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食管颗粒细胞瘤(GCT)的超声内镜图像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的食管GCT和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各8例,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病灶的超声内镜图像灰度平均值和灰度标准偏差,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结果 在内镜图像和超声内镜图像中,食管GCT和食管平滑肌瘤的表现相似.食管GCT和食管平滑肌瘤病灶的超声内镜图像灰度平均值均数分别为67.51和
【机 构】
:
绍兴第二医院消化内科,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310003杭州,浙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食管颗粒细胞瘤(GCT)的超声内镜图像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的食管GCT和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各8例,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病灶的超声内镜图像灰度平均值和灰度标准偏差,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结果 在内镜图像和超声内镜图像中,食管GCT和食管平滑肌瘤的表现相似.食管GCT和食管平滑肌瘤病灶的超声内镜图像灰度平均值均数分别为67.51和5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5,P=0.043),但二者的超声内镜图像灰度标准偏差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4比13.12,t=0.225,P=0.825).结论 可通过比较食管GCT和食管平滑肌瘤超声内镜图像的灰度平均值来提高超声内镜诊断食管GCT的准确率。
其他文献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一种可刺激结缔组织增生的常见肽类调节因子,是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内皮细胞、神经元细胞及其他间充质来源的细胞强促分裂剂.近年来发现PDGF信号系统与消化道的许多疾病密切相关,但目前PDGF系统在哺乳动物胃肠道中的功能研究非常有限.现总结目前有关PDGF信号
门静脉血栓指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的血栓形成,其评估主要包括血栓的程度(包括部分血栓、完全血栓和纤维条索形成)[1]、血栓的分期(包括急性血栓、慢性血栓和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和血栓的范围(包括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右支、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患病率约为10%~25%,并随着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其患病率<1%,在肝移植候选人群中约为
食管上段异位胃黏膜(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upper esophagus,HGMUE)是指胃黏膜出现于食管上段,临床较少见.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HGMUE的检出率有所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HGMUE的临床、胃镜及病理特征,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来源: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消化科因各
编辑部:拜读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1],受益匪浅.但亦感有关胃黏膜活组织检查部位与块数之建议欠妥,提出商榷.共识意见内镜部分第9条指出"活组织检查应根据病变情况和需要,取2块或更多.内镜医师应向病理医师提供取材部位、内镜所见和简要病史等资料.有条件时,活组织检查可在色素或电子染色放大内镜引导下进行.活组织检查重点部位应位于胃窦、胃角、胃体小弯侧及可疑病灶处".共识意见病理组织学
目的 分析重度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重度FC患者结肠动力和肛门直肠功能与便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胃肠传输试验(GITT)、肛门直肠测压(ARM)和排粪造影检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42例FC患者中,男69例,女173例,重度FC患者179例(74.0%).
患者男,30岁,右下肢肿痛4个月,腹痛、便血2个月,神志模糊3d.患者4个月前因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接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接受华法林(2.5 mg/d)治疗20 d,INR为1.08~1.82.患者2个月前出现阵发性脐周绞痛,腹痛后排暗红色黏液血便,每日10余次.患者1个月前出现右侧肢体乏力伴视物模糊,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无效.患者3d前出现意识模糊,反复高热,最高达39℃.起病4个月来体
目的 探讨死亡受体4和死亡受体5基因多态性与U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362例UC患者和49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微测序技术(SNaPshot)检测死亡受体4(rs20575,rs13278062)和死亡受体5(rs1047266)3个位点的基因型,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各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受体4和死亡受体5基因多态性与UC患者
患者男,47岁,反复呕血、黑便9年,自发性鼻出血5年,再发1个月.2003年进食硬食后呕鲜血,量约1000 mL,呕血前无剧烈呕吐.外院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未再呕血.2009年7月后患者反复出现黑便,接受多次硬化剂治疗.反复自发性鼻出血5年,2~3个月1次,出血量少,可自行停止.体格检查见左颈部、前胸、背部有4处毛细血管扩张,余异常情况未及.
第21届欧洲消化疾病周(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ogy Week,UEGW)会议于2013年10月14日至16日在德国柏林召开,本次会议受到各国学者广泛关注,投稿数创历史新高.世界各地的专家对各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报道、讨论和交流,报道内容涉及胃肠疾病、肝脏疾病、肿瘤、内镜等多方面.而IBD无疑是本次会议的焦点,会议就IBD多项主题进行探讨,如IBD患者生物制剂目标
目的 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状态.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的STC患者136例,其中病程1~<6年者55例,6~10年者43例,>10年者38例;结肠传输时间3~<5 d者66例,5~7 d者42例,>7 d者28例;接受结肠次全切除术者35例.以同期30例因结肠单个息肉接受结肠部分切除术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尿标本.取STC手术者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