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亿美元的“缠斗”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li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马公司丑闻的“横空出世”
  纳吉任内,国家便进入“多事之秋”,国内的反对声一浪接着一浪,更惨的是接连两架航班失事,死亡惨重,且至今未曾调查出结果。
  这些,当然都算“政治斗争”或“偶发事故”。然而,近期,对纳吉腐败的“小道消息”已经不再局限于“私底下”,尤其是今年7月开始有关他涉嫌“侵吞”(“贪污”)“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alaysia Development Bhd<简称1MDB,一马公司>)”7亿美元的消息广泛传布,令他更是陷入巨大的旋涡。
  媒体尤其是国外媒体的揭露十分详尽:《华尔街日报》7月2日披露称,马来西亚调查人员在调查一只具有争议的政府投资基金时,意想不到地发现,有近7亿美元资金流入了纳吉的私人账户——来自两个管道的五笔汇款,其中两笔最大汇款是2013年3月选举期间汇入,金额分别是6.2亿美元和6100万美元。资金由一家英属维京群岛注册公司透过阿布扎比国家基金拥有的一家瑞士银行汇入。该基金在今年5月汇入一马公司10亿美元,供后者偿还债务。转账文件和资金流向图显示,涵盖范围包括政府机构、银行及与一马公司有关系的公司,各单位间的资金流动最终都流向纳吉的私人账户。另一资金管道,则为一家原为一马公司所有的名为SRC International Sdn. Bhd.的能源公司经过多次转账,分三次汇入纳吉私人账户的金额为1110万美元。文件显示,这笔资金是经该能源公司控股的另一家公司,然后转移至一家专为一马公司提供服务的公司,最后再分三次分别存入纳吉的账户。
  政府发言人自然否认纳吉拿钱,称他“没有因自用拿过一分钱”,他本人也在博客上称有幕后黑手在“制造一马公司风波”来抹黑自己,并“敦促批评人士等待四项官方调查的结论”。
  但这确实非空穴来风。纳吉是一马公司创始人兼顾问委员会主席,而且, 2009年成立至今的短短四年间,公司累计已欠下11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更非空穴来风的是,今年2月,《纽约时报》便发表调查文章称,与纳吉家族有多年密切关系的年轻金融家刘特佐,长期在美国从事非常昂贵的房地产交易,且与他有关的空壳公司与纳吉继子控制的空壳公司互有关联。文章也提到了一马公司,称刘特佐父亲的密友担任公司董事,他的两位朋友也加入了该公司。2012年,英国法院的文件显示,刘特佐代表的投资人试图以15亿美元竞购拥有凯莱奇酒店的一家酒店集团,当时他拿出了一马公司的支持信,称政府的投资基金将为此次融资提供担保。不过,那次竞购最后没有成功。刘特佐和一马公司还与一家名为沙特石油国际公司的石油开采企业有业务往来,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沙特商人和一位沙特王子。2011年,一马公司从它与沙特石油的合资企业中撤资。然而,款项没有立即回到马来西亚,而是转到了一家开曼群岛的公司手中。
  更属“雪上加霜”的是,瑞士也对一马公司采取了行动。8月底,瑞士总检察长办公室发出声明,说政府相信一马公司案涉及“外国公职人员涉嫌贪污、不诚实管理公共利益机构及洗黑钱”,决定对一马公司属下的两家公司及一名不知名人士展开刑事调查。这是首次有马国以外国家的司法机构证实正在进行有关一马公司的调查。紧接着,瑞士金融市场监管机构也指出,他们正调查当地一些银行,以确定这些银行是否与一马公司有业务来往。
  当然,媒体所披露的,都只是一马公司复杂的资金流向。目前,流进纳吉个人账户里的7亿美元,后续的“故事”究竟如何“演绎”的,马来西亚政府调查人员也未弄清,瑞士的调查最终可能也无法搞清钱款的利用。
