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实证分析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wsx0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对资源承载力测算普遍采用加权线性和模型,其弊端在于通过经验赋权产生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影响了测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样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虽然避免了权重的使用,但是仅适合资源相对均衡的区域,对资源禀赋不均衡区域的测算误差较大;基于此对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几种模型的比较提出了分阶段层次分析模型,并利用新模型,以全国为理想状态参考区,对新疆1978-2011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疆处于人口富余,经济发展不足阶段。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改进;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刘慧龙(1980-),男,河南长垣县人,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24;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6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40-04
  引言
  当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研究时,加强了中长时间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规律,但是目前对相对资源承载力测算方法尚不成熟,多数文献采用的是加权线性和法,李泽红等(2008)以湖北省为例,通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线性加权和的方法研究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孙卫青(2007)对土地资源和经济资源利用线性加权和的方法研究了兵团资源承载力。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因为权重值是通过经验赋值,由于主观的因素影响导致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为了避免权重的应用,李泽红等(2008)提出了构建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这样有效地避免了权重的使用,但是该方法忽视了不同类型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了模型的科学性;吴荷青(2009)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新疆自然资源与人口发展的互动关系,此种方法是将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确定权重,比单一使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较为准确。但是,作者认为对于时间序列的指标体系,赋予的权重同样也是动态过程,要结合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影响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形成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主客观的干扰因素。因此,作者提出了分阶段层次分析模型。
  一、指标体系设计及权重方法
  (一)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选取以下指标作为研究工具。自然资源主要选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本文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代表土地资源总量指标;以水资源总量代表水资源量;以一次能源生产量(统一换算成标准煤)代表能源资源量;经济资源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研究对象;社会资源选取年末人口总数作为研究对象。
  (二)计算模型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包括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两个计算模型。其中,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又包括相对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两个部分。
  1、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
  (1)相对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64.tif>(1)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65.tif>(2)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66.tif>(3)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67.tif>(4)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68.tif>(5)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69.tif>(6)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70.tif>(7)
  在(1)-(7)式中,Cnp(t)为第t年相对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Cnpl(t)为第t年相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Cnpw(t)为第t年相对水资源人口承载力;Cnpe(t)为第t年相对能源资源人口承载力;Ipl(t)为第t年相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指数;Ipw(t)为第t年相对水资源人口承载指数;Ipe(t)为第t年相对能源资源人口承载指数;Qw(t)、Ql(t)和Qe(t)分别表示第t年研究区的水资源总量、土地资源总量和能源资源总量;P0(t)为第t年参照区人口数量;Ql0(t)为第t年参照区土地资源总量;Qw0(t)为第t年参照区土地资源总量;Qe0(t)为第t年参照区能源资源总量;Wl(t)、Ww(t)和We(t)分别表示第t年相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承载力和能源资源的权重。
  (2)相对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72.tif> (8)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71.tif> (9)
  在(8)、(9)式中,Cecp(t)表示第t年相对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Ipec(t)为第t年经济资源人口承载指数;Qec(t)为第t年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Qec0(t)为第t年参照区国内生产总值。
  (3)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73.tif>](10)   式(10)中,Csp(t)表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Wn(t)和Wec(t)分别为第t年相对自然资源和相对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权重;考虑经济发展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里设定<\\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74.tif>。
  2、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57.tif>(11)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58.tif>(12)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59.tif>(13)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60.tif>(14)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61.tif>(15)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62.tif>(16)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63.tif>(17)
  在(11)-(17)式中,Csg(t)表示第t年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Cgl(t)、Cgw(t)和Cge(t)分别为第t年相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和能源资源经济承载力;Igl(t)、Igw(t)和Ige(t)分别为第t年相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和能源资源经济承载指数;其他参数含义同上。当Wl(t)、Ww(t)和We(t)每一个时点t取常数时,公式(1)-(17)则变为传统计算模型。
  (三)几种确定权重的方法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所谓主观赋权法就是人为地凭经验确定权重,如德尔菲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AHP法)等;客观赋权法则依据评价对象各指标数据,按照某个计算准则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如主成分分析法,几何平均法等。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专家经验统计判断法,是一种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方法。层次分析法主要是由相关专家填写1-9度判断矩阵,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到满足归一化条件的各层权重。层次分析法能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概率估算,充分发挥信息反馈和信息控制的作用,使分散的评价意见逐渐收敛,最后集中在协调一致的评价结果上。计算步骤如下:
  (1)构造判断矩阵。以A表示目标,ui、uj(i,j=1,2,L,n)表示因素。uij表示ui对u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并由uij组成A-U判断矩阵P:
  (2)计算重要性排序。根据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λmaxW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方程如下:
  PW=λmaxW(18)
  所求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权重分配。
  (3)一致性检验。以上得到的权重分配是否合理,还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使用公式:
  CR=CI/RI(19)
  式中,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它由下式给出:
  CI=(λmax-n)/(n-1)(20)
  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1-9阶的判断矩阵的RI值参见表1。
  表1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值
  当判断矩阵P的CR<0.1时或λmax=n,CI=0时,认为P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调整P中的元素以使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几何加权法。
  几何加权法是根据客观数据确定权重的一种方法。
