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硬笔楷书笔画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gu77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字教学是书法艺术的基础,线条即笔画,是构成一个汉字的最小单位,是书法美的起源。同样,硬笔楷书要写得美,首先就要做到构成字的笔画是美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书法时,千万不要小看笔画,书法美正是从这里起步的。如何让学生学好楷书笔画呢?这是笔者在硬笔楷书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 形象比拟——调动学生笔画训练的内驱力
  常言说得好“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学生从心里真正认识到笔画训练的重要性,才能从态度上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白:要想练好字,只有打牢基础才能获得大的进步,才能写出合乎规范的字,才能写出具有艺术美感的书法。
  在书法课上,笔者会选择播放一些关于豆腐渣工程的新闻报道……频繁的事故报道不仅使国家的巨额资金瞬间化为乌有,更可怜的是剥夺了多少无辜者的生命。让学生明白豆腐渣工程的根源在于基础不实的工程经不起推敲,最终换来的是劳命伤财的下场。学书法就如同造房子建大桥,笔画就是那基础材料砖瓦、钢筋和水泥。
  在书法课上,笔者经常会增加一些古代书法碑帖的欣赏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线条的魅力。在书法家笔下,这些线条有的重如崩石,有的轻如飞花,有的刚如凿铁,有的捷如闪电,有的柔如嫩芽,千姿百态,各显其妙。在书法艺术中,书法家丰富的情感也是通过线条实现的,书法家笔下千变万化的线条是书法家内心世界的表露。形象比拟既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好笔画的重要性,又能激起他们的写字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二、趣味训练——提高笔画书写水平的有效途径
  科学合理的趣味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笔画教学中,笔者通过图解法、儿歌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的趣味训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图解法
  图解法是物理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方法和工具之一,它的应用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在笔画教学中运用图解法,能使运笔过程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便于理解,易于记忆。学生看着运笔图,一边说运笔口诀,一边书空,又写又读,很感兴趣。书空比写在纸上经济又省时,而且可以立即发现孩子运笔方向的错误,便于指导和纠正。 有时我也叫学生用指头在桌子上写笔画,称之为“书桌”;用指头在手心上写笔画,称之为“书手”,尤其是当老师的手指在学生的手心上范写时,更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用笔的轻重力度。“书空”、“书桌”、“书手”克服了传统教学中让学生埋着头写,学生容易厌倦的心理,又能让笔画的形状、运笔过程烂熟于心。
  (二)儿歌法
  对于儿童来说,没有比儿歌更琅琅上口、易于记忆的语言形式了。所谓儿歌法就是在笔画教学过程中将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让学生结合笔画运笔动作的表演,较快地掌握每个笔画的书写要领以及笔画的形态。
  如教学长横时,要求学生站立,口念“起笔轻按右上行,收笔重顿左回锋。”的顺口溜,语调要随着用笔的快慢、轻重时而急、时而缓、时而低、时而高,同时右手书空。长横的起笔、行笔、收笔步骤,长横的运笔角度与力度清晰可见。
  我还给每个基本笔画配上了节奏,如悬针竖“停停走——跑”(起笔两个“停停”表示用笔稍重慢一些,行笔“走”和“——”表示用笔稍快并且长一点,收笔“跑”表示出锋要快。);又如斜捺“走——停停跑”,学生非常有兴趣,学得又快又好。在教学复合笔画时,学生已能自编自演了。
  学完基本笔画后,我还编写了《笔画歌》:写字时,心要静;人坐正,脚放平。仔细看,认真临;粗者重,细者轻。横微斜,竖挺直;撇有锋,捺有脚;左右点,尖尖头;写折画,不忘顿;竖钩直,弯钩弯,出钩前,重重顿,出锋快,尖又尖。认真练,功夫到;笔画美,字才好。
  学生会读会背儿歌的时候,他们已经掌握了写好楷书基本笔画的诀窍。在一段时间的练习实践后,大部分学生已经会正确地书写基本笔画了,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也在不断地进步中。
  (三)游戏法
  游戏教学能引起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我经常采用的游戏形式有变魔术、画图等。
  1.变魔术
  汉字的笔画,细细分析一下,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如竖弯( )、横折弯( )、竖弯钩( )和横折弯钩( )写法上融会贯通。教学时,老师可以和学生玩个“变魔术”的游戏。先在黑板上写一个竖弯,问学生:写竖弯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一定会说竖弯的转折处是圆转,老师在竖弯的转折处画个“○”( )然后,老师告诉学生,接下来要变个魔术,同学们仔细看,它会变成什么?老师在竖弯上加个横变成了横折弯,加个钩变成了竖弯钩;同时加上横和钩就变成横折弯钩。这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四个笔画是相通的,加一笔就变成了另外的样子,也明白了写这四个笔画的时候,转折处都要圆转。
  2.画笔画图
  俗话说“熟能生巧”,笔画要写得好就要花时间反复练,然而,单纯的笔画练习又是一件多么枯燥的事,要是不加进一点调味品,学生会更觉厌烦辛苦,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学生书写兴趣的丧失。
  画笔画图能让枯燥机械的笔画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是一种很好的趣味练习法。如“点”的练习:滴答滴答,下雨啦,小雨点下不停(见图1垂点);呼呼呼,刮风啦,小雨点飘向左(见图2左点),小雨点飘向右(见图3右点);小雨点儿,真调皮,翻个跟头向上跑(挑点)。又如“弯钩”的练习:弯钩就像鱼的鳞,一片一片排整齐;“竖弯钩”的练习:一只白鹅水上游,两只白鹅水上游,三只白鹅……只要老师们多动动脑筋,这样的图形还可以想出很多很多。这种练习方法学生非常喜欢,顺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在玩中得知、乐中求真。
  三、拓展练习——触发学生的书写灵性
  硬笔楷书的笔画一般包括八个基本笔画和二十个复合笔画。学生在练习摹写了一段时间后,笔画练习应有一个上升阶段。我就尝试着让学生对同一笔画的起笔进行轻重的变化、行笔进行粗细曲直的变化、收笔进行回锋与出锋的变化,对同一笔画的长短、正斜进行变化。
  课例片段:
  师:(板书垂露竖与悬针竖)小朋友,比一比这两种竖有什么不同?