  不过,有批评指出,一马公司之所以背负大量债务,缘于“一些投资项目使纳吉所在政党的主要资助者受益”,也即资助者提供政治献金给纳吉所在的巫统,纳吉政府又通过各种途径回馈资助者——巧妙的利益输送。
  这便是马来西亚根深蒂固的“制度化的权钱交易”。
  这种权钱交易当然是隐晦、隐蔽的,政府常常可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化险为夷”。
  然而,由7亿美元丑闻,舆论终究“发泄”了对纳吉本人的不满,那就是已经从“私底下”搬到了“台面上”对纳吉夫妇腐败的指责。该国的网络新闻媒体Merdeka.com甚至将纳吉列为“全球五大最挥霍无度的领袖之一”,与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等并列。新闻周刊《热点》和《今日马来西亚》网站还公开指责纳吉及其随行人员与其办公室高官常常有巨大花费的项目和宴请公共关系顾问的巨额支出,并称其夫人喜爱收藏昂贵的钻石首饰和爱马仕柏金包的“大手笔的消费”在马来西亚广为人知。
  巫统内外的联袂反对
  这样的“状况”,显然让纳吉阵营里的其他人物感到了压力。
  副首相兼巫统署理主席慕尤丁率先与他分道扬镳,随后,巫统副主席沙菲宜、吉打州州务大臣慕克力、登嘉楼前州务大臣阿末赛益、居林万达峇鲁国会议员阿都阿兹、霹雳前州行政议员哈米达、沙巴昔邦加国会议员祖末依德利斯等相继“反水”。纳吉当然也毫不手软,7月底,解除了慕尤丁的副首相职务。慕尤丁显然未“束手就擒”,当面劝告纳吉辞去一马公司主席职位,并暂时请假离开首相岗位,方便调查工作可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8月31日,他又以巫统署理主席名义发表国庆献词,说国家独立与发展奠基于信任,但如今政府却深陷“信任赤字”危机,随着政府的廉正和问责制度受到侵蚀,人民的忧虑也日益沉重,并言有所指地指出,一些领袖无法开明地面对批评,反而指控批评者为叛徒,意图推翻政府,国家重要机构如总检察署、警方、反贪污委员会和国家银行越来越受到约束,“那些尽责的政府官员被革职、调职、受威胁、遭对付”。
  確实,虽然纳吉“主动”宣布成立一支特别工作队调查这笔钱。结果是,参与调查的总检察长、警察总长、反贪委主席和国家银行总裁先后出了“状况”,总检察长加尼突然被撤职、国行总裁丹斯里洁蒂被指其丈夫、儿子涉嫌在某生物科技再生水源公司犯下滥权舞弊罪行,反贪委主席则“被放假”,工作组事实上已停止工作。   前总理马哈蒂尔则彻底与纳吉撕破脸。本来,马哈蒂尔与纳吉关系紧密。纳吉出生于政治世家,父亲和舅父分别是第二、第三任总理。马哈蒂尔在纳吉父亲栽培下出任总理,在任上的22年间,逐渐成为政坛强人,卸任后,培植巴达维接任,尔后,又扶持纳吉。然而,“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一年来,马哈蒂尔逐渐流露出对纳吉的不满,一马公司丑闻传出后,更是“火力全开”,公开称“当你亏损却无法解释那些钱去了哪里,我觉得你没能力出任总理”,甚至公开点名慕尤丁可以接棒。
  当然,舆论也称,马哈蒂尔视巴达维和纳吉为“过渡人选”,还让现任吉打州州务大臣的儿子慕克力“子承父业”,真心是“隔代指定”,却未料其未能当选巫统副主席,“仕途”受挫,马哈蒂尔便对纳吉“怀恨在心”。
  同样“撕破脸”的还有前任法律部长再益,他称一马公司丑闻“伤害着数以百万计人民的心”,并警告“一旦那些年龄层在40岁以下的马来人纷纷觉醒,发觉他们的族群都被纳吉背叛了,他们集体燃烧的怒火,足以摧毁这个国家的和平及安宁”,并意味深长地说,“经常听到有人质疑,反对党阵营有没有适当的首相人选;我说肯定有,而且远远比巫统多。许多反对党领袖都是杰出的治理国家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比巫统台面上的领袖真诚,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取得巨额的政治献金,不曾拥有海外私人账户……他们出国旅游招商或公干时,并不需要使用私人豪华专机!”此番言论句句有“针对性”,直指纳吉。
