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好工作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时代什么都缩水,房价、股票、国民生产总值、公司利润、工作岗位数目都比以前缩水很多。在一片凄惨中,让人惊奇的是,有一样东西仍然在增长——那就是员工的平均工资。各个公司还在猛砍他们的薪水册,从经济衰退开始到现在,已经有360万人失业,其中有一半是在过去三个月内失业的。然而,员工每小时平均工次比去年上涨了百分之四。现在,要找一份工作真难,要保住一份工作是难上加难,但如果你正在做一份工作,你赚的钱就会比去年多。
  失业率上升和工资上涨好像没法联系起来的,但是真正的情况就是这样,从历史上看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足为奇。哪怕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经济危机时代,制造业的工人也看到他们的工资在上涨,我们很少看到在经济衰退时工资下降的情况。
  工资固定要上涨并不是因为企业老板大方,而是因为老板们担忧会出现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逆向选择”:如果他们削减工资,可能最没有能力的员工会留下来,而最好的员工会开始选择到别的地方工作(就算在最差的经济状况下,企业也要进行人才竞争)。经济学家卡尔·坎贝尔和库纳尔·坎拉尼于1997年对差不多两百名老板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不减员工工资的主要原因是怕失去最好的员工。
  更重要的是老板们怕减工资会使员工们的士气低落。在1990年到1991年的经济衰退之后,经济学家杜鲁门·彪利对200多家企业的经理和人事部领导进行了访谈,他们大多认为减薪会使员工们士气低落、使企业生产率低下。老板们估计,他们由减薪省下的钱可能被员工们因减薪士气低落而造成的生产率低下给抵消。一般来说,销售额和利润下降,工资也不该减的,即使在正在裁员的公司里也是这样。当然,裁员并不能鼓舞士气,但有的老板说裁员是“把最差的员工挡在门外”,减薪是把最差的员工留下来。
  今天的工资未减并不是习惯使然,这个现象的出现还因为这次经济衰退与以往有点不同:就算经济状况很差,美国工人仍然有很高的生产率,以前是经济繁荣的时候生产率高,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生产率低,但这次不同。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生产率还是提高了3.1%,这样,从理论上说,生产率的提高使工人的薪水免于减少。
  在这样严酷的时候,工资的稳定和生产率的提高好像是好事情,但这是有代价的。各个公司生产率保持这么高有很大程度上跟近年来取得的所谓“即时经济”的成效有关。在过去的经济衰退中,各个公司经常是推迟解雇员工,因为他们对行业的状况还不大明了,他们宁愿把员工留下来,不愿因为今天解雇他们而明天要面临补员的困难。经济学家说这是“储藏劳动力”。但在过去二十年,各个公司已经能够在市场改变的时候作出快速反应了,零售商会作出削减存货的决定,制造商会减少生产时间。这使整个系统更加高效,使工人个人的生产率更加高,需求的工人更少,“劳动力储藏”变成过去的事情。
  当然,经济不景气总是意味着失业。但跟今天削减工作岗位的速度和深度直接相关的是,即使是经济衰退来袭之前,美国各个公司也是尽可能少设工作岗位。在经济增长的时候,就业率并未明显增加。所以,有人可能会想,公司裁员的空间已经很少,因为各个公司里一直就没有什么冗员。然而,那些员工人数增加很缓慢的各个公司,在2008年裁员却是最快的。各公司一直想用更少的人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对于员工们来说,如果他们忘掉家的价值,忘掉他们的退休账户,这次经济衰退就没有多可怕。相比之下,没工作的人日子就难过了。所以,增加和提高失业福利就跟创造工作机会一样重要。“我们的生产率比以前高,我们的经济效益比以前好了。”但如果你失业,你会发现,这是一项残酷的“业绩”。■
其他文献
网上看到一则“2008年中国作家富豪榜”,郭敬明再居榜首,这不是什么意外之事。吸引我的是这样一项内容:富豪榜中排名第2、第5和第20位的三位作家分别是郑渊洁、马未都、海岩,统计表上这三位作家的学历却是统一的:小学四年级。  小学四年级!那仅是初通作文的文化层次,然而这三位作家创下的业绩却让人目光灼灼。  郑渊洁,全国有名的《童话大王》杂志24年来全部刊登郑渊洁一人的作品,在海内外影响颇大,是中国发
证券市场是个舶来品,但投资和投机的历史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趣的是投资的本质低买高卖,数千年来都不曾有过任何变化。在经济及投资思想史方面,《史记》作者、后人称为“太史公”的司马迁的话,当代青年不可不听。   司马迁说,“投资”的正规说法是“货殖”,货者,商品货物也;殖者,生也。“货殖”甚至比“投资”更符合其本意。《史记·货殖列传》如同今日的富豪榜,但他在其中更阐述了不少经济学和投资学
不久前,我在美国见到来美国访学的老师,同在教育行业工作,所以自然聊到儿童教育问题。老师感慨,现在“奥数”简直成了祸害!小小孩子才一年级的奥数题目,他这个英语专业博导居然不会做。当然,英语专业博导不会做或许并不奇怪,但据说世界著名数学家安德烈·奥昆科夫也被中国小学生的“奥数”题难倒,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了。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甚至提出,“奥数”之害,甚于黄赌毒。  杨教授的话或许略显危言耸听,但真正
梳子、豆子、辣子、学子,这四者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系,可是,这里说的梳子是卖给和尚的梳子;豆子是犹太人的豆子;辣子是农妇卖的辣椒;学子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实,这四者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  把梳子卖给和尚,看似是一件困难的事,可有的推销员却做到了。推销员问寺院主持:“方丈,您身为寺院主持,可知做了一件对佛大不敬的事情吗?”方丈一听,满脸诧异,诚惶诚恐地问:“敢问施主,老衲有何过失?”“每天如此多的善男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老子讲修道德,他的学说以自隐无名为主。老子著述的《道德经》分上下两篇,谈论“道”与“德”之意五千多字。老子隐居后,没人知道他终老于何处。
期刊
军从事电脑销售,业绩不菲,年薪已过10万,在朋友圈中很是让人羡慕。去年年底,他却辞了职。一再追问,他讲起了自己炒老板鱿鱼的经过。  公司管理层别出心裁要评选1名销售先进个人予以10万元重奖。老板在网上召开视频会议,发了主题贴,请大家跟帖并互相投票推荐。跟帖竟是清一色的“我选我”,阐述的理由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我是最早进管理层的人。不是先进,我能做部门领导吗?没有我的领导,部门能有今天的发
很多垃圾根本不能降解,要不就是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在腐烂,慢得你可能都注意不到。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介绍,某些金属垃圾需要一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分解,有些垃圾则需要上千年,还有的得用千年的2次方才行。在垃圾掩埋场的有机垃圾本应该迅速分解,但却因为摆放得过于紧凑或是被包在塑料袋中,把氧气和土壤微生物隔绝在外而没能及时分解。  寿命长的垃圾都是玻璃和塑料,这些家伙看起来能活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明尼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