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恩怨“宅急送”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曾经携手创业,用15年时间将宅急送打造成国内民营物流业巨头的陈氏兄弟,却在不久前分道扬镳。是兄弟翻脸?还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选择背后,一个充满波折的家族恩怨故事浮出水面。
  
  盘根错节的家族企业
  
  像其他家族企业一样,宅急送表面风光的背后有着人事和业务方面难以对外人言的纠葛。
  宅急送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姐姐一人,兄弟三人。二哥陈东升是泰康人寿的发起和创立者,还一手创办了嘉德拍卖,三弟陈平创办了宅急送,大哥陈显宝和姐姐等家族里的人都在宅急送帮忙,这个组合在外界看来显然十分和谐并且高效。
  2007年是一个到处都充满着欲望和野心的年份。这一年,宅急送营业额达到13个亿,而铁道部下属的中铁快运营业额仅8个亿,民航快运6个亿,合资公司大通7个亿。宅急送成为这个行业里名副其实的老大。
  伴随着自信的,往往也有自负。2007年初,陈平开始在宅急送推行由“项目物流”到“小件物流”的战略转型。后者其实是他15年前在日本留学时已经确立的企业梦想,当年从日本回到中国,留学经验让陈平始终醉心于百姓生意的小件物流,他想模仿日本“宅急便”做“门对门”的同城快运;而多年研究大公司战略的陈东升则坚信对公司客户的项目物流更有前景。创业方向上的冲突,在最开始就已埋下。
  兄弟情结使他们在这个方向性问题上一直以来相互妥协,相互迁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宅急送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陈平作为创始人在各种场合抛头露面宣扬他的小件快递梦想,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宅急送在这一块却一直力不从心,业务主体仍是项目物流。
  但在2007年初,陈平意识到他渴望以久的市场已经成熟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兴起使B2C(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领域的物流业务迅速崛起,作为这个产业中积蓄时间最久、最有经验的领袖企业,他怎么能忍受自己错失这一时机呢?
  恰恰此时,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找上门来。在过去两年,华平的投资面十分广泛,但原则却十分明确:只投资那些在行业里已经获得强势产业地位的企业。几次接触后,华平投资答应向宅急送投资3亿元人民币。资本带来的信心使陈平原本跃跃欲试的心变得更像是脱缰的野马。陈平开始在宅急送推行由“项目物流”到“小件物流”的战略转型。
  对于宅急送来说,这是一次大胆的、野心勃勃的尝试。短短半年时间,宅急送在全国建网点近3000个,新增300辆地面物流班车,新包租航空线路200多条,新招小件操作人员6000多名。这种速度确实很疯狂。在完成这一轮的战略调整后,2007年宅急送人数为9000多,到了2008年9月,员工总数已达21000多人。这是一次不计成本的高速扩张,它像浪潮一样席卷了宅急送的每个角落,力度和决心远远大过宅急送的任何一次改革。
  当陈平感觉到离梦想越来越近时,形势陡转急变。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当中国商界尚隔岸观火时,投资公司已经确切感受到了全球同此凉热。迟迟未到账的华平投资在犹犹豫豫中终于宣告放弃投资。
  当这个一度在陈平背后最有力的推手突然撤出时,宅急送的战略转型已势成骑虎:在过去的两年里,为了搭建小件物流基础,宅急送先后投资了近2亿元人民币,这些重金铺出去的网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此时,雪上加霜的是,随着金融危机在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张,宅急送一直试图完成的上市计划已几近搁浅。
  转型战略完全打乱了宅急送过往的发展节奏,2008年其营业收入仅比2007年增加7%,远远低于过去十几年一直保持的40%以上的增幅。
  叫停还是继续?在这种由商量、公开质疑到公开反对的升级过程中,陈氏兄弟在公司方向上形成的矛盾已经陷入僵局。董事长主张叫停,CEO坚持继续,董事会的争吵让整个宅急送进入了更加危险的局面。
  