  巫统内部甚至还有一名党员以巫统名义入禀吉隆坡高等法庭,起诉纳吉失信,涉嫌挪用该笔巨款作为私利。
  虽然挑战严重,甚至希望“司法介入”,但是,在目前内阁已都是纳吉的人的现况下,这些挑战至多只是添其麻烦。
  民众则将怒火诉诸行动。干净与公正选举联盟(净选盟)组织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8月29日、30日两天历时34小时的4.0集会, 50万民众上街,呼吁纳吉下台。
  马哈蒂尔也两次现身,声援意味强烈。
  反对党当然抓住民众示威游行的机会,发动要求纳吉下台的攻势。国会反对党领袖、人民公正党主席旺阿兹莎说,这么多人涌上街头参与集会表达不满,纳吉不能再对人民的诉求充耳不闻。伊斯兰党前署理主席、新希望团队主席莫哈末沙布则强调集会的目的是抗议政府贪污腐败。他们同样也希望司法介入,分别起诉了纳吉、国阵总秘书东姑安南、一马公司和选举委员会滥权舞弊,并要求法庭宣判上届大选无效。
  净选盟主席玛丽亚陈还表示,如果政府不听民众的诉求,还将举行5.0、6.0……集会,并将“转战”国会。
  眼下,纳吉的“关键一手”便是希望巫统内部统一思想。前不久,巫统191个区部中的160位区部主席前往吉隆坡表示对纳吉的支持,纳吉声称区部主席满意他对一马公司的解释。
  纳吉政府的“防守反击”
  “满意解释”云云,显然意谓7亿美元并未私吞。后来,纳吉政府又公开表示是给巫统的政治献金。
  这有可能,反对党也认为,纳吉政府获得的大量政治献金帮助他们赢得了2013年的选举,当年大选前夕,一马公司涉嫌帮助国阵在槟城、东马等地贿选、造假票等。
  确实,在马来西亚,政治献金普遍存在。政治献金往往来自基层、企业团体和政府拨款,执政阵营甚至靠贪污、敲诈、回佣等腐败方式募款,或者获取外国援助或秘密捐款。
  反对党当然也需要政治献金。然而,他们反对政治献金的“暗箱操作”。
  舆论也认为马来西亚政治献金的根本问题在于严重缺乏透明度。学者扬拉沙利就说,“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此次政治献金流入首相个人账户所引发的危机,正好生动地呈现了这一点。政治献金何其随意,甚至到了连副首相也不知情的地步。”慕尤丁确就表示,自己一无所知。
  纳吉前政治秘书胡逸山说,国阵的募款方式一般由中央控制,例如巫统通过政联公司获取款项,然后分配给党员。反对党则多数由党员、竞选候选人自行募款。而且,对政治献金完全没有法律监管,“不管多少钱,不管是外国人还是本国国民(的捐款),你能筹到多少钱是你的本事”。
  纳吉也在8月14日公开宣称,马来西亚只有法律管制选举期间的开销,没有法律管制政治献金,所以不能针对他接受7亿美元捐款判断是对或错的行为。
  所以,胡逸山说,“理论上他这次收受外国捐款是没有违法的,最多只能说他没有缴税。”
  这显然是纳吉政府的“主动出击”或者说“强势反击”。
  更厉害的一招是,巫统宣称的巨额政治献金来自沙特阿拉伯。副首相阿末扎希在8月22日公开声称,沙特捐款给巫统,“一是支持我们全力对抗恐怖组织,二是马来西亚秉持崇高的伊斯兰教义,三是马来西亚是多元及中庸的伊斯兰国家”。
  当然,细究的话,还有值得玩味之处,前副首相慕尤丁对7亿美元毫不知情,而才出任两周副首相的阿末扎希却宣称自己见过捐出该笔政治献金的代表及信托人,并声称有关人士希望巫统可以继续在马来西亚执政。
  不管怎么说,这是张“终极王牌”。胡逸山说,“沙特在穆斯林眼中是神圣国度,一讲是沙特的捐款,大家就静下来了,因为涉及沙特的批评不好拿捏,一不小心会侵犯到宗教信仰。”
  显然,巫统已逐步将7亿美元操作成政治正确的反恐且与宗教信仰有关。
  然而,学界和舆论还是提出,这样的政治献金存在“政治正当性”问题,即“一个独立国家的政府领导人是否应该接受来自某外国政党的巨额捐款?”
