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de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是一个人一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何有效地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效率,达到《新纲要》中所要求的语言教育目标呢?
  一、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语言
  小朋友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体和各类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知道答案的小朋友也很喜欢表现,乐于回答这类问题。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丰富生活内容,让幼儿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语言。如春天到了,老师就带着幼儿去种植,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从中得到丰富的印象。带幼儿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是边做边说,使幼儿知道了劳动的各种知识,相应地丰富了很多词汇。
  二、让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所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以注入式为主。教师就教幼儿背诵一些儿歌、绕口令、故事等文学作品,如何运用并且发展创造思维却考虑得很少。在《新纲要》指导下的语言教育,老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要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如上《我给月亮做衣裳》时,小朋友会问:“月亮为什么没有一件合体的衣服呢?”教师就可以说:“是呀!为什么呢?”接着就建议幼儿每天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再请幼儿说说月亮是怎么变化的?小朋友就说:“有时像小钩,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半圆┅┅因为它老在变化,所以没有办法给它做合体的衣服。”让幼儿在实际观察中得出结论、丰富知识、发展语言。另外,教师还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如讲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老师可让幼儿用各种材料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鱼、乌龟等。小朋友拿着自己做的作品边演示边讲故事,兴趣会特别高,也加深了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幼儿的语言是在使用、交流中形成发展的,要提高语言教育的效果,必须为幼儿创造多交流、多使用的机会。针对以往幼儿语言学习形式单一、热情不高的状况,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富有趣味的语言游戏活动是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如“自编图书”游戏:给幼儿提供一些废旧图书或画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剪贴,同时鼓励他们根据画面进行描述,并记录下他们的语言,告诉幼儿这样就可以得到自己创作的故事书,以激发其参与的热情;拼词游戏:给幼儿一些单个的字卡(如汽、车、花、房等),让幼儿根据大背景图上物体的位置,拼成相应的词组贴上去;钓鱼游戏:用呼啦圈围成一个鱼池,用带有磁铁的长棍做鱼竿,“鱼池”中放有各色“小鱼”,“小鱼”身上贴有汉字和用来吸磁铁的回形针。小朋友钓起小鱼后,根据鱼身上的汉字,为它找一个与汉字匹配的、有图有字的大卡片作为小鱼的家,并说出理由。这些游戏都创造了一种自在的、有激发力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避免了机械单调的语言学习和认字练习,而且幼儿在寻找答案时也没有现实压力,有利于他们玩味和感悟语言文字的意义,提高游戏对幼儿的挑战性,有利于不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创设语言活动区,为幼儿的语言交流搭一个平台
  幼儿园的语言区通常都有录音机和买来的录音磁带,这些设备一般由教师掌握和操作,幼儿只需被动地听录音机里播放的故事就可以了。因此对录音机和磁带里的故事兴趣不大。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可以利用原版录音磁带,重新录制故事,一是有目的地增加一些引导性的提问,二是把故事重复录上好几遍。这样,小朋友只须按下贴有标签的播放键就可以反复听故事了。和录音机的互动,不仅激发了幼儿对故事的兴趣,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让幼儿在学习礼貌用语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生活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矩。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会礼貌待人。进行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的原则,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语言的含义,并学习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我们就教孩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看见老年人会叫“爷爷奶奶好”;看见像学生一样的人会称呼“哥哥姐姐”;班上来了参观、听课的人会问“客人好”等等。通过反复的教育,小朋友掌握了各种称呼,也就会合乎情理的问候了。另外,利用欣赏学习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语言美”也是很好的一种教育方式。如通过学习诗歌《客人来了》,小朋友就知道了如何当个热情礼貌的小主人。幼儿在文学作品里学到的礼貌言行,很喜欢到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再加上我们大人处处做好模范作用,小朋友也就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会了礼貌待人。
  总之,我们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多形式地进行教育,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其他文献
应用准直器的调强有两种基本实现方式,根据在射线照射时叶片是否可以运动,可以分为静态调强方式和动态调强方式。1999年戴建荣和胡逸民提出了利用独立准直器实施静态调强的方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圆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垂径定理是圆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定理,它对线段的计算、证明线段相等、弧相等等问题提供了十分简便的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猜想—证明”的教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利用圆的轴对称性,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上节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陶行知说:“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在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  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以完成美术基本技能目标为前提,间而培养学生自由想象创造的空间与表现的能力,课堂教法的成败直接影响了本次教学活动是否成功、有效。正确的40分钟一节的美术课中,除了老师浓缩成非常精练高效15-20分钟左右的教学后,留给学生作业的时间通常15-20分钟左右,占了整节课
一、基本信息  课题负责人:鄢建红  如今世界是经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使学生长大后能够适应这个社会,不被淘汰、如何使他们成为多功能型人才,是现代教师(特别是我们乡村教师)教学中急待钻研的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