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日记与小学语文作文的有效结合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tu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对写作存在畏惧心理,缺乏丰富的习作素材,在写作时经常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把微日记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发展写作思维,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在写微日记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把所见、所闻、感受和体验作为微日记的内容,用简短优美的语言进行记录,养成写微日记的好习惯,树立写作自信心。把微日记和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创新了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能够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自信心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作文教学中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一上课就开始写作的方式。把微日记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先从微日记入手进行写作。微日记是采用日记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的,学生可以选择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等作为写作内容,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在写微日记时,学生所写的内容都是亲身经历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微日记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他们在写作时能自然的把自己的心情和情感融入到文字中,使写出来的内容真实,富有感染力。通过微日记的寫作方式,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他们能从写简单的微日记逐步过渡到写整篇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写作练习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写出内容真挚、语言优美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生写作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在写作文时,他们很难找到和作文主题相关的内容,最后采用编造、抄写的方式完成作文,导致他们的写作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利用微日记的形式开展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写微日记开始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写出来,重点描写印象深刻、最触动自己心灵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让他们把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和每天的感受用微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例如,在看了一部好看的电影后,学生可以用微日记记录电影的内容和观看的感受。周末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后,学生能用微日记把游玩中见到的景色和感受写下来。通过写微日记,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有效解决了在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能够在写作时根据作文要求选择素材,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事物、事件、人物等,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加强教师指导,掌握微日记写作方法
  微日记和小学作文教学结合起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在写作文时能选择紧扣主题的素材,灵活运用语言写出内容完整,感情真挚的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写微日记时,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掌握写微日记的方法,能够抓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进行写作,写出与众不同的微日记。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选材进行指导,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进行写作,使微日记的内容紧凑,重点突出,并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完整。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积极练习,微日记在作文教学中成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通过微日记的促进作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写作训练中,推动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进行。
  四、创新微日记内容,发展语文思维
  在运用微日记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在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微日记的素材,还要让他们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心感受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从小事中获得感悟和体会,把这些内容写到微日记中,能够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在看待事物时更具有深刻性。在写微日记时,教师要让学生从创新的角度选择写作素材。例如,美丽的景色、放学路上的心情、写作业时遇到难题的感受、和好朋友交换礼物的喜悦等都可以作为微日记的写作内容。在自由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对生活观察的视角不同,他们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也不同,把看到的事物和获得的感受结合到一起进行写作,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面,让他们在进行写作时有更多的内容可以选择,通过写微日记提高写作能力,发展语文思维,写出更好的优秀作文。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把微日记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写作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生活体验来写微日记,通过写微日记增加写作素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在微日记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拓宽写作思路,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有效发展, 有效提高写作能力,推动高效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其他文献
“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并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无意中看到高尔基的这句话,不由得心中一颤。跌跌撞撞,懵懵懂懂,在教育行业上已经第六个年头了,似乎从没问过自己的追求,也正因为没有奋斗目标,所以显得平庸,碌碌无