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价值和原则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ove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设置好适宜的情景,用生动的情景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情景教学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就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价值和原则。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情境创设 价值 原則
  小学数学是小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严谨性与抽象性的特征,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与逻辑,但是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连贯,语言抽象,很容易导致学生无从下手,不知所云。而部分教师为了追赶进度,不顾学生的发展需求,仅仅一味的讲解练习题,让学生不断的练习,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优化教学效果,反而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因此,为了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必须要采取新型的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设置好适宜的情景,用生动的情景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情景教学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就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那么如何利用情景教学对小学数学的积极影响来开展教学呢?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关系
  有关调查显示,由于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与抽想象,超过50%的学生认为它是小学阶段最难的学科,如果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设置好生活化的情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就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加深学生对重点与难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设置生活化情境之前,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基础水平以及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与心理特征来设置情境,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优化数学教学的成果。
  例如,在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题目的结构与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电线长度的计算,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予以相关的指导,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讨论,在学生头脑中有基本的概念之后,即可给出下面的题目进行讲解:
  题目1:有两捆电线,其中一捆电线的长度为120m,比另外一捆短1/3,求另一捆电线的长度。
  题目2:有两捆电线,其中一捆电线的长度为120m,另外一捆比其短1/3,求另一捆电线的长度。
  列举出这两个题目之后,让学生寻求其中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明确,在解题时,都可以将第一捆电线的长度作为标准,虽然比较值一样,但是比较标准不同,那么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两个小题目之间数量关系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采取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就可以很快的让学生投入学习中,从而有效的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二、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将数学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出发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游戏教学也可以很好的化解数学的枯燥性与抽象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因此,将数学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个方向。
  例如,在《分类》的教学中,如果对刚刚入校的学生讲解关于“分类”的概念,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在理解这些概念时也有一定的难度,只能够进行机械的记忆,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的。为此,在开展“分类”的教学时,便可以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带朋友们回家”引入教学中,让孩子们帮助水果、小动物、车辆来回家,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分类,这样便可以很快的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创设出一种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大幅降低了学生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寓教于乐,这样,学生便可以快速的掌握“分类”的概念。
  三、利用实物创设数学教学情景,丰富学生的感知
  利用实物来创设数学教学情景就是使用直观的实物或者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展示在学生眼前,该种情景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教材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为学生营造出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去理解,去感知。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就可以积极的利用实物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景,丰富学生的感知。
  再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图形的平面效果和具体形状,就可以将“学一学,猜一猜”的游戏引入教学活动中,在上课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模型,将其放入箱子,让孩子们轮流上台来摸一摸,然后自己来描述出摸到的图形的形状。这种活动就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耳、脑、口、手、眼等感官,也能够将传统的被动接受过程转化为主动学习模式,让学生真正的学到了知识,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性的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中,教师应该尽量防止直接告诉学生解题方法,而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时,还应该鼓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深入的理解相关的知识。在解题时,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维,应该鼓励其主动的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提升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8+4”的教学中,在告知学生解决方法是还可以让学生将4分成2与2,并引导学生进行推导,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优化教学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娟娟.小情境,大智慧——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价值和原则[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01)
  2.汤玉平. 数学教学中应追求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兼谈情境创设的误区[J]. 小学教学参考. 2008(09)
  3.王济树.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8(07)
  4.夏宏坤. 剖析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的低效现象[J].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0(05)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和终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教学占用小学语文教学时间最多,深化语文教学改革,阅读教学是最好的突破口。笔者经多年的教学探索,形成了与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一致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实验证明,采用该教学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还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
期刊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认为,学习数学应当是现实、有意义的,它要求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它强调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新的方式。合作探究型学习, 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常见的合作学习方式主要有小组调查、共同学习法、团队竞赛法等,它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小组成员之间面对面的激励互动;小组成员
期刊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迷恋网络的原因,然而大部分学生使用电脑进行玩游戏、聊天交友等娱乐活动。大部分家长和老师把游戏视为洪水猛兽、“电子海洛因”,将之当作学生学习大敌的最主要原因。明令禁止,采取种种措施阻止学生上网玩游戏。可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禁止孩子玩游戏只会让他们学会和大人捉迷藏,挖空心思与大人作对。游戏,是否真的像这些家长和老师认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世界通用的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语言工具,而高中英语教学则是扎实和增强高中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为高中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英语基础的重要时期。本文通過简述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英语教学的实际困难,提出了几点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希望对提高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实效性 策略 意义 水平 文化  一、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
期刊
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我选择了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作为一名老师,走进教室的每一天,学生们灿烂的笑容告诉我:我是属于这个大家庭的,我将为之付出我的一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跟学生们组成了一个家庭,搭建起了一个舞台,也演绎着这样一幕人生:品尝着的是酸甜苦辣,体味的是喜怒哀乐愁。  教育工作本
期刊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能给学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新课程提倡一种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而“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要讲究艺术和策略。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倡导的效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然而,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不足,有待解决,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不足 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学后教的三大关键要素之一。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在
期刊
物理难学是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普遍认识,要说原因则很多,笔者认为内容多、难以理解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内容如果记不住就谈不上深入理解,更不用说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了。实际教学中研究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地识记并未引起老师的重视,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教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这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物理不再“望而生畏”,而其中的“口诀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较短时间记住所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者型教师即专家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除了有扎实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观念新是学者型教师素养的核心。必须掌握大学化学专业所涉及的经典化学知识和教师必备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学者型教师能针对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有效性教学,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个别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景进行针对性灵活教学,研究自己教学个性,进行创造性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