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绥化市是农业大市,是中国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于该市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基本途径,又是推进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条件。绥化市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土地分散经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3.农业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
4.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具规模。
5.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6.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资金缺口。
二、解决途径
1.加快土地整合步伐,大力推进和规范农业科技合作社的建设,鼓励农民将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大型农机具和农机新技术,发展高效农业, 在农机新技术、化肥深施、深松等技术方面要加以重视和应用。充分发挥机械化在农业作业中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农机动力能耗,促进农机动力和农具配套合理化,使粗放型农业向精准农业的发展。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硬质水渠建设,对原有的灌渠进行清淤、拓宽,自然水源不足的地方要打深水机电井,尽快启动绥化市水利工程的建设,扩大农电线路里程,购置大型农机具,增加喷灌面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大力改造中低产田,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3.推进种子、施肥、农机作业、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进程。做好种子的选育,大力推行专用品种区域化种植;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强化测土配方施肥环节,推进测配供一条龙服务,把平衡施肥技术标准落实到位;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实施精量播种,抓好机械中耕、追肥、除草和植物保护,大力推进机械收获、全面执行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的有关规定,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加强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全面落实标准化技术规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4.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促进农区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绥化市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从构建优势产业入手,积极培育市场,逐渐形成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市场 企业 农户)的产业化格局,重点扶持一些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建自己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如,庆安的“七河源”大米、兰西的东北民猪和亚麻产品等都已成为知名品牌,销往全国各地。
5.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工作水平。(1)建立农业信息中心。在该市本级建立农业信息中心网络平台,各县(市)区依托市农业信息中心平台建立自己信息中心,全市各乡镇要以各县(市)区为中心建立网站。全面开通全市10个县(市)区及乡镇的信息中心和网站,打开了县(市)区及乡镇、村对外宣传的窗口。这不仅为该市农户提供绿色食品、新特品种、养殖、优质水产、农业病虫草害防治等农业技术,同时也拓宽了该市农产品对外宣传的渠道。(2)加强农业信息110服务中心建设。以各县(市)区涉农有关部门(农机、农技、畜牧、水利、水产、气象、林业)为中心建立农业110服务专线,农民遇到疑难问题,可拨打农业110专线咨询,如有重大问题,可到现场答疑。(3)建立移动短信平台。与移动公司合作,以市县区将农业技术人员、养殖大户、种田大户及农民的移动手机号码统一到一起,在农业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将要发生时,各涉农有关部门将农业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防治与预防方法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大家,做到未雨绸缪。
6.采取积极措施争取项目和国家财政资金。根据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依靠该市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产粮大市的优势,通过全市各市、县、区的各涉农部门(农机、农技、畜牧、水利、水产、林业、气象、农业开发等)积极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国家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将争取到的项目资金集中综合配套使用,发展现代农业。
总之,发展现代农业为提高粮食产能、促进绥化市粮食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我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 李连文
一、存在的问题
1.土地分散经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3.农业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
4.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具规模。
5.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6.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资金缺口。
二、解决途径
1.加快土地整合步伐,大力推进和规范农业科技合作社的建设,鼓励农民将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大型农机具和农机新技术,发展高效农业, 在农机新技术、化肥深施、深松等技术方面要加以重视和应用。充分发挥机械化在农业作业中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农机动力能耗,促进农机动力和农具配套合理化,使粗放型农业向精准农业的发展。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硬质水渠建设,对原有的灌渠进行清淤、拓宽,自然水源不足的地方要打深水机电井,尽快启动绥化市水利工程的建设,扩大农电线路里程,购置大型农机具,增加喷灌面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大力改造中低产田,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3.推进种子、施肥、农机作业、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进程。做好种子的选育,大力推行专用品种区域化种植;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强化测土配方施肥环节,推进测配供一条龙服务,把平衡施肥技术标准落实到位;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实施精量播种,抓好机械中耕、追肥、除草和植物保护,大力推进机械收获、全面执行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的有关规定,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加强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全面落实标准化技术规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4.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促进农区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绥化市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从构建优势产业入手,积极培育市场,逐渐形成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市场 企业 农户)的产业化格局,重点扶持一些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建自己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如,庆安的“七河源”大米、兰西的东北民猪和亚麻产品等都已成为知名品牌,销往全国各地。
5.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工作水平。(1)建立农业信息中心。在该市本级建立农业信息中心网络平台,各县(市)区依托市农业信息中心平台建立自己信息中心,全市各乡镇要以各县(市)区为中心建立网站。全面开通全市10个县(市)区及乡镇的信息中心和网站,打开了县(市)区及乡镇、村对外宣传的窗口。这不仅为该市农户提供绿色食品、新特品种、养殖、优质水产、农业病虫草害防治等农业技术,同时也拓宽了该市农产品对外宣传的渠道。(2)加强农业信息110服务中心建设。以各县(市)区涉农有关部门(农机、农技、畜牧、水利、水产、气象、林业)为中心建立农业110服务专线,农民遇到疑难问题,可拨打农业110专线咨询,如有重大问题,可到现场答疑。(3)建立移动短信平台。与移动公司合作,以市县区将农业技术人员、养殖大户、种田大户及农民的移动手机号码统一到一起,在农业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将要发生时,各涉农有关部门将农业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防治与预防方法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大家,做到未雨绸缪。
6.采取积极措施争取项目和国家财政资金。根据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依靠该市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产粮大市的优势,通过全市各市、县、区的各涉农部门(农机、农技、畜牧、水利、水产、林业、气象、农业开发等)积极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国家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将争取到的项目资金集中综合配套使用,发展现代农业。
总之,发展现代农业为提高粮食产能、促进绥化市粮食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我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 李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