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能否“拆除福利国家”?r——基于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论争

来源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社会福利措施,以此来缓解资本主义的系统矛盾和阶级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福利国家似乎实现了某种资本—国家—社会的平衡,这让人们一度开始怀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当代是否仍然有效.但是,随着19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福利国家逐渐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基于这一事实,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新自由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会抑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而主张“拆除福利国家”;马克思主义深刻剖析了福利国家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但它并不因此主张福利国家能够任意被“拆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福利国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甚至其自身会成为资本主义所谓的负担和“毒瘤”,但它又是当代资本主义不可逆转的、不可拆除的装置,即“尽管资本主义不能与福利国家共存,然而资本主义不能没有福利国家”.
其他文献
积极推进“两新”领域团建工作,是着力扩大基层团组织有效覆盖面、提升团的组织力的必然要求.相比于传统领域团员,“两新”领域团员的生产生活、聚集分布状况呈现新变化,团员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得以实行的社会根基,在本质层面上指涉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与互鉴.作为文明核心要素的宗教,推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沿线国家文明的交融互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的优势,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实质包括制度和治理两大核心内涵,指出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化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通过梳理我国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提出与演进的过程,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以此为基础探寻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转化路径。
选择性执法的治理首先要界定概念,将其和行政裁量区分开来,然后进行归类。选择性执法可分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才是治理的对象。不合理的选择性执法进一步分为授益型和侵害型。对于授益型的,应当采用政治途径进行治理,可建立人大监察专员制度;对于侵害型的,应当将其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法院有权撤销这种不合理的执法行为。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早期实践与概念提出阶段,奠基阶段,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全面展开阶段,规范化和体系化阶段。建党100年来,党内法规建设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不仅在实践中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在思想理论上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党内法规的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创新,党内法规的体系化和规范化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党内法规建设必须与依法治国相衔接,依规治党必须和依法治国一体推进。
共青团档案工作是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团机关档案工作是提高团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保证.新时代的档案工作要求和实际,丰富了共青团档案工作的概念,呈现新时代特征.然
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前后的服务业发展数据,从服务业发展规模和发展结构双重视角出发,构建PSM-DID模型,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带
港英政府十分重视利用学校教育维护其长远的殖民统治。殖民教育的特点是立足于保持香港国际转口贸易港的地位、对中国的“疏离教育”和对英国的“子民教育”。20世纪70年代之前港英政府奉行的是一种教育去政治化的策略;1984年后学校教育逐步转向积极的政治社会化。香港同胞的政治文化认同体现为鲜明的本地性、模糊的“泛华人”性、功利的世界性。殖民教育导致香港同胞中国国家认同严重弱化,对于香港回归后的政治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负面影响,须从政治、教育、文化、宣传、融合发展等方面予以矫治。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工作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下,地方政府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要求承接购买服务的社工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是非常“宽泛化”的,而且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对评估结果的应用中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只有将专业社工机构从繁重的非专业工作任务中解脱出来,同时优化服务绩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才能促进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
在系统化、整体化和协同化的育人格局中,高校辅导员应成为凝结多个育人主体的纽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转变为“三全育人”体系的协同者、开拓者和整合者.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