  50岁再创业
  
  2008年12月的一天,思考良久的陈平出现在了泰康大厦陈东升的办公室里。陈东升有些惊讶,此前,他已经为此做了很多种假设,比如他们会再次为改革问题争论,或者在匡扶新政问题上如何再度博弈,但事情发展完全不在这些预料之中。
  弟弟走进办公室时,话简单而直接:“我想自己创业。”而这位城府极深的哥哥,停顿了一下,不动声色地说道:“兄弟之间分分合合在所难免,你先做吧,做好了以后说不定我们俩又合一块了。”过去几个月里他们不断发生的争吵,似乎一下子变得久远模糊起来了,一改往日兄弟间的火药味儿,在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他们谈得很愉快。他们都认为,两个人之中退出一个人,至少对于宅急送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这些不是陈平今天走进这间办公室的主旨,他要创业了,问题是资金从哪儿来?十几年来一贯坚持的低薪制使他并没有什么可观的积蓄,直到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如此严竣。他想到了出售自己手中所持的宅急送的股权,但對方会同意吗?如果同意,将以什么价格成交?这个价格应该是由对方提出,还是由自己提出?这些问题虽然之前已想了许久,但并没有什么结论。
  终于陈平主动向哥哥提出,以原始价格一元钱出售自己所持股份。就在他盘算着对方会不会主动加到1.5元时,或者与员工内部购买股权的1.6元价格相当时,哥哥陈东升迅速地回应道:“好。”
  在这个如此直接的利益冲突、利益抉择面前,对方如此迅速的选择让陈平感触颇深。他突然间有些怅然若失,他们曾经拥有的某种共同的无坚不摧的力量突然间变得轻淡如水,但这种感觉在陈平的脸上转瞬即逝。不久,陈东升将购买股权的一部分资金2700万元打到了陈平的账上。
  
