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便“哄”孩子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暑假,同事芊芊突然跟我诉苦,说她儿子怪怪的。我很疑惑:一个才6岁的孩子,刚从老家接回来,除了淘气还能有什么?怎么会怪怪的呢?
  


  早几年,芊芊和丈夫工作忙,孩子一断奶就被她送到了婆婆那儿,去年6月份要上小学了才接回来。芊芊说,本想着孩子好不容易回到了身边,要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没想到儿子根本不和她亲近,话很少,整天就是看电视、玩游戏。开始芊芊以为儿子是不适应新生活,但后来她发现,儿子性格似乎有问题,特别明显的一点是非常多疑。每天早上,芊芊都先把饭盛好晾着再叫他起床,等他洗漱完毕,饭的温度刚刚好。芊芊告诉儿子饭是温的,可以直接吃,可儿子每次都要自己小心试过以后才开吃;出门之前,书包里的文具他要检查,必须亲自确认带齐了才行。更让芊芊不安的是,儿子不仅多疑,还冷漠,对什么都好像没兴趣。有次她说周末带儿子去游乐场玩,以为儿子听了会高兴,没想到儿子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结果到了周末,她因为要加班,去不成游乐场了,儿子得知后也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情绪上没有一点起伏,这显然不正常。芊芊说,孩子从小没在身边,她觉得亏欠了孩子,想好好补偿,可无论她怎么做,儿子都反应冷淡,让她又伤心又担心。她眼圈红红地问我:“你说,我是不是暖不回来他的心了?”
  我安慰她:“先别急着下结论。按你说的情况,孩子恐怕不是不适应新生活,而是心理有问题。他多疑而冷漠,说明他经历过欺骗,而且不止一次。多次的失望情绪叠加,会激发他心理的自我防护机制,就会表现出多疑和冷漠。这可能与他的成长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监护人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关。”
  芊芊不太接受我的分析:“我知道你懂点儿童心理学,但你说得也太玄了,看护儿子的是他亲奶奶,疼还疼不过来呢,怎么会欺骗?”我告诉芊芊,有时候大人对孩子的欺骗不是恶意的,甚至是善意的。然后我给她举了个例子:有个四五岁的孩子一直期望能跟母亲一起去赶集,可母亲因为担心路途遥远孩子走路太辛苦,就哄孩子说只要他早上起得来,就带他去。她以为孩子肯定会睡过头,没想到孩子一大早就起床了,惦记着去赶集,母亲却食言了,最终没带孩子去。
  然后我问芊芊:“你说这样的孩子对大人能有信任感吗?”听我这么一说,芊芊立即想起一件事:“我儿子4岁时,有次给我打电话哭诉,说奶奶骗他。一问才知道,我婆婆带他去商场玩,他看中了一个火车玩具,非要买。因为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怕孩子闹,我婆婆就哄他,说回家取钱再来买,儿子就乖乖地跟奶奶回家了。结果奶奶却食言了,没给他买。儿子哭闹了好一阵子,还打电话跟我控诉,我当时没有多想,只是劝他听奶奶的话。婆婆也曾说过,小孩就得哄着,先哄过去再说,不然孩子会在外面哭闹,丢人。根据我婆婆这种理念,想来哄孩子的事情一定常有。”说到这儿,芊芊若有所思,“怪不得儿子有次跟我说,大人都骗人。”
  我说,这种情况千万不能大意,要赶快纠正,童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仅影响孩子的性格,也会影响孩子以后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我建议芊芊立即行动,有意识地重新树立孩子对别人的信任感,只要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而对孩子的多疑、冷漠,则要淡化,因为那只是孩子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心理防护,当信任建立后,防护自然会解除。
  前不久,我见到了芊芊的儿子,孩子已经和同龄孩子一样活泼顽皮,对芊芊也十分亲密。芊芊说,看到孩子恢复童真,她特别欣慰。她说这几个月她有意识地让孩子树立对她的信任,答应孩子的事她就坚决做到。开始孩子不冷不热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状态逐渐改变,愿意和她亲近,也开始相信她了。当然,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或者她做不到的事,她会坚决说“不”。开始她还有些担心,怕刺激孩子,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做不到的事她耐心和儿子解释,儿子一般都会理解。