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脂肪酶菌株C7828-5的筛选、鉴定以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来源 :工业微生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花生油为唯一碳源,从海口市各地被油脂污染土样中分离筛选出1株中温碱性脂肪酶菌株C7828—5。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该菌所产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8.0。优化了菌株的产酶条件,最适产酶培养基(dL)为:蔗糖5、牛肉膏20、(NH4)2SO41、MgSO4·7H200.5、CaCl20.5,聚乙烯醇花生油乳化液120mL,发酵72h,获得高达8.08U/mL的脂肪酶表达量。
其他文献
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是一个严密调控的过程。自身耐受的基本机制是清除胸腺中的自身反应性细胞(克隆清除)。但是,自身反应性克隆可能逃脱胸腺选择进入外周。外周耐受的维持
免疫刺激序列(CpGDNA)是近年来发现的能强烈诱导Th1免疫活性的DNA序列。本实验拟观察CpGDNA对大鼠变应性鼻炎形成的干扰作用,报告如下。
对米曲霉原始发酵液中耐热木聚糖酶进行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利用甘蔗渣为碳源培养米曲霉,通过超滤和阴离子交换柱两步纯化得到木聚糖酶XynH1,分子量35.402kDa,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和S
为提高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KM71/pPIC9K-bgt)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在摇瓶条件下对重组P.pastoris产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过程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的条件:生长阶段甘油浓度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