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网球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g0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网球课堂教学出现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的达不到标准要求、师资水平偏弱、对网球课程重视程度低、网球教学理念陈旧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要加强对于网球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寻求支持来发展网球、要更新网球教学理念和优化网球教学方法等举措,为提高高校网球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网球课程 教学质量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被誉为“贵族运动”的网球运动在民间普及程度低,近十年年来才逐步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随着我国女子网球在大满贯赛事和奥运会等比赛中竞技成绩的突飞猛进,群众对于网球运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逐渐提高,高校学生对于网球运动的参与热情也日益高涨,网球已成为高校体育的热门课程。作为一项隔网对抗的持拍运动的小球项目,网球项目有别于其他项目的基本特征,参与者上手难度大,教学难度大,经调研,很多选修网球课程的学生反映课程学习难度大,通过课程学习的技能提高幅度有限。高校网球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网球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网球运动锻炼习惯,如何提高网球课程教学效果是贯彻这一目标要求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网球课堂教学质量做一些探讨。
  一、高校网球教学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场地条件稀缺和器材设施简陋
  随着网球普及程度的逐步提高,全国各高校开设网球课程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网球的学校占比6成以上,但是校均网球场地不足8片,开设网球课程所使用的网球拍也以廉价质低的铝合金拍为主,网球也是多次利用,更新频次低。场地限制是制约课堂网球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没有场地进行多球多密度的练习,学生的技能提高速度非常慢。
  (二)网球师资整体水平偏弱
  在新一轮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就网球项目来说,目前高校的网球师资整体水平还是偏弱,具备二级以上专业运动等级的教师偏少,很多网球教师都是其他项目专项教师的网球爱好者。高质量的网球教学需要教师不仅具备完整的教学能力,还应该对网球技能形成过程和教学训练细节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三)网球在整个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视程度低
  体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的边缘课程,而网球课程在整个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视程度也偏低,具体体现在:一是课程教学时数少;二是班级人数多;三是各层次领导对于网球项目的条件改善,课程设置、师资再提升这些具体工作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四)高校网球教学理念陈旧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高校网球教学的基本理念还是停留在以讲授为主的技能传授模式,注重课堂的讲授,忽视学生的练习。技能传授式的教学对于学生完整建立动作的概念是有效果的,但是,练习密度太低,学生很难掌握新授的技能技术。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此外,教学方法单一也是目前网球教学的通病,像“快易网球”、“游戏网球”等教学手法很少能用到课堂,但这些先进的网球教法已经在网球群众普及推广中开展得很好。
  二、提高高校网球教学质量的举措
  (一)加强网球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寻求支持
  所谓网球文化,是指人们在研究网球运动的现象及促进网球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在精神状态、情感倾向、制度约束等层面上的认知,在理论认识、技战技巧、方式方法等层面上表现的思维方式,以及有意识的在实践活动中去实施其行为的总和[1]。被誉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的网球,具有无穷的魅力,竞技观赏性强,技术动作优雅,网球一直以来是众多竞技运动项目中高雅与时尚的代名词。对网球文化的认同度是促进网球运动发展的根本。我国发展网球运动的时间不长,虽然在竞技成绩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在网球文化推广和营造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导致我国群众网球开展不力的重要原因。高校要把网球开展好,网球课堂教学是根本,但依托网球文化传播所吸引的支持力是推动这项运动发展的内驱力。
  (二)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网球教学理念
  目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普遍还是传统的讲授练习式的授课模式,这种授课模式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很难取得教学质量方面的突破,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目前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平台课程已经深入高校各门课程的课堂,网球教学有必要更新教学理念,合理利用在线互联网平台构筑学习平台,学导与导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此外,要搞好网球课程教学,网球教师必须有钻研精神,将最新的网球动态和实用的网球教学训练方法引入课堂,发挥高校教师教科研并重的优势。
  (三)优化教学方法
  以讲解、示范、分组练习为主的网球传统教学方法在教授学生网球基本技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要有效提高网球课程教学质量,仅仅使用这些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根据学校场地条件,学生基本特征等情况引入一些高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墙壁练习法可以加强学生课堂上的练习密度,也利于教师对基本挥拍动作进行纠错;比赛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性和学习热情,诱导学生课外进行练习;快易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参考文献:
  [1] 宋梅,赵先卿.网球文化对高校网球教学的影响[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4):125-128.
  [2] 陶志翔,胡亚斌,赵源伟等.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830-83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兴国的战略举措,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明确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适应的对策,使体育学科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本文首先从缺乏了解与认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教师教学水平较差四方面分析了高校跆拳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就其影响因素分别从加强高效跆拳道理论学习和教学、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锻炼、优化高校跆拳道师资队伍等方面论述了其教学优化对策。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跆拳道教学 影响因素 优化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全媒体概念是新形势下对于全部媒体形式的统称,全媒体建设与电子媒体迅速发展原因相一致,但是传统媒体建设已经与新媒体建设存在一定差距。在全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发展已经受到了严峻挑战。本文对于全媒体语境下的体育新闻教育进行分析,了解体育新闻发展现状,重新理解体育新闻观念。  关键词 全媒体 体育新闻
摘要: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的一项综合技能。它能促进词汇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综观历年中考,阅读在试题中占据了首要位置。可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势在必行。本文将试从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应对措施、阅读步骤解析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扼要阐述。  关键词:阅读现状;应对措施;步骤解析;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本文采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和观察实践方法,并紧密结合大学四年篮球运动训练实践及05年下半年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的经验、体会,对中学篮球教学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管理能力,同时为大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反馈信息。  关键词 中学 篮球 教学 探讨  一、研究方法  运用调查访问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高校健美体操是高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并不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而教师应该提高健美操教学的水平。所以本文先介绍了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然后提出了尊重个体差异、重视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初中 信息技术 情感教育  随着我国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我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将体育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体育教学论是属于应用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仍属理论研究的范畴,但是,它还要研究把已经认识的规律运用于实践活动的方法。它是一种以理论研究为主,同时又将研究视点推向实践应用的兼具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我们认为,恰当地确定体育
目的:探讨磁锚定技术在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做前期探索.方法:自行设计加工磁锚定装置(包括锚定磁体和靶磁体),以离体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体验式学习以运动体验为核心,促使学生反复思考、总结,掌握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从而完成学习目标。本文对体验式学习的内容、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并对开展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生 体育 体验式学习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课程要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啦啦操课堂运用双语教学进行理论分析,旨在初步探讨双语教学在我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啦啦操课中开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