“现在孩子不仅性格好,学习也很自觉。”芊芊高兴地说。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仍然信奉孩子要“哄”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孩子年纪小,有了不合理要求时,为了避免孩子哭闹,哄一下没关系,过后孩子就会忘掉。这种做法非常不妥,因为孩子虽然能忘掉事件本身,但被欺骗的感觉却会留在心里,进而影响到他的性格和对人对事的看法。正确的做法是,能答应的和应该答应的要求,尽可能答应并坚决做到,反之,要直接拒绝,哪怕孩子哭闹也不能假装答应来哄骗孩子。哄孩子看似无伤大雅,实则是对孩子赤裸裸的欺骗,会导致孩子多疑、冷漠。要想孩子阳光、健康,家长万万不可“哄”孩子。而这一点,早在2000多年前曾子就已经做到了,他以“曾子杀猪”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对孩子信守承诺的典范。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一提起学习,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学校、作业、考试。其实除了书本学习,除了坐在教室里学习,还有另外一种学习,它更有趣。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不过,若是学好了,必定受益匪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话题材料来分析如何指导学生写作。通过分析材料的内容、寓意来确定文章写作的方向和内容。立足材料,抓住材料多维视角的核心内容,围绕话题划定的范围进行写
【教学内容】部编一年级上册识字第10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国字框和绞丝旁两个偏旁,会写“中”“五”两个字。2.让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
李白的一生都与酒交织在一起。有秋日与友人情真意切的醉别;有“嗜酒见天真”的本道;有酒香中孤傲灵魂的独舞;有酒醒后的醒悟。李白因酒而光彩照人;酒因李白而穿越千年。 Li
教师的职责是教。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习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培养:一、培养自学预习的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
市里举办“信息化教学能手”竞赛,我有幸被学校推荐参加。我选择的是《天火之谜》一课。学校为此成立了以徐金贵校长为组长的专家组,带我共同走上了探索“天火之谜”、探究有
怀第二个宝宝的时候,很多妈妈最担心的往往是怕小的生下来,半夜每俩小时就起来哭哭啼啼,影响大的睡觉。我当时就特紧张,万一小的晚上每俩小时哭一次,又是换尿不湿,又是喂奶,又是拍嗝,这样影响老大睡觉了,怎么办?  于是我做了一个比较冷血的决定,把老二的房间设置在了一个离我们卧室隔着10米远的,一个遥远的房间。而老大继续睡婴儿床,单面栅栏拿下,贴在我们的大床边。  打老二出生后,他就独自睡在那个遥远的卧室
每逢周二下午,资溪县乌石镇畲族民族学校的师生齐聚操场,学生们身穿艳丽的畲族服装,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在校外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操场上开展着丰富多彩的畲族民俗文化活动:一群女孩在国旗下排成两排,在音乐教师的指挥下,唱起了畲族山歌《鸡公上岭尾拖拖》;操场右侧,十几位男孩在畲族民族文化传承人、校外辅导员兰启东的带领下,跳起了畲族独有的揉武术与舞蹈于一体的祭祀舞蹈“招兵舞”;操场左边,还有几位男孩在进行蹴球
一在儿子5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单位的上级要来检查工作,领导要求周日加班,我只好把儿子送到母亲家。晚上去接孩子,我刚打开门,就见他快乐地跑过来,张开紧握着的小手说:“妈妈,
女儿四岁半开始,常常自己套上轮滑鞋,在沙发、茶几、电视柜周围试着一点点练起轮滑来。让我吃惊的是,没过多久已经看见她踩着轮滑鞋,熟练穿梭于各个屋子之间。  作为一个从小体育成绩垫底的妈妈,看到这一幕,激动全部写在脸上:“天哪!你也太棒了吧?没人帮忙,你全靠自己学会耶!”以及,“老公,快来看闺女滑得多好!你肯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对于诸如此类我夸奖女儿的夸张表现,老公大部分时候都会配合,但次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