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的继承与“四王”与石涛的绘画成就比较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a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中,继承传统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四王”的绘画深入挖掘传统,丰富了传统的技法,沿袭了传统中国画的绘画理念,为近代的中国山水画家架起了一座通往元明,追溯古人的桥梁,他们同石涛一样对中国画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肩负着发展中国画大业的当代人,重新对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认识,还是可以汲取到很多营养的。
  关键词:四王 挖掘传统 创新 发展 价值
  明末清初的“四王”由于注重摹古,一直以来,他们的艺术被人批判,长期形成了“石涛高,四王低”的观念。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问题,再一次将“四王”同石涛的山水画进行比较会使我们从中对他们的价值有新的认识。石涛是在了解传统的基础上师法自然,注重创新的。他的绘画,他的理论都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四王”深入挖掘和完善传统绘画,将传统绘画理念沿袭下来,他们同石涛一样,对中国画的发展与完善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价值应该被重新认识。
  “四王”指清朝初期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现如今,读过一些画论的人,一看到这四个名字就自然联想到保守、没有创新意识和程式化。将他们视为中国画发展的阻碍力量。但在当时他们的画却被认为是正统的山水画。“四王”他们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就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和士绅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和“虞山”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年。
  而石涛为“四僧”之一,他为明代宗室,其作品书写身世之感,托亡国之痛,其画虽不放弃传统,但不限于临摹,不拘古法,以师法自然为主。他的山水画不宗一家,想象力丰富,构图新颖自然,充满激情。
  实际上,单就石涛与“四王”的山水画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进行比较,是两种风格,给人不同感受,很难讲谁高谁底。石涛的画有激情,有个性。“四王”的画秀润,清朗,有一种平和、闲雅大气的风范,况承元、明两带,笔墨上应更成熟一些。
  石涛的绘画成就,一直以来为人们所褒奖。最主要的原因是石涛注重创新。他的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前人法度的束缚,属于那种“野文人画”,有新意,有个性,能够反映出他自己的心声。这一点恰好契合了当代人们渴望对中国画进行创新的心理。于是,石涛善创新的优点被放大了,其实,石涛有很大一部分作品能够反映出他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力。他之所以早年就热衷于游历山川,师法自然,与他对传统绘画理论中“外师造化,中得心原”等理论的深切感悟是分不开的。
  纵观石涛的绘画理论,我们会发现石涛一点没有否定“过去”之意,反倒叹息“下古之画……渐渐薄”“元代则……恐无复佳美”一派今不如昔的口气。如此看来,石涛还是非常重视和抬高古人的。过去我们提倡要有创新意识,我们可以从那个角度去看这位画家,然而在创新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感觉到了忽略了传统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更加全面的更多角度的认识他呢?
  对石涛的绘画成就我们要有新的认识。相比之下,对“四王”的成就及价值就更应该重新认识了。
  首先,“四王”通过他们的艺术实践还是创造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他们丰富和完善了传统技法。尽管他们一直把摹仿逼肖的程度作为艺术准则去评论当时的画家,同时也视为自己的方向,但他们也追求脱去畦径。王时敏曾题“子久画专师董巨,必出新意,秀润绝伦,故为元四大家之冠。”所以他们不断在宋元画中“伐毛洗髓”,以求“脱尽向时畦径。”由于“四王”能精心钻研书画中共通的一面,看中笔墨,在临摹的艺术实践中注意总结前人笔墨布局上的成就,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这一画法的艺术表现力,使审美情趣趋于精致。“四王”中的王原祁笔墨最为精细,取得了“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笔墨成就。这都是对前人笔墨的发展。这种对原本就以很纯粹很精华的东西再次升华,往往比创新更难,需极其艰辛的磨练。而这种成就,也就更为对后世有价值。
  再有,“四王”是传统绘画理论及技法的传播者。他们的绘画深入挖掘传统,沿袭了传统中国画的绘画理念,为近代中国山水画家架起了一座通往元明,可追溯古人的桥梁。
  综合上述,“四王”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同样起到了推动作用。
  有着两千年发展史的中国画,在近代以前,几乎一直是在以临摹古人画作,挖掘传统为主要渠道的方式中进行创新发展的。所以“四王”在那个时代被誉为正宗。当今画坛,人们意识在转变,发现、写生与交流取代了摹古成为发展创新的主要渠道。“四王”也就自然而然被抛开了。然而当我们认识到寻根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被我们扔掉的东西是否又变的非常有价值。画家们已逝,他们的画、他们的事、他们的思想都还在。作为当代人,可以将他们都视为一种客体,从各个角度去审视他们,从我们的主观上灵活地看待他们,重新认识“四王”与石涛的绘画成就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继续发展我们今天的中国画,使它能够展现我们自己的思想与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陈平安.遗民情结下的石涛与朱耷绘画风格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晚唐后期,国祚将尽,笼罩于世纪末的悲哀的唐末文学中依然有一股以道统为己任的讽喻现实主义诗流。这些文人致力于揭示时代矛盾和动乱,将讽喻的锋芒指向皇宦、朝臣和藩镇以及社会
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一项重要政策,其资助力度还在不断加大,高校在贫困生的认定,国家助学金评选,挖掘助学金的功效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优化国家助学金工作策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学改革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动力。教学改革不是一时之事,我们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的人才需求、就业的形势和各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我院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专业建设的目标,加强专业建设,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地深入不断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教学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
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忽视性别差异这一教学变量,应该积极研究并探讨其对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影响.本文从中学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从生理差异、心理差异和环境差异探讨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本文在充分研究和分析社会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应用电子
在动画教学中将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能弥补动画制作流程与单一课程分割带来的学习断层。通过对作业设置的方法性思考,能丰富教学内容,将课程和市场对人才需求对接,达到培养动
本文论述了基于教学科研一体化地方高校食品专业实习基地的构建思路、具体内容、实施方案和主要特色,指出构建一体化地方高校食品专业实习基地是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
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根据库区建筑产业发展,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建立适合库区建筑产业发展需要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
本文对陕西龙门钢铁公司西安轧钢厂中精轧夹紧缸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液压系统的改进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缺失现象显得尤为突出。而通过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性.教学目标的多元生成,教学内容的深度整合,教学过程的互动探究,教学方法的丰富多样等手段,恰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