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放”“自”“养”,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情境,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条件,给予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是人为的一种外在形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外因。要搞好这个外因,教师要有大胆的精神,尽管地“放”。
   一、创设“情境”,强调三“放”
  1.在时间上“放”。在一堂课中,课前预习使学生课前就明白了学习目标,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地放手,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加以解答,这样便能积极开动学生的脑筋,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灵活性与逻辑性,在不自觉中强化自主意识。此外在课外活动中,应多留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在充裕的时间中自己探索、自己发现有意义的活动,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自己的能力。
  2.在空间上“放”。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应该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师生经过“整合”,把问题归纳为一两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两个中心问题,联系全文进行学习感悟。有了思维的广度才有思维的深度。同时,应有意识地留给学生以自我探索的“空间”,对于新知识,教师不要急于分析解释,应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多个途径去探索问题,留出“空间”去动脑、动手、动口,形成自己的创造能力。
   3.在学习方法上“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实际上他们就是在掌握学习方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知识,更要鼓励学生创造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而且有利于加快对所学知识理解的进程。
   二、联系“实境”,突出三“自”
   所谓联系实境,突出三“自”,即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查、自评、自纠的基本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深化他们学习的自主意识。
   1.教给学生审题、检验的方法,培养“自查”能力。在审题方面,可利用“三看二想”,“三看”即为:①看条件和问题;②看重点词语;③看提示要求。“二想”即:①想解题思想;②想解题方法。以上几点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印象,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而且读、看、想的结合能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题意,提高他们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检验方面,教师根据这些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同时教师提醒学生把检验运用到学习的各个方面,以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而内化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中。
   2.组织自由辩论,提高学生“自评”能力。通常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时,往往带有一定有主观性,较易使学生陷入自卑或自负的漩涡中,而进行适当的自由辩论能唤起学生的进取心。在辩论中评价自己或别人思维的正误,要求学生独立表达“为什么这样解答”,“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等等,让学生说出思维的过程,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采用多种形式批改作业,培养学生的“自纠”能力。①批改符号加批语。对于有创见性的简捷解法加上鼓励性批语,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错的题目加上启发性的批语,促进学生自己分析错误原因,搞清楚在什么地方,然后自己纠错。②开展互批互改。学生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互相纠正练习中的错误,在群体活动中智力得到互补,既培养了学生的自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③面批面改。我们对知识缺漏多的后进生作业进行面批面改,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个别指导,及时帮助后进生查漏补缺,增强学生搞好学习的信心。此外,还可以教学生写错误笔记,帮助学生批出错误、分析原因、作出解答,并写出吸取的教训,以利于教师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提高学生的自纠能力。
   三、开发“环境”,进行三“养”
   学生的心理发展有自身条件的制约,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要力求通过环境的内容、形式、风格、主导意识、情趣、氛围等因素对学生心理进行影响,并使学生愉快地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因此,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培养”。
  1.在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中“培养”。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对于校园里的画廊、教室可以由学生自己整理;花坛中的花、草坪中的草可以让学生自己种;种树、护树等活动均由学生自己做,并且开展“最佳教室布置”、“动脑动手小能手”等能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活动。在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2.在良好的校风建设中“培养”。设立“红领巾监督岗”,在课间活动、环境卫生等方面,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由学生自己监督自己、规范自己、管理自己,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红领巾广播台”,从组织稿件,培养小播音员到定期播音,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开办“红领巾小银行”,指导学生用好自己的“零花钱”,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使之主动并乐于与人交往,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使学生受到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的教育。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杨博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阅读一直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得大量阅读,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我们才能提高语言的感觉能力,拓宽知识面。那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累相当的词汇量  词汇量是影响阅读效率最直接的因素,词汇识别和词汇知识,是读者流利阅读能力中的必要技能。词汇量的多少是阅读的关键,可以说词汇量和阅读准确率是成正比的,无论是简单浅显
广告创意作为人类思维的一部分,虽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但同样要受到时代精神、社会、经济、文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而微观因素又塑造了不同的个人风格。我们把最近有关这方面的思考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因此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有必要学习此类课程。然而,程序设计类
采用解析的方法来对大功率行波管均衡器谐振腔的微波特性进行分析是较困难的,因此对其衰减特性进行仿真也较困难.该文在介绍用以描述谐振腔特性的测量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析了
数字媒体版权保护已经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有效的盗版确认方法是实现版权保护的前提。文章实现了一种基于余弦变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数字水印算法,数值仿真表明该算法较好保持
逻辑化方法是当前分析密码协议安全性的重要方法.文章通过运用一种新的认证逻辑系统,分析3G认证与密钥分发协议的安全性,并针对协议的安全漏洞,提出了改进的认证与密钥分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