  生:收笔不同,垂露竖的收笔要顿一顿轻回锋是圆的,悬针竖的收笔是尖尖的,出锋要快。
  师:你说得真棒!因为收笔时有轻重快慢的变化,“竖”家族就有了两个成员。今天,我们给“竖”家族再增添几个成员好吗?
  生:好!
  生:我给垂露竖装个尖尖的头!
  师:你真行!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就叫“尖头垂露竖”。
  生:我也会变,我给垂露竖的行笔变细一点,叫“中细垂露竖”。
  生:我也来变一个,让悬针竖行笔时先细再粗,就叫“中细悬针竖”。
  生:垂露竖变短,叫“短竖”。
  另一生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变得不长不短叫“中竖”。
  课堂上小手如林,答案也越说越短:还有“中悬针竖”、“斜竖”、“尖头斜竖”……
  以上的教学片断在涵盖基础笔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拓展与创新,既实现了书法教学的基础性,又较好地凸现了发展性原则。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书法、热爱书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地释放,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灵性飞扬,领略书法的神奇和美妙。
  (宁波市奉化居敬小学 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傅建文 国画《一寸秋波》 教研师训中心
期刊
庆元县江滨小学座落在“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浙江庆元城西,背靠石龙山,面对松源河,西接交通要道,东邻重庆公园,是一所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学校。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校风优良、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环境和谐”的办学目标,提出了“以桥寓德,以书启智”的办学理念,倾力打造了廊桥文化与书法艺术教育两大“特色品牌”。廊桥文化与书法艺术教育享誉省内外,赢得了领导的称赞、同仁的认可和家长、师生的普遍欢迎。省市县
期刊
一、幼师生书法兴趣的表现特征  书法兴趣,是个体对书写产生的一种认识倾向。通过对幼师生书法教学实践,发现幼师生在书法兴趣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1.兴趣的指向性:幼师生的各种兴趣指向什么,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对颜体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柳体或欧体接受较快,有的则追求赵体的秀丽潇洒,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有一个中心的兴趣。  2.兴趣的稳定性:有的幼师生对书法只有暂时的兴趣,
期刊
单国平?《紫云》  杭州市萧山区党山镇中
期刊
教学目标  1、了解提手旁及其相关汉字的形态,写好“打、拉”,写得规范、端正、整洁,提高铅笔字的书写技能;  2、激发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我国悠久的书法文化。  教学重点  体悟带提手旁字的基本写法。  设计理念  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版新课标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写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
期刊
摘 要:江浙一带地灵人杰,诗书画才情所形成的文人特质、美学思想、审美习惯等汇成千百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把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适当通过多方位、分层次教学而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将给色彩教学实践带来全新启示。  关键词:文人式 色彩观 教学探究  一、文人式的色彩观  中国传统文人式的审美观,崇尚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充满着文人思想,表达题材内容格调高雅,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重视文彩修养和画中
期刊
摘 要: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的精美让人赞叹不已。但是我们的教师在辅导小学生剪纸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入门容易创作难,单个作品容易复杂难的障碍。特别是在剪纸主题创作中,技法的使用,创作题材的选择常常困扰着我们的教师。本文将从工具的使用、辅导策略的实施、创作题材的选择、装裱形式的展现四个方面阐述小学剪纸主题创作的辅导策略,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小学剪纸创作的辅导策略。  关键词:
期刊
金松?JIN SONG  1958年10月出生于温州市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画人物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  1984年?《新生》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人物下卷(人民美术出版社)刊《中国工笔画1900-1997》上卷(湖南美术出版社)  1987年?《生之曲·傅雷与傅聪》
期刊
李刚田 1946年3月生,河南洛阳人。汉族。号仓叟。多次被聘为全国重要书法篆刻活动的评审委员,书法篆刻作品及论文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的专业活动并获多种奖项。出版专业著作30余种。为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  前些日去参加了一个较为高端的文艺评奖,评奖面涉及到十几个文艺
期刊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