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改中努力构建语文新课堂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tayang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常常感叹:“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会教。”其实,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知识有内在的兴趣。语文教师应该做一把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炬,以自身的魅力和修养构建和谐艺术的语文新课堂。
  一、勾画诗意课堂
  王菘舟老师说课堂有三种境界:一是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二是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三是人即是课,课即是人。我每次听名师上课总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们把自己诗人般的气质与课堂融合在了一起,整堂课浑然天成。如余映潮老师教学《说屏》一课。整堂课他宛如一个智慧的长者,微笑着倾听学生的回答,再说出自己的看法。他那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幽默的应变,都让人感觉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自身扎实的语文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教学《湖心亭看雪》时,我播放着悠扬的音乐和西湖美景图片,让学生自己吟诵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就这样,上课伊始,我们就进入了青山绿水、长堤翠柳营造的诗情画意之中。我随即引入课题:冬天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色呢?于是,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起领略文中的冰雪世界,感悟作者张岱孤独傲然的心灵。如此,学生不仅对课文印象深刻,也接受了美的熏陶。
  二、重视阅读教学,让学生乐读善悟
  让学生乐读,就是要让阅读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充分地、真正地读。七年级上册有一篇泰戈尔的《金色花》,语言优美,篇幅短小,很适合初一的孩子朗读。于是我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并有意选了一位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她读时声音细小,后排的学生听不到,嘘声一片。这个学生脸色通红,头埋得低低的。而我却表扬了她:“声音好听,读得很流畅。”在我的鼓励下,她又用较大的声音读了一遍,并且读出了感情。就这样,这名学生有了信心,从此不再排斥当众朗读。
  学生愿意读、喜欢读,才会主动去悟。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精妙的思想通过浅层次的阅读和教师讲解是无法呈现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会”就是“悟”。但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就不同。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深入感悟。如读《湖心亭看雪》中的写景佳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种描写和国画中的“白描”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我利用大屏幕展示了一幅表现课文内容的白描图画。这样,不必教师多说,学生自己就能有所体会。
  三、结合教师特长,张扬学生个性
  教师的特长不仅指教学方面的特长,也指其他方面的特长。特长能增添教师的个人魅力,也能增强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有的教师板书设计丰富多彩,有的教师语言风趣机智,有的教师多媒体使用纯熟。这些都是教学基本功的延伸,是一位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我校一名教师擅长朗诵,声音激昂有力,情感充沛。在她的影响下,班里的学生纷纷练习,进步很快,语文成绩也随之提高。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结合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教学特长,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其他特长如善唱歌、会乐器、懂摄影、爱美术等。这些都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特长的展现活跃气氛,与学生多沟通,增进师生感情。学生都喜欢多才多艺的教师,教师可以与学生聊聊自己的成长经历与体验,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
  四、关注学生特点,做好教学加减法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虽然我们的语文教材选取的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优秀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定对其有学习兴趣。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
  加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适当加入一些拓展训练、能力展示等。如课前开展“三分钟演讲”“名言解读”,课堂上进行“小小剧团表演”“记者招待会”,课下举办手抄报、朗诵、书法比赛等。这样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讲读课文之后,教师也可以适当延伸,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而减法就是精简一些烦琐或者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使教学中心更加突出、明晰,提高学习效率。
  一堂好的语文课,可以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可以是一段悠扬的音乐,也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要注意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文化修养影响学生,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语文新课堂。
  (责 编 莫 荻)
其他文献
我区对晋县、灵寿县进行肠道寄生虫的调查。在5898人中共查出寄生虫10种,其中蛔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8.8%和7.6%,其他寄生虫感染率为0.02—0.4%。位于平原区的晋县人群寄生虫感
课堂的“设疑”是一节课教学目标问题化的集中体现,它的精美呈现,关乎整节课能否扎实有效地进行。因此,搞好语文课堂的“设疑”至关重要。  一、钻研教材——设疑之“源”  所谓的“钻研教材”,不是对教参的照搬照抄,而是抛开教参,静下心来,深入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编者的编选意图,研究教材写了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应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教会学生等。如此深层次钻研教材,
语文学科的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教人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质量。然而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虽然也讲工具性和人文性,但却始终无法真正地使之统一。这就造成了教育和人的疏离,忽视了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体验。  其实,阅读语文教材中大量的经典作品可以使学生走近先贤,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生命的正确理解。这正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的十年中,课堂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始终在围绕课程建设进行破题。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者在关注学生“学习性质量”的同时.也在重视学生的“发展性质
目的:建立测定利培酮分散片中利培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溶剂为无水乙醇,在279nm波长条件下测定利培酮分散片中利培酮的含量。结果:利培酮检测浓度在6.12~30.6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诵读的重要性。有感情地诵读,不仅可以理解古诗的内容.还有助于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使远程教育从以广播电视为主体,以个人学习集体辅助为主要学习方式,转化为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为主体,以自主的个别化的学习与交互式的集体协同学习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近日下发通知,决定开展2018年度全省矿产督察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实地核查工作,要求严格按照2018年度全省重点督察任务清单和2018年度全省一般督察暨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9年常见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9年版为判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