  假定<\\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77.tif>,其中<\\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78.tif>是构成A的元素,<\\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79.tif>对应<\\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80.tif>的权重系数,如果用加权线性和法,需要确定<\\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79.tif>的值,用几何加权法不用考虑确定<\\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79.tif>的值,即<\\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83.tif>。几何加权法和线性加权法(等权重)关系为<\\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84.tif>,当且仅当<\\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85.tif>时,存在<\\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87.tif>成立。下面讨论几何加权法和加权线性和法(不等权重)关系。不妨设三个指标<\\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86.tif>,对应的权重为<\\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88.tif>且<\\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88.tif>;<\\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89.tif>令<\\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90.tif>,且<\\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91.tif>,解得<\\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92.tif>,由于<\\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93.tif>,所以<\\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94.tif>,解得<\\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95.tif>;令<\\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96.tif>,且<\\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97.tif>,则<\\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98.tif>,<\\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99.tif>;对于几何加权和不等权重的线性加权相等解空间<\\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101.tif>,<\\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102.tif>,如果增加ω1的值几何加权法计算数值小于线性加权法的数值,反之则有几何加权法计算数值大于线性加权法的数值。因此,几何加权法与线性加权法在各个指标数值较为均等且重要程度无差异情况时计算的数值接近,否则差异较大;可以得到几何加权法在每一种资源承载力较为均衡的区域优于加权线性和法。   本文通过加权线性和法、层次分析法、几何加权法三种方法对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适合区域实际情况的确定权重的方法。
  二、实证分析
  目前对新疆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单一因素的研究,本文选择以新疆为研究区,以全国为参考区,将新疆资源承载力从自然资源扩大到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复合系统承载力,更全面的反应出新疆动态的相对资源承载状态。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按照模型,必要的数据包括:全国和新疆人口数量、GDP、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水资源总量和能源生产总量5个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全国的人口数量、GDP、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水资源总量和能源生产总量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新疆的人口数量、GDP、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水资源总量和能源生产总量数据均来自于《新疆统计年鉴》;由于研究目的在于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实际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比较,而不是趋势预测,所以GDP取当年价。本文只对全国和新疆1978-2011年中25年的数据进行研究,由于1979、1981-1984、1986-1989能源生产总量数据不全,故不进行研究。利用公式(2)-(9)和公式(12)-(17)计算出中间参数值。
  (二)不同权重方法的结果分析
  利用以上计算结果数据,通过公式(1)、(10)和(11)不变权重(即t为常数),利用经验权重赋值法(Wl=0.5、 Ww=0.3和We=0.2)、几何权重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变化曲线(图1、图2)。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新疆相对资源人口和GDP承载力几何加权法最高、层次分析法最低、加权线性和法处于两者之间。从图3中表明新疆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之间是非均衡的,这是因为:新疆虽然占国土面积的1/6,但是大部分土地为沙漠和戈壁沙滩,可用于耕种的面积少;由于特殊地形地貌,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位高、水质差、地表水来自雪山融水;此外,新疆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位居全国前列;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能源需求剧增,出现三种资源不均衡的发展,因此几何加权法确定权重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新疆的现实情况。经验赋值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忽略了经济不断发展能源资源的承载力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层次分析法虽然仍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通过综合多数专家经验填写1-9度判断矩阵能够有效避免因为个人的主观判断引起的误差。故本文认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是较为合理的,但是对于时间序列指标,要充分考虑到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指标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本文提出对时间序列确定权重要结合社会经济状况分阶段确定不同的权重值。从图3中,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相对变化较小,能源生产总量相对变化较大,因此,从能源总量确定出三个发展阶段。
  图1 不同确定权重方法新疆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
  图2 不同确定权重方法新疆相对资源GDP承载力
  图3 新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水资源和能源生产总量
  第一个阶段(1978-1995),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地区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工业的发展潜力未被激活,新疆地区整体发展相对滞后,所以土地资源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第二个阶段(1996-2000),到1996年以后,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东部沿海产业发展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新疆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到1997年GDP突破一千亿元,能源消耗量迅速攀升,在这个阶段经济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第三个阶段(2001-2011),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全国19个省(区)的对口支援,新疆吸引了更多资本用于发展经济,同时新疆依靠广阔的耕地优势,积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渐实现机械化,将更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经济中,在这个阶段经济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分阶段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首先,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邀请相关专家填写1-9度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8\1308107.tif>
  其次,根据确定的判断矩阵,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出每一个阶段权向量,如表3所示。在表1中,当n=3时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6,由于表3中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所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符合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可以通过权向量作为权重来计算综合资源承载力。
  最后,运用全国和新疆数据通过公式(1)-(17)计算出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如图4和图5所示。从图4和图5中,几种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相对承载力数值的总体趋势一致,分阶段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曲线在1996年以前与经验赋值法得到的曲线出现了部分重合,1996后前者的曲线明显高于后者,表明了1996年后,经济的迅速增长人口承载力的显著增强,而对于几何加权法得到曲线在1990年以后,仅仅从数据本身的特性上确定权重,脱离了新疆发展不均衡的真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高估了相对资源承载力;全阶段层次分析法在1990年以前基本反映出了相对资源承载能力,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不同资源之间承载能力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运用不变的权重衡量资源的承载能力,最终导致低估了资源的承载能力。
  从图4和图5中可以表明新疆1978-2011年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缓慢的爬升,相对资源GDP的承载力呈现出“J”型增长曲线。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四种确定权重方法比较分析,认为几何加权法确定权重更适合各种资源发展均衡的区域。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时间序列指标确定权重时,要结合某个特定区域具体发展过程分阶段根据指标重要程度的变化情况赋予权重值。
  本文采用分阶段层次分析法对新疆相对资源相对承载力实证分析得到新疆处于人口与GDP承载力双重富余的状态。采用分阶段层次分析法确定分阶段指标权重时,同时不可避免地因划分阶段存在的主观因素,层次分析法同样是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这就增大了结果的误差。此外,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对人口承载力的贡献权重如何确定也值得商榷。如果确定了合理的权重值,将公式(10)和(11)通过适当模型预测未来几年相对资源承载状态,对社会经济发展将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建飞.兵团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0,(12):41-45.
