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作文教学中分层递进法应用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nim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初中是作文教学非常重要的阶段。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具备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设计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案,保证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分层递进法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可以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逐步提升。
  一、在作文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年级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1.在初一年级的作文教学中,重视词汇积累
  初一阶段学生刚刚由小学进入初中,在该阶段进行作文教学,老师要做好初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小学阶段作文只要求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词语表达。而初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要在作文中表达自身的感情和思想,使文章内容更加饱满。
  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学作文和初中作文的不同之处。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建立明确的作文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积累大量词汇,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词汇,使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为了实现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在使用分层递进法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在学习新文章的时候,引导学生积累和掌握新词汇,或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好词好句的时候,也可以记录下来,将这些好词好用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2.在初二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强化作文练习和阅读
  在初二,老师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每周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主题进行写作练习,熟练运用掌握的好词好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促進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老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随手记录的写作习惯,将日常生活产生的灵感整理出来,并将这些运用到写作中。老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将阅读材料中的优美词句运用到写作中,在阅读后可以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初三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将创新思维运用于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描述,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写作训练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同一个素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分别进行描述,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若是具备创新意识,可以丰富作文内容,提升写作质量。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递进教学
  1.对低层次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低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老师要立足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逐渐增加难度。在写作时,要引导学生详细分析材料,从不同角度领会材料的内涵,然后再进行写作。
  举个例子,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材料,拓宽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根据文章情节进行构思。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正面描写母爱是多么伟大,侧面描写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照顾自己,使学生的作文充满真实情感,更加生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母亲进行侧面描写,表明母亲是多么爱自己的孩子,母爱是多么伟大,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
  2.对高层次学生要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
  高层次学生的基础较好,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所以,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拓宽写作思路。
  另外,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相同题材,运用不同文体进行写作,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举个例子,让学生描写猫,可以将文章写成说明文,向他人介绍猫的名字、外形等;可以将文章写成记叙文,描写猫的神态等;还可以将文章写成议论文,由对猫的描写联想到其他事物。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练习不同的写作文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思维能力。
  总之,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分层递进法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避免运用相同的作文教学方式阻碍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天,妈妈带回家一束蓝色的花,随手搁在了柜子上。因为天气太热,没过多久,朵朵花瓣和片片叶子就耷拉着脑袋,仿佛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我于心不忍,把它插入带水的花瓶中。没想到,不到半天,它居然重新打起了精神,花瓣和叶子都舒展开来!我渐渐对它有些“爱不释眼”了。  蓝花和其他花一起,在客厅的电视柜上临时安了家。因为有了它,客厅里顿时变得生机勃勃,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仔细打量,蓝花有的已经完全绽放,有的含羞待
期刊
这是一部“童年风景”成长小说。  主人公阿莲出生于文革背景下的山村,天真烂漫,成天跟在奶奶身后。她还是一个心性聪颖、背着天蓝色书包的小学生。  小说中的故事,可谓精彩之至。“明秀”哺乳一章,作者先是不疾不徐地叙述阿莲每天带弟弟铁砣去明秀家,可当妈妈得知铁砣长得又白又胖,竟是情敌明秀用她充足的奶水哺育时,妈妈的爆发歇斯底里,让我们获得巨大的阅读快感,也真切触摸到了人性。  小说自始至终充满美感。单看
期刊
周六上午,我到美丽的河边公园游玩。风儿吹过,小草向我点头致敬,小花仰起笑脸,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太阳公公灿烂的笑脸让我不忍直视,小河为我唱起欢迎的歌……  我坐下来,凝视清澈见底的河水。手边有块石头,我把石头放在水中。水流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石头毫无惧色,仿佛把打击在它身上的水花当成了舒服的按摩。这使我起了好奇心:什么时候水流能把这块石头冲走呢?  我坐着,等着……20分钟过去了,石头没有发生变化;一
期刊
“王老师,你的快递!”王老师拿着他的“老三样”刚走进教室,我们就对他嚷嚷开了。  “啊?”王老师一脸蒙圈。  “你的快递!”常瀚玉用下巴指了指讲桌。王老师看了看讲桌,走了过去。营养餐盒已经被我们包装好,上面贴了快递单。王老师拿起它,仔细端详了一下,似乎并没有发现我们的恶作剧。  “有谁看见这是什么人送来的吗?”他一脸严肃地问。  我们赶快答:“是一个穿绿大褂、扎小辫子的人送来的!”  “哦?真的吗
期刊
奥数培训课上,我遇到了朱老师。她常常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鲜活”无比。  第一次上朱老师的课,学的是行程问题。当朱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行程问题”四个大字时,同学们有的面无表情地盯着黑板,有的垂头丧气地撑着脑袋,有的无精打采地趴在桌上,我也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在座位上。  在我的印象中,行程问题就是单调无趣的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公式。然而,朱老师在讲解例题时,说七夕将至,牛郎织女急相会。银河太远,他
期刊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它的皮毛是棕色的,摸上去软软的、柔柔的,很舒服;一双大大的眼睛灵活明亮,望著你的时候,好像会说话;一对尖尖的耳朵常常机警地竖起来,哪怕很细微的声音也会被它听到;一条毛茸茸的尾巴喜欢摇来摇去,特别讨人喜欢。  小狗的吃相很有意思。吃骨头时,喜欢叼着骨头抬头啃,啃来啃去,好不容易啃了一点,又掉了下来……重复很多次,才吃完一根,剩下的骨头它还会埋进土里。真有意思!  小狗很乖巧,喜
期刊
下课了,班上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议论着生日会上的趣事。小萌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她说着还用手比画了一下。王强也高兴地说:“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人一起过的。”这时,旁边的同学插嘴道:“我刚刚在海洋公园过了九岁生日,海里的动物可真多啊!”大家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生日上的趣事,开心得很!  这时,李晓明拿着作业本准备问小萌习题,恰巧听到了他
期刊
总评  这是一篇极其出色的叙事文章,叙事技巧相当娴熟,差不多可以称得上高级了。具体分析如下:  叙事手法多样。大家想了很多寻找奶奶的办法,文章都给予恰如其分的呈现,先是分头行动,再是一起寻找;有的写得详细——像电影的特写镜头,如第2段中“我”找奶奶的情节;有的写得简略一一像没有台词的电影快镜头,如第3段家人找奶奶的情节。这样详略有别、形式多样的写法,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文章曲折有致,让人读得饶有
期刊
智趣  谁是教师  在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教师、一位工人、一位战士。已知丙比战士年龄大,甲和工人不同岁,工人比乙年龄小,请你判断三人之中谁是教师。  花裙子和红裙子  某次舞会有87个姑娘参加。姑娘们可能穿花裙子,也可能穿红裙子。其中一定有人穿花裙子,而且任意两个姑娘中,至少有1个姑娘是穿红裙子。  请问:有几个姑娘穿花裙子?有几个姑娘穿红裙子?  (选自《读者·校园版》)  巧填成语  先给
期刊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应当“以变应变”。也有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不妨“以不变应万变”。2020 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一场疫情,改变了太多,而且还将对世界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有人说,新冠疫情过后,“旧世界”不复存在,“新世界”喜忧参半。更有学者认为,“我们正见证人类历史大转折,世界快速向中国倾斜”。  面对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