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角下空间观念的培养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oh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即为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而空间观念的充分建立是体现核心素养是否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建立和完善空间观念也是学生进入数学模型世界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拓宽数学的模型思想,可以以生活和常识入手,从抽象化到具象化,逐步形成学生个人的空间观念。
  一、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为了全面深化教育课程改革和理论提升,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即为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而空间观念的充分建立是体现核心素养是否具備的重要条件之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指出:“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那么基于课标,在小学阶段强化学生对于空间观念的理解是必须的,将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对于今后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知识也有深层帮助。所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今后的发展,以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因此,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发展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关键。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通过课堂实例、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出发,通过学生的比一比、找一找、看一看,并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材施教,使其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有效提高学生的模型思想,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发展核心素养,建立空间观念
  (一) 从生活导入模型,让学生主动感知空间观念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归根结底让学生产生兴趣,才有一切教育教学的可能。那么如何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就需要借助孩子的眼睛和孩子对于探索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根据心理学研究报告,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思想活动正处于一个悦动期,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特性。例如在三年级《长方形的面积》这堂课一开始,教师让孩子估一估照片的大小。通过引起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回忆,进而抛出问题,水到则渠成。但是,估测应该是有参考的估测,且学生对于面积单位其实也是一种模糊的概念,所以教师也应该顺势展示出相应的面积单位大小的模型,而模型就在生活当中,一块手帕的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或者一个大拇指指甲盖的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用这些生活中的面积单位,让学生去对比和选择。一般学生经过思考也能得出用平方分米做单位比较方便,且让学生思考的同时,也能进一步理解,算面积的大小实际上就是看物体表面的面积是多少个面积单位,进而达到估测的目的。这个时候,学生心里又一次强化了面积的大小概念,也能主动地意识到这个概念是有用的,是有学习的必要性的。进而对接下来深入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从生活导入模型,建立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情感上去接受、去学习。
  (二) 将模型概念展现于生活,让学生深层理解、建立空间观念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更应该展现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去理解艺术、喜欢艺术。而对于数学课堂来说也是如此,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从生活中抽象出模型,而缺少将模型还原于生活,那么我觉得这将致使很多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因为生活中的应用才是学生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所以我觉得有效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除了从生活中抽象出模型,更应该将这些模型还原于生活中去。那该怎么做呢?,例如二年级《一米有多长》这堂课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一米的概念去比比生活中物体的长度、自己的身高有超过一米吗?课桌的长度有超过一米吗?再比如,教师也可以反问学生对于那些超过一米或者更长的,你该如何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疑问其实就是最好的老师,而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生活中随处都存在着这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原来我的身体存在着数学信息;我用的课桌存在着数学信息;我经常擦的黑板也存在着数学信息。原来数学就是这么随处可见。而生活中的物体,都是3D立体的,所以潜移默化中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并贯彻了从玩中学、学中玩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 从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中建立空间观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良好的观察能力便是打开数学思维的窗户。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便应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生活世界,去感知事物的不同特点,能够充分利用实物模拟图形的特征,从而建立空间观念。例如在学习《体积》一课中,运用到的乌鸦喝水,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乌鸦不断地往水瓶里扔石头,水便会不断地往上升,最后乌鸦就喝到水了?是因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水没有空间了,自然便要往周围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被书包塞满的课桌、不同水量的水杯等,让学生感知空间的大小之分,最后学会自我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所以在这一连串的数学活动中,便是要让学生充分观察世界和感知物体,自然而然地学生的思想上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和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 运用多媒体展示模型与慎用多媒体展示模型,避免学生思维混乱
  培养数学的核心素养是针对当代小学生提出的更高标准,因为如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教学上的便利,但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如在培养学生对于空间长度的理解时,则需谨慎使用多媒体。因为长度是客观存在的,而在多媒体演示当中,展示出来的图片都是经过压缩展示的。例如展示国旗旗杆的长度,现实中的国旗旗杆应有3-5米长,而如果展示于多媒体的图片中,用学生的眼睛来看,旗杆才半米左右,则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而言,就是一个不堪重负的问题。所以应该慎用多媒体展示模型。
  那是不是直接剔除多媒体课件展示模型呢?也不是,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有选择地使用,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便可以运用动画展示,让学生的脑海中也出现这个模型,对于巩固和提高空间观念是十分有好处的。所以在选择多媒体教学空间几何问题时应慎重。对于长度大小类的,应尽量避免,而采用实物教学。对于性质定理类的,则可以多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如对于数学中学习空间规律的探索等,用多媒体展示,能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扰因素,促进学生的发现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空间观念的意识和模型思想。所以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是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的一个必要因素。
  四、结语
  《课标》中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我们必须有方法地进行培养,那么就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表象——思维”,排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干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以促进学生对建立空间观念的理解和深刻认识,从而深化核心素养的内涵。
  (责编  唐琳娜)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初中英语趣味课堂分析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趣味性教学介绍和提升初中英语趣味性教学有效方式为主要依据,从实施虚实结合,趣味解决教学重点句型;采用丰富教学方法,凸显教学情趣;营造轻松教学氛围,采用角色扮演教学形式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初中英语趣味性教学质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兴趣是带动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从兴趣入手,在整个教学中需要借助合
期刊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最关键的内容,构建生态课堂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值得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如今,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未能将生态课堂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将介绍文本生态课堂的实质,分析进行生态课堂的必要性并探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生物课堂的实践方法。  一、语文阅读“生态课堂”的含义  与传统课堂相比,生态课堂更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主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合作平等、自
期刊
随着人们对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英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注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中,学生的英语正处于启蒙阶段,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较为薄弱,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反思能力,进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提升英语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明确英语教学内容,不断反思自身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和并加以改正。  一、教师明确教学反思内容  (一)
期刊
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强,并且非常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当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对于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并且重视对于他们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树立正确语文学习的态度,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趣味性教学融入教学的环节当中,通过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形成一个观念:语文学习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投入语文学习当中,基于此
期刊
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认可和接受。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需要教师能够考虑到这些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作微课课件,开展微课教学,使微课教学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运用微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以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微课的概述  微课是指运
期刊
中流砥柱——蒋万元"换下军装,我穿上这身城管蓝,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在城管队伍依然会延续!关键时刻绝对上."退役军人,党员,锣场中队队长蒋万元这样介绍自己.7月5日,沙市区城
期刊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脉冲放大单元,即可应用于微机调节器,也可用于模拟调节器,不受电源电压波动及负载变化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性能先进,工作可靠。 This article briefly
由于新的高考改革,学生们在学习模式和课程选择上也做出了明显调整,以此适应新的制度。本文从新高考改革制度的好处、生涯课程的研究与价值和生涯课程建设的路径选择三个大的方面,分析了新高考改革制度下普通高中生涯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和路径的选择。同时也针对其价值定位做出了三个小的分析,让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涯课程建设的价值。由于文理科的分班,导致近年来学生的升学率的质量也日渐下降,即高中生们考上好的大学的人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开展互动教学的重要阵地,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正确引导,使政治课堂充满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讨论、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互动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合理分析,并且给予出相适应的对策,以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一、何为课堂互动教学  课堂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施瓦布曾说:“课程并不是
期刊
中国电视在节目收视和广告市场上的竞争十分激烈。近年来,省级卫视为了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都采用了加大投入、加大创新、加大推广力度、加强节目控制等手段来维持现有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