  然而,不管学界的质疑和巫统内外的反对声浪,目前,查究7亿美元的渠道事实上已被纳吉封堵。
  但是,人们并未就此停止对政治献金问题进行追问,也没有停止对腐败的诘问。
  国际透明组织马来西亚分会7月20日发布的《2014年马来西亚贪污趋势》指出,在该国六个最腐败机构中,政党排第一位;在《2014年金钱、政治与竞选资金透明度指数》调查的54个国家当中,马来西亚排在倒数第五名。分会主席阿克巴沙达尔发表声明指出,马来西亚的政治献金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受国民关注,鉴于政党已被视为贪污最严重的机构,马来西亚有必要立即制定法律监管政治献金问题。
  当然,至少到目前,所有这些都未曾影响纳吉,相反,纳吉政府还加紧了封锁支持净选盟行动的媒体的行动,并继续“敲打”“追打”“反水”的“同志”。9月2日,警方说,将传唤马哈蒂尔就其在净选盟集会上发表的针对纳吉的言论作出说明;9月7日,社交媒體忽然出现消息,称巫统将在最近的最高理事会会议上将署理主席慕尤丁等七人踢出巫统。同时,透过巫统内部的支持者要求慕尤丁“体面下台”辞去党职退出政坛,并指责马哈蒂尔为了一己之私的“捣乱”。
  同时,近日,纳吉又成立了国家政治献金咨询委员会,试图推动立法监管政治献金。然而,舆论则认为当务之急是改革司法,建立独立的检察官制度。
  总之,围绕着纳吉私人账户上的这7亿美元,双方还将继续“缠斗”。而且,目前的态势是,人们已经由此而更加关注政治献金问题,誓言与纳吉“斗到底”的人则更加关注纳吉的腐败。
  对纳吉及其政府来说,预兆不妙的是,许多民众对其失去了信心。一位名叫陈达桅的市民就说:“我对现在的政府没有信心,觉得马来西亚的司法不公正,不透明,而且偏向政府。纳吉政府只是在做戏,有没有立法管制政治献金都没多大的帮助,反正都是他说了算。”
  当然,究竟有没有信心,需要选举来证明或证伪,人民的选票会说明一切。这也许是对纳吉及其政府的终极结论。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其他文献
时下减压神器《秘密花园》火遍了全球,精美的图案,绚丽的色彩都让年轻人沉迷其中。其实,类似秘密花园的涂鸦填色早在19世纪就曾经风靡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誉为工业美术运动创始人的 William Morris。William Morris不仅是个艺术家,还是个诗人,他设计制造的家具、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以及其他各类装饰品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一改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流行品味。  因为William Mo
H.L.亨特是亨特家族王朝的创始人,于1889年出生在伊利诺伊州农村。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天赋异禀,商业嗅觉异常灵敏——第一次世界大战亨特倒腾棉花,由于战争带动农产品价格上涨,老亨特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看出石油开采业有前途,于是组建了石油公司。他本人和家族财产基金会拥有100%的股份,他坚持完全家族化的经营模式,决不对外发行股票。1957年,亨特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
在侦破过程中,刑侦人员会对来源不同的各种证据和线索进行梳理,找出对侦破最有用的证据和线索。这些对已有资料的梳理、统计、分析工作,就是数据挖掘技術。在司法领域,数据挖掘是一项比较古老的方法。在一百多年前,多国司法机构就知道建立违法犯罪档案。一旦某地出现新的违法犯罪活动时,侦破人员会搜索已有的档案,从中发现破案的线索。而犯罪学专家则研究这些档案,总结违法犯罪的动机、方式、工具等特征,为预防犯罪和侦破提
苏紫紫的性格中,有一种特别率性的孩子气。这从她接受访谈的言谈和神色中都可以辨别出来。她应当属于那种“皇帝新装”终结者,他们喜欢直指问题核心,贬抑所有虚言伪行,反抗虚假的权威,希望努力显现万事万物的真实本色。    苏紫紫,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二年级。由于做了裸体模特,由于赤裸接受记者采访,她瞬间成名,媒体纷纷将视线聚焦于这个热衷“行为艺术”的女孩。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太多剧烈的
2015年11月2日,上海,中国商飞上海飛机制造有限公司总装厂房,承载着几代中国航空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在此举行总装下线仪式。(图/CFP)
副职在领导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位置,其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说了算,又说了不算;既主动,又被动;工作“过”了不行,不及同样也不行。处于这样一个境况中的领导应怎样工作?
现代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令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率日趋提升。汽车在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并增添色彩的同时,犯罪行为人也将作案的目标锁定在了汽车及其车内的财物上。每年全球范围内频频高发的汽车盗窃案件,其中被盗车辆的数量就高达近千万辆。面对汽车盗窃这一社会性问题,科学家以及汽车生产厂商都在积极研究与提升相应的汽车防盗技术;作为车主而言,其在车辆日常使用过程中如果能掌握必要的防盗手段与技巧,亦将
2009年虽已渐行渐远,但有几条“干部年轻化”的新闻人们恐怕一时难以淡忘,年初是25岁的孙靓靓出任共青团泰州市委副书记,年中是29岁的周森锋被选为湖北省宜城市市长,年尾是云南省委常委提名32岁的李茜为昆明市副市长候选人。年轻化,为中国的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而与之相伴相生的干部职务犯罪的年轻化趋向,也一次又一次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敲响警钟。  “35现象”是继“59现象”之后又一令人心焦的腐败景
当地时间2015年5月10日,英国伦敦,年轻人身着上个世纪40年代的服装,在圣詹姆斯公園中举行舞会庆祝欧战胜利70周年。(中新网 图/CFP)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将西方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引回中国,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陆守经即是其中之一。  家世与教育经历  陆守经,字鼎生,号达权。陆守经是青浦朱家角镇人,因为当时名气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