到:“设境新颖、启发巧妙、引导得法、调控适当”。在课堂上呈现出的问题情境和矛盾事件,能激起学生对自己原先的态度、目标及知识的挑战,从而引发真正的探究兴趣。教师能运用恰当的情态语和体态语,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把握好时机,什么时候该导,什么时候不该导,什么学生该用什么导法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调控好学生的探索方向和探索进程,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体现在“质疑、思考、探索、评价”四个学习过程之中。即要求学生以最优化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为终极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己不断地思考、尝试、探索与评价,挖掘创造潜能,培养科学素质,提高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力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体。它顺应时代潮流,是国富民强之根本。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对于实现素质教育,本人浅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
期刊
兴趣是灵感的源泉,通过诱导以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具,提高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习的心理需求,变 “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手段应多样化  物理是较为抽象的自然科学,枯燥的讲解会使学生乏味。要改变现状,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县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在教育教学方面“走出去,请进来”,扬长避短,开阔了老师的视野。与此同时,教育人才也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县的教育教学中来,使得我县教育渐渐走向年轻化。我校属于比较偏远的农村小学,去年有幸也分配来一名女教师——张老师。对于整所学校的人来说,最高兴、最期盼的莫过于我了。因六年来,我校十几名老师中,我成了唯一的“葱花”。  终于盼到新老师来上班了,我心里乐开了花。自
期刊
在英语学习中,语言逻辑就是包括遵循它特有的语法知识。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要的语法知识对听、说、读、写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那么怎样学习英语语法既轻松有趣,又能有效掌握及运用?以下是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得出的图画对比和游戏竞赛法、形象的类比法、用“公式法”讲解被动语态这三种语法教学方法:  一、使用图画对比法和游戏竞赛法实施语法教学  在九年级语法中要向学生讲授w
期刊
历史学科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求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突出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在学习中去找寻历史。  一、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感悟历
期刊
语文既然是一种工具,那么,语文教学的实质就应该是使用这种工具的技能训练,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技能的培养,单靠教师讲是难以形成的,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就和教练员培养运动员一样。为了突出语文教学应“以训练为主”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训练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提出了48项能力训练要求,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
期刊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教育领域。使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去年,本校在高中部全面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让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完全深入课堂,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益、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地,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讲述、板书等手段、“一支
期刊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活动重要的手段之一,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活动形式延伸至思维,使学生涣散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真真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改的今天,生物教学如何更好的利用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实现教学目标?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认
期刊
班主任工作不仅牵涉面广,事务性强,而且非常繁琐,特别容易陷入琐碎的操作中而难以脱身。因此运用适当的德育途径与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尊重个性,走进心灵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教育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而应当与学生们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你若变成好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好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
期刊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重心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近年来,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著述颇多,在物理教学方面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物理教育是青年学生科学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