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耳朵带心灵飞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808289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果想通过聆听深刻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就需要具备“音乐的耳朵”。“音乐的耳朵”是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获得的。在欣赏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调式、织体等各个基本要素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逐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使转瞬即逝的音乐给他们留下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的耳朵”感受不同情境的音乐作品。
  关键词: 聆听 音乐欣赏 作用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欣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想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聆听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一、学会聆听,培养乐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传入人的耳膜,刺激大脑中枢神经,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性情的作用。按理说,人只要有健全的听觉,就能够听音乐,但人仅有健全的听觉,却不一定能听懂音乐。古人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如果想通过聆听深刻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就需要具备“音乐的耳朵”。
  “音乐的耳朵”是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获得的。在欣赏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调式、织体等各个基本要素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逐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使转瞬即逝的音乐给他们留下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欣赏歌剧《刘胡兰》中《数九寒天下大雪》这一唱段时,可先让学生完整地倾听音乐,形成初步印象,再仔细感受乐曲中旋律的走向、节奏的安排、速度的把握和力度的控制,更进一步从音乐的角度分析乐曲,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最后感受出喜悦、祈盼的情绪特点。
  二、聆听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丰富的想象力是欣赏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这一点是它与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但并不是说音乐是不可感知的,它可以通过各种音乐要素使模糊的东西具体化和造型化。同一首作品,不同的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首作品的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的耳朵”感受不同情境的音乐作品。
  例如,学生在欣赏第11册教材上第五课刘管乐创作的竹笛独奏《荫中鸟》时,应启发学生注意聆听乐曲中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进一步让学生跟着音乐的发展变化去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再通过分析乐曲的旋律素材运用的特点,引导他们自然地联想到这是描写荫中百鸟争鸣景象的音乐。
  三、反复聆听,充分发挥通感作用
  通感是人类不同器官之间的相互联通。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表面上互不干扰,实际上却相互感通,我们经常会在欣赏一幅花鸟画的时候,仿佛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在听赏一首抒情曲时,仿佛看到了青山绿水的景象。这都是通感起的作用。白居易的《画竹歌》中“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中“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也都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在欣赏《大峡谷组曲》中的《日落》时,可让学生在第一次聆听时,利用手中的纸笔,画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色彩与线条,把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再根据自己所画的内容为乐曲起名。第二次聆听时,可请学生欣赏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让学生边看画面边聆听音乐,通过《日落》、《日出》的比较进一步感受乐曲意境,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欣赏教学中,还可以发挥其他各个器官的作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之中,如拍手、点头、跺脚、晃身、演唱、舞蹈等与听觉相结合,让“音乐的耳朵”和运动的身体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发挥各个感官之间的通感作用,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提高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聆听多样化的音乐
  我国著名音乐家朱践耳先生主张音乐家必须具备四副耳朵:即听古典音乐的耳朵、听民族民间音乐的耳朵、听现代音乐的耳朵、听流行音乐的耳朵。这一观点在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同样适用。广泛地倾听各种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对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可以说,音乐欣赏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与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音乐作品涉及诸如历史、地理、自然和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目前,学生中广泛存在着热衷于流行通俗音乐的倾向,他们热爱、崇拜这一种类型的音乐,但是他们在欣赏时不加以鉴别、区分,把一些内容低俗的作品也包括在内,而对内涵更丰富、高雅的音乐漠不关心。这样就很难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对于这些学生,在欣赏教学中,应积极地给予引导和指导,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比较与评价能力,在欣赏过程中去粗取精,不仅在课堂,更重要的要在课外多灌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
  总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国的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最中心的环节莫过于聆听、初听、复听、细听、精听,只有通过不断聆听,学生才能真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经验。
其他文献
摘 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应该像慈母一样去爱护每一个学生,应该用火一般的热情去爱党的教育事业。尊重学生,保护孩子敏感的心灵;用真诚感染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体会 爱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结合多年工作实
摘 要: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想让学生少犯错误,就必须多分析学生错误的成因,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感知他们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学生犯错误,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糖果 学生犯错 分析成因 预防措施 健康成长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经受各种失败和挫折的磨炼,并在失败中认识错误,接受教训,从而更加成熟、坚
二十年前的爱尔兰还被看成是“欧洲的乞丐”,一直是一个农业国家,上世纪末才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经济腾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爱尔兰把教育看成是本国发展政策的中心问题,社会和家庭不管经济如何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被列为教育部门的重要议题。随着宿迁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宿迁的幼儿教育迎来了教育的春天,一个个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让人目不暇接,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
摘 要: “快易网球”以“快易运动、乐享生活”为指导思想,通过改进器材和场地,使初学者很容易地掌握网球技术,并享受网球运动带来的快乐。本文就在网球选修课中引入“快易网球”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球教学方法 快易网球 教学理念与方法    一、引言  目前网球运动已经不再是“贵族运动”,逐步来到了普通市民身边,尤其在李娜法网夺冠后,掀起了国内网球热潮,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目前,南
摘要: 作者列举了考试作弊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加强诚信教育,规范考试管理,改革考核形式的方法,以杜绝作弊现象,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关键词: 大学生 考试作弊 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健康成长,其中考试作弊现象就是老生常谈但是常谈常新的一个问题。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
摘 要: 物理学科的思维逻辑性很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感觉到物理学习越来越难,这里就是涉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针对教学要求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努力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为促进学生的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启蒙教育基础。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学习能力 发散思维 对比思维 迁移思维    在
摘 要: 学术能力是衡量英语专业研究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对国内现有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思考与深入研究,旨在寻找提升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行的参考模式。  关键词: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术能力 培养模式 改革    一、引言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某一研究生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规定的
摘 要: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将这种美的艺术介绍给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则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任务。本文从聆听感知、创设意境、丰富教学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发现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美。  关键词: 音乐 美 聆听 意境 教学形式    音乐是美的艺术,而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但是,由于音乐教学存在着某些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评议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评议老师无不对之孜孜以求,力图找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捷径。经过近年的摸索,我认为教师坚持写“下水”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便捷之路,是作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按照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教育工作促进和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其发展过程中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否则难以有显著的影响。而教师“下水”作文正是指导学生写作活动的一个好方法,能给学生
摘 要: 作为一名在中等职业学校从教多年的普通英语教师,本文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了英语课程在幼师专业中从“无”到“热”,又由“热”降“冷”的尴尬变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现在的冷处理是否为理性的回归?我们又应如何顺应社会需要,为幼儿园的早期英语教育培养素质更高的师资力量?作者根据自己近年的实践摸索,整理、归纳了几点看法和教学上的经验体会,期盼能得到同行及专家的指正,以帮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有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