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长线投资”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线投资”是一个在金融、地产等行业非常有艺术性的名词。意为“投资者”不会在短期得到丰厚的回报,通常情况下,一年以上的就应该算是长(线)期投资了。新教材计算教学和传统教材的计算教学有了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计算教学更多的是重视计算方法的教学,而新教材则更多关注算理的由来,计算教学是在现实生活中得来的。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主题情景,改变了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设合理有趣的“投资环境”,激发兴趣,使学习更具实效性。
  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一课时,进入高年级,学生对计算课一点兴趣都没有了,这时“长线投资者”可能要经受一些打击,但不能半途而废。要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笔者设计的是制作几张幻灯片;然后讲述故事,但是大家都觉得这样的设计学生已经司空见惯了,很难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来笔者结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设计了小狐狸分饼的动画:
  憨态可掬的熊妈妈、小熊两兄弟,聪明狡猾的小狐狸,声情并茂的解说中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在悠扬欢快的乐曲中,小熊弟兄两个高兴地端着两张饼来到家外的木桌子旁边,正要吃,恰好饥饿的狐狸看到了,也想吃这两个饼。聪明的狐狸想出了好办法:通过每次不公平的分饼,最后自己把饼吃了。
  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投资者”能得到很好的收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前提条件。
  寻求算理和算法的平衡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以“牛大哥开面包房,4个朋友来帮忙”引入,开头还不错,学生们个个注意力集中,看来设计的情境还是有效的。“牛大哥为4个朋友准备了4种不同的食物招待大家”,在这个环节上想通过平均分不同的食物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算式让学生对比出除数和余数的关系,一举两得;但“投资者”却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顾及到大部分学生。所以分组活动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分的情况试着列出横式和竖式,在汇报时说得乱七八糟。讲解算理上,由于本节课容量大,只针对了其中的一道进行了讲解,速度太快没有讲透,本节课就这样草草的收场了。
  第二次试讲在“投资技巧”上做了很大的改变,在讲解算理的时候,把4种食物减少到了2种,左边和右边的同学分别分11个苹果和16个梨。通过动手分以及列式的比赛,使学生初步感知“16÷4”以前学过,而“11÷4有剩余”没学过,所以速度慢,不会列算式。再由老师带着大家共同解决“11÷4”,在讲解上老师也放慢了速度,不是一带而过,而是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每个数的含义,进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投资技巧”的改变不光使学生学会了计算,而且清晰的理解了算理,“投资”所得到的回报是相当丰厚的。
  分析成绩和问题
  “长线投资者”每一次成功投资所取得的回报是令人向往的,但他们期间的艰辛与付出也是令人畏惧的。所以“长线投资者”必须时刻关注着“各类市场信息”,冷静分析这阶段的“投资效益”是高还是低,而检验“投资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巩固练习。这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的兴趣,并且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练习的效果。
  如教学《8的乘法口诀》一课,从猜谜语引出螃蟹,利用螃蟹创设一系列的情景,接下来让学生在表格中找计算的规律、找记忆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交流想法、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拍手游戏等多种活动,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8的乘法口诀。设计的练习层次清楚,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
  在抢答游戏“小鱼吐泡泡”这个练习环节中:美丽的小鱼为了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吐出了好多泡泡,快来看看这些泡泡是哪条小鱼吐的吧!请同学们根据小鱼吐泡泡中的算式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乘法口诀。
  在海底世界游玩了这么长时间,同学们渴了,也累了,螃蟹大哥买了一些杯子请同学们喝茶(出示茶杯图)。这个练习是应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长线投资”项目,“长线投资者”需要长时间保持着自身的冷静与豁达的情绪,以及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并且需要时刻坚守着既定目标,走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风采,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的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让这项“长线投资”在小学这个“前期投资”阶段得到丰厚的回报。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本化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践行,阅读教学则更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一时间,关乎教与学关系的研讨已经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焦点问题。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因为无法确定以学定教的内容致使教学停留于不切实际的层面。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谈谈自己如何依照学情定“教”的。  聚焦核心内容,起点设在关键处  教师的艺术不是要传授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而在于激发学生参
作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家庭作业在反馈教学效果、巩固教学与提升学生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综观更多的家庭作业类型,读读、写写、抄抄、背背似乎成为了惯用手法。那么,家庭作业如何才能成为拓展大语文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一个重要平台呢?  趣味性与逻辑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一谈起作业,就觉得繁重而痛苦。究其原因,就是作业的形式非常单调,内容非常枯燥。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兴趣是学
2003年是中国电视新格局的形成年,这必将给中国电视业带来更为深刻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省级卫视在这一变革中该如何定位,如何应对?如何寻找发展空间?本文拟从对历史和现
会议
会议
“三原色”即红、绿、蓝三色光,在一定组合下可以复合成光谱中的各种色光。有了“三原色”,才能描绘出绚丽多姿的画面。作文教学同样需要“三原色”。那么,作文教学的“三原色”是什么呢?  绚丽多彩的生活  镜头特写 校园一角。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自由组合,来回穿梭。有的在花坛边静立,有的在假山前驻足;有的摸一摸丁香树的树干,有的闻一闻美人蕉的花香……老师没有过多讲解,只是提示孩子们观察它们的形状、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