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适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什么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关于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几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师 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71-02
  1、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以自身的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完善和提高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训,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的过程。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师的地位和工作建议》中就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只是和特别的技术。”[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地理教师以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在教师教育机制下通过不断学习、反思使自己的专业技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
  2、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1学历结构未达到标准
  学历状况直接影响到了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地理教师的学历结构,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地理教师学历结构还远未达到国家要求。在二十世纪末我国部分地区曾取消高考中的地理课目,所以严重影响了我国地理教师的数量,是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地理教师资源相对紧张的状况,地理教师的质量也未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我国地理教学的质量,有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2.2新课程实施有形无质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具体课程目标上要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在课程实施上,改变传统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更加讲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然而在实际中,尤其是一些老教师难以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在对地理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又未能让教师真正领悟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使教师一知半解,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形式而无内涵,并未起到预想的效果,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且影响了教学质量。
  3、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1 地理教师自身应树立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观念是内因,是提高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有了这样的专业发展意识,并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强化,就会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寻求可能的突破,就有一种不断寻求成长的紧迫感,不断寻找成长的机会,创造发展的机会,进而找到努力的方向。首先要认识自我以及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考虑所处学校的教学设施等各类教学资源,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规划。然后要审视发展机会,确定发展目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要做好准备寻找机会,制定行动策略,并按计划逐步执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3.2地理教师应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等进行理性化审视、分析和反省,并用文字进行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的一种专业化认同内化的过程 [2]。反思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核心能力,新课改也要求教师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成为反思性教师,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去发现问题,进行反思。对成功之处的反思,对失败的反思,对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的反思,可以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并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进行创新,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3.3地理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的改革和开发
  新课改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地理教师在课程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教师长期的实践经验、内在的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对课程的改革和重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资格更有能力去参与课程的改革与开发。它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教材的结构内容,领悟其真谛,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校本课程也是新课改所鼓励的一种课程开发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课程开发理念、途径与策略,地理教师依据当地学生的实际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使地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
  3.4地理教师的培训
  3.4.1加强改革师范教育
  各类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发展师范教育,加强对师范院校的管理,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首先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性措施,鼓励和吸引大批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同时,要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紧密联系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使未来教师能获得相应的地理专业教育,尤其是要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更好的胜任地理教师的职责。
  3.4.3加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中外教育专家和学校所认同的有效的在职培训方法,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的方式。这种培训是由学校发起并组织实施,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简言之,校本培训就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培训 [3]。对于地理教师而言,能够走出学校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己的机会很少,那么校本培训就成为了地理教师专业提升的主要途径。可以帮助地理教师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多媒体教学技术,地理专业新进展,全面迅速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蔡晓,胡良民.面向信息化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J].地理教育,2008(6).
  [2]张世明.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J].教书育人,2013(3).
  [3]付贺梅.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中任职学校的促进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作者简介:
  申晋(1990-3-2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理教学教法研究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幼儿教育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珍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幼儿在绿色、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将对孩子们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向往大自然是幼儿本能  儿童一出生还是一张白纸,就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他(她)们与大自然有着一种天然的情份,特别喜欢大自然、眷恋大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园林工程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了出来,并且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施工设计是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园林功能是否可以顺
【摘 要】科学本质教育成为基础理科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不容乐观,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是影响科学本质教育的主要因素。加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本质教育,要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科学本质教育意义重大,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科学本质 科学本质教育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2016年高考,广东省考生语文试卷改用全国卷,那么古诗词鉴赏的复习就变成了重中之重。在古诗词鉴赏当中,常常见到部分教师把古诗词鉴赏支离破碎地进行复习,给学生一种生搬硬造之感,复习成效甚低。笔者认为,古诗词鉴赏复习方法众多,但最应该注重朗读,只有朗读才能品出古诗词文意及情感,古诗词鉴赏应该从朗读开始。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 应对策略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新形势下,高校扩招、高校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给高校教学环境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尤其是现在高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的,较之以往,学生的特点有了新的体现。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新生辅导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生活氛围是每个新生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辅导员 高职教育 沟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园林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园林景观应该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所处的地域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融入地域性文化,从而彰显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