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与银行的分工关系问题讨论情况简介——中国财政学会年会学术讨论侧记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3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近两年来,对于如何改革财政、银行体制,如何协调财政与银行的分工关系,如何进一步发挥银行的作用等问题,意见纷纭,议论较多。前不久,在南京举行的中国财政学会年会和第五次财政理论讨论会上,把财政与银行的分工关系作为着重讨论的一个问题,受到财政学界的广泛注视。为了有助于财政学界和和金融学界互相了解彼此的观点,进一步共同探讨有关的理论问题,现将这一问题的讨论情况,简介如下。一、财政与银行分工关系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其他文献
<正> 一、向综合型的生产目标运动。农村经济已从单一型的农业转向农、副、工商、运综合发展,生产经营的范围不只囿于农业,而且扩展到林、牧、副、渔以及社队工业、商业、运输业等。资金随之向这诸方面流动,形成横向分布。
期刊
<正> 去年年底,我们对合肥市支行三年来职工教育的情况作了较细致的调查,经过综合整理,分析归纳,使自己对银行开展职工教育的规律性问题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一、银行职工业务素质的内涵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银行职工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广大职工的业务素质,即理论政策水平、文化业务水平(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三个因素。为什么这三个因素构成了职工业务
<正> 《论我国银行改革》是对我国银行改革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列宁的社会主义银行思想为指导,对我国银行改革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如改革银行体制,扩大银行职权,充分发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枢纽作用;由银行统一解决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银行成为外汇收支枢纽,广泛建立国际资金周转关系;
期刊
介绍了妈湾电厂SCR脱硝的基本工艺,并对脱硝系统喷氨流量的自动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PID控制SCR出口NOx的优化控制方式。
<正> 学习了《新疆金融研究》1983年第1期刊载的中央财金学院俞天一同志在自治区金融学会的学术报告《关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以后,很受启发。然而对某些论证也感到似乎并不是没有再进一步推敲的必要。因此不揣鄙陋,提出自已的看法,以就教于作者和同志们。一、报告在谈到稳定通货的五个途径的第二个方面时,提出了"必须控制贷款的绝对量",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把贷款绝对量集中于总行"。我们现在还不理解这个"绝对量"是指贷款发生额的绝对量呢,还是指贷款余额的绝对量?贷款发生额绝对量就
<正> 读了王隆昌同志《货币的时间价值及其第六职能》(以下简称《第六职能》)一文后,我们颇受启发,但对该文的基本论点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我们认为,《第六职能》的根本锚误,在于将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混为一谈。他说:"货币的时阅价值实际上就是资本化的货币的时间价值,因而也是资本的时间价值的同义语。"把货币等同于资本化的货币,又由此而把货币等同于资本。《第六职能》的
<正> 财政与银行如何分管生产建设资金,至今没有一致意见。弄清财政与银行分工的客观依据,无疑对正确处理财政银行分工具有现实意义。财政与银行在管理和运用生产建设资金上,究竟如何分工,不能凭主观意愿来决定,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同时存在盈利和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与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薪酬高低存在正向关系,银行工作人员均倾向于获取经营盈利,规避经营损失,这是毋庸置疑的假设。然而,经营活动的结果究竟是盈利还是损失,在经营活动发生之前,是无法预知的,商业银行工作人员需预估某项经营活动的风险和收益,权衡后进行决策。  传统经济学将理性人假设为风险厌恶,但展望理论(Pro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