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报告。这是自1989年10月25日后,时隔24年,最高检再次就反贪污贿赂工作向全国人大进行报告。专家评价,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党和国家反贪腐的又一重大举措。
腐败,本质上讲就是以公权谋求私利。目前,党中央重拳出击,“老虎”、“苍蝇”一起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反腐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何走出一条法治化的反腐路径,形成反腐的制度合力,业已成为各方努力的目标。这次,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反腐报告,释放出一个强烈和清晰的信号:突出和加强人大在反贪腐中的重要作用。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在反腐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远远高于其他监督机关。发挥好人大作用,显然不能只停留在听取报告上,而应该根据反腐整体工作的发展需要,找准自身定位,综合运用职权,推动“法治反腐”进程。
扎紧法律笼子。“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里的“笼子”,就是制度和法律。立法是反腐的顶层设计,可有效避免人治和运动式反腐。严刑峻法,才能有效形成“不敢腐”威慑力。近些年来,网络反腐风风火火,“房叔”、“表哥”等意外曝光折射出制度反腐的尴尬。当前,尤其要加快官员财产公开的立法进度,“亮亮家底”,“晒晒太阳”,将“贪官”和“裸官”关进法律的笼子里,使其无处遁形。
管好政府钱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蛋糕”越来越大,里面可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个别官员也就会越来越馋。抓住全口径预算监督这个“牛鼻子”,可于“亡羊”前“补牢”,既能拧住“三公经费”这个经常“跑冒滴漏”的“龙头”,又能封堵漏洞,防止财政资金落入官员个人腰包。在这一方面,浙江温岭和上海闵行等地的参与式预算“先声夺人”,“纵深”推进,积累了一定经验。
盯牢重大项目。经验表明,重大项目的投资,一旦失误往往带来巨额损失,特别是一些“拍脑袋项目”、“形象工程”,幕后往往潜伏着贪腐黑手。目前,有的地方人大正在积极探索,将重大投资项目纳入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票决”实事工程,并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等,值得总结和推广。
扬起反腐之剑。人大除了要筑起“防腐墙”外,同样要当好“挖腐机”。就是对发现的问题,要一追到底。近些年,“审计风暴”年年刮,然而其功效和民众的感受却是“日渐式微”。问题摆到了面前,人大却往往听过、说过、算过,未能刨根究底,问责追查。人大如何结合听取报告、视察检查等发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反腐败的工作机制,与有关部门共同织起反腐大网,需要认真研究。
此外,人大还要依法强化对处于“反腐一线”的司法机关的监督,督促和支持其工作,让反腐报告成为反腐利器。在干部任用上要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扎紧“篱笆墙”,把“硕鼠”拦在门外。
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人大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期,人大究竟如何综合运用法律赋予的手段,在反腐这场关系国运民心的“战役”中出招亮剑,人们充满期待。
腐败,本质上讲就是以公权谋求私利。目前,党中央重拳出击,“老虎”、“苍蝇”一起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反腐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何走出一条法治化的反腐路径,形成反腐的制度合力,业已成为各方努力的目标。这次,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反腐报告,释放出一个强烈和清晰的信号:突出和加强人大在反贪腐中的重要作用。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在反腐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远远高于其他监督机关。发挥好人大作用,显然不能只停留在听取报告上,而应该根据反腐整体工作的发展需要,找准自身定位,综合运用职权,推动“法治反腐”进程。
扎紧法律笼子。“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里的“笼子”,就是制度和法律。立法是反腐的顶层设计,可有效避免人治和运动式反腐。严刑峻法,才能有效形成“不敢腐”威慑力。近些年来,网络反腐风风火火,“房叔”、“表哥”等意外曝光折射出制度反腐的尴尬。当前,尤其要加快官员财产公开的立法进度,“亮亮家底”,“晒晒太阳”,将“贪官”和“裸官”关进法律的笼子里,使其无处遁形。
管好政府钱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蛋糕”越来越大,里面可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个别官员也就会越来越馋。抓住全口径预算监督这个“牛鼻子”,可于“亡羊”前“补牢”,既能拧住“三公经费”这个经常“跑冒滴漏”的“龙头”,又能封堵漏洞,防止财政资金落入官员个人腰包。在这一方面,浙江温岭和上海闵行等地的参与式预算“先声夺人”,“纵深”推进,积累了一定经验。
盯牢重大项目。经验表明,重大项目的投资,一旦失误往往带来巨额损失,特别是一些“拍脑袋项目”、“形象工程”,幕后往往潜伏着贪腐黑手。目前,有的地方人大正在积极探索,将重大投资项目纳入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票决”实事工程,并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等,值得总结和推广。
扬起反腐之剑。人大除了要筑起“防腐墙”外,同样要当好“挖腐机”。就是对发现的问题,要一追到底。近些年,“审计风暴”年年刮,然而其功效和民众的感受却是“日渐式微”。问题摆到了面前,人大却往往听过、说过、算过,未能刨根究底,问责追查。人大如何结合听取报告、视察检查等发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反腐败的工作机制,与有关部门共同织起反腐大网,需要认真研究。
此外,人大还要依法强化对处于“反腐一线”的司法机关的监督,督促和支持其工作,让反腐报告成为反腐利器。在干部任用上要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扎紧“篱笆墙”,把“硕鼠”拦在门外。
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人大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期,人大究竟如何综合运用法律赋予的手段,在反腐这场关系国运民心的“战役”中出招亮剑,人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