  没有了熟人的新鲜董事会
  
  50岁的陈平很快投入到了令他无比兴奋的再创业中去了。
  陈平为新的公司取名“星晨急便”,在这个新的公司里,陈平占据了51%的股份,担任公司董事长。他拒绝了家庭股东,他将49%的股权给了与他一起创业的管理层及其他股东。
  2009年3月8日,陈平80多岁的母亲出现在新公司星晨急便的成立仪式上,给每个员工都发了红包。
  陈平说:“我挺感动的。”宅急送创办15年来,母亲没有表扬过陈平一次。“没想到我走了,母亲能这样支持我。”
  现在,陈平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是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宅急送一个老员工在星晨急便开业那天送来的,陈平认为很符合自己的现状,把它裱好后挂了起来。
  如今陈平开起董事会来,有一种很新鲜的感觉,不像以前在宅急送抬头都是亲戚朋友。股权结构是新公司走好走稳非常重要的一步,陈平深刻意识到不能再造一个家族企业了,无论是控股股东还是董事会成员的选定,都极力避开家族企业的色彩。
  这一次,他牢牢掌控着董事会,避免再次由于在董事会的弱势地位而“败走麦城”。
  摘自《商业故事》2009第21期
其他文献
美国不是偷懒工作的国度,不过搬到这里生活和工作以后,我还是很深刻地体会到,并不是只有工作狂能生存下来的。  在美国,上班的8小时确实被填得满满当当的,有时候连中午的一小时吃饭时间也成为每个人自带午餐的会议。可是下班以后,没人会叫你留下来开会,同事的喝酒小聚也不是必须参加的应酬。   一开始的时候,我特别不能适应手机的清闲工作状态。在中国,手机经常是24小时开机。  可是在美国,公司的同事们基本上不
2018年9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应邀访问新加坡,分别会见新加坡总统哈莉玛、总理李显龙、副总理张志贤、副总理尚达曼,并同张志贤共同主持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天津生态城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聯合协调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在同新方领导人会见时,韩正转达了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对哈莉玛
容颜越发苍老,际遇越发奇妙,人生越发走高……经叔平用自己的人生,谱写出一则现实版的“童梦奇缘”    他曾是英国前首相希思的座上宾,也曾与撒切尔夫人私交甚笃;他曾因对中国民营经济复苏做出了不懈推动而被誉为“当代中国商业的精神教父”,而他生命历程中的传奇故事,却全部发生在他漫长人生的最后三分之一。这个人,就是经叔平,中国最后的“红色资本家”。  其实,经叔平的早年,已有闪光之处。1934年至1939
美国著名银行家戴维·洛克菲勒3月20日在位于纽约州北部波坎蒂科山的家中去世,享年101岁。家族发言人弗雷泽·赛特尔说:戴维·洛克菲勒因心力衰竭,在熟睡中长眠。  含着“金汤匙”出生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戴维·洛克菲勒的爷爷约翰·洛克菲勒19世纪下半叶创办美孚石油公司,由此成为美国首位亿万富翁。  1915年6月12日,作为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最小的孩子,戴维·洛克菲勒在纽约曼哈顿区
流泪、打耳光、质问、嚎叫、痛哭……一些热烈的爱情也会以令人伤心的分手场面结束。现在可以避免这些不愉快的场景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如今出现了专门帮人办理分手事务的公司。  “想轻松地分手吗?我们可以代办,发电子邮件、打电话或者当面谈都行。由我们办理的分手非常简单,一直到您满意为止。”不久前,互联网上出现了这类广告。一家分手公司为了取信客户,甚至在网站广告中声明,可以签订包括服务清单在内的标准分手合同
“流浪猫”升级为“公务猫”    1989年4月的一天,一只大约一岁大的流浪猫徘徊在伦敦唐宁街10号门前,久久不愿离去,发出凄婉的哀叫,而看守大门的保卫人员怎么也驱赶不开。也许那只猫并不知道,这里可是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首相府!  难道是只间谍猫?百般警惕的安全人员凯恩里将那只小猫捉在手里,准备带进警卫室进行检查。小猫一直“喵喵”地叫个不停,在经过一处花园时,凯思里正好遇到正在散步的撒切尔夫
提起摄影家郑云峰,不少人就会联想到他另外一个名字“三江源拍摄者”,73岁的他在青海省三江源一拍就是30年。  决定去三江源拍摄的那年,郑云峰45岁,正值壮年,他手中的镜头见证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环境从被疯狂破坏到政府开始有效保护到生态逐渐好转,牧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过程。30年,15万余张图片,行程几十万公里。  “与自然友好相处不好吗”  “30年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三江源一直在变。”郑云峰说,初
左右为难  甲:“最近,我加了工资,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不告诉妻子,她会说我总不能加薪,当我是笨蛋。”  乙:“那就告诉她好了。”  甲:“你当我是笨蛋?”    美女上班  一大早我坐同事的车往公司赶,等红灯时,旁边停了一辆保时捷,开车的是个美女。同事很自信地判断说:“肯定是二奶!”  声音有点大,被美女听到了,她冲我们喊:“见过二奶这么早上班的么!”    销售与恋爱  女友对我抱怨说:“我们
(一)  他们伉俪情深,相濡以沫。  “凤翥鸾翔”,“琴瑟和鸣”,无论拿怎样美好的词语来况喻他们的相亲相爱都不为过。他们是梁凤仪和黄宜弘夫妇。  “无论多忙,只要黄宜弘有事情,我都会马上到他的身边,全力支持他。”梁凤仪曾一往情深地说,“任何情况下我都是不会离弃他的!”  还在港英政府时期,有人要对黄宜弘进行政治上的迫害,破坏他的名誉。梁凤仪坚定地对丈夫说:“我们诉诸法律。我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帮你打赢
第一次见面喊“妈妈”    第一次见到童祥苓夫妇是2005年,上海京剧院来南京演出《林海雪原》。因为患了眼疾,张南云几乎双目失明,童祥苓陪着她,寸步不离。  童祥苓和张南云是同年同月生的一对“金童玉女”,虽然如今有着秤不离砣的默契,当年却绝对是“包办婚姻”。结婚前,他们只在大连演出时见过一面,他们的结合纯粹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媒人”就是童祥苓的小姐姐童葆苓。  张南云出生在大连,16岁就在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