  [2] 常建娥、蒋太立.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01):153-156.
  [3] 景跃军.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4):104-110.
  [4] 李泽红等.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8,(09):1336-1342.
  [5] 肖峻等.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权重求解方法初探[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11):1597-1600.
  [6] 谢高地等.中国水资源对发展的承载能力研究[J].资源科学,2005,(04):2-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借助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探讨集聚、扩散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首先分析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其次是借助于核心边缘理论来分析城市的形成、经济空间和等级体系的变化;再次得出以下结论:城市的形成源于集聚经济;城市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是靠集聚力和分散力的博弈运动推动;产业集聚有利于核心城市的发展,通过扩散形成次核心城市进而去影响城市的层级结构;最后做出述评。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集聚扩
期刊
《战地2042》不少现实中尚未出现的科幻兵器将在游戏中登场建筑物不再只是背景墙,玩家可以利用装备从高空飞翔而下极端天气系统的引入更增添了战场的变数  EA年货  大作云集的年底自然少不了EA的身影。除了例行的足球、橄榄球等体育游戏新作之外,今年还有一部《战地》系列的新作。《战地2042》并非是《战地》系列的正传续作,而是以2006年发售的《战地2142》为世界观的前传作品。本作没有设计单人剧情,注
期刊
了解漫画创作  漫画的核心在于故事精彩不精彩、角色有没有魅力。图画作为一种载体,是表达故事的手段和工具,所以即便你的画功不高,也完全不影响创作(图1)。当然,画面越精美的作品,观感和阅读体验会更好,更容易引起新读者的关注,另外也可以更准确全面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网络连载现在是很多作者选择的传播形式,规则一般都是先发布一定数量的免费章节供读者试读,待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及条件后可以与平台签约,上架部分
期刊
①机械键盘才是“老古董”  键盘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来输入文字,所以就需要具备能够满足各国语言输入需求的设计,以常见的键盘来说,是以英文QWERTY键盘配制为基础设计的。这种键盘的名称来源,是因为QWERTY是键盘字母区左上方第一行的前6个字母(图2),这种键盘是由克里斯多福·萧尔斯(Christopher Sholes)设计,会这样安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还在使用打字机的1870年代,为了要把常用的
期刊
摘 要:随着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以及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不断升温,针对降低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出台环境管制政策已十分必要。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设计了三项管制政策,即对火电、钢铁、石化企业制定新的减排政策,重点大力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治理汽车尾气,改善交通状况以及城区内加强道路绿化,城区外围规划长期稳定不变的绿化带。同时对管制政策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为政府采
期刊
摘 要:在推进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生产率分解法可能缺乏的全面性,综合考虑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政府支出等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运用1978-2011年的数据,估算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各变量之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25%。应继续挖掘农村劳动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银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在2006年后,外资银行在中国普遍进入了法人银行转制和管理层本土化进程,开始出现了错综复杂的人力资源问题,其中突出地表现为人力资本的高离职率。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北京地区某外资银行为例,对高离职率的现象和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资银
期刊
摘要:本文就工程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电力行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应设立“电力工程建设管理”的专业方向,并应设置相应的课程。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专业方向;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沈艳丽(1969-),女,沈阳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工程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为了解长春城市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认知度、支付意愿及对政府监管工作的态度,本文对长春市196位城市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长春市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不高,有关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
期刊
摘 要:作为助推当代华南侨乡社会变迁的一种新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出国新移民潮的影响日益突显。就此而言,福建省福州市的考察情况表明,海外新移民潮的兴起和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存在若干问题。分析这些影响并进行相关对策思考以便趋利避害已成为福州乃至整个华南新移民侨乡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必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海外新移民;侨乡;社会发展;福州  作者简介:孟庆梓(1975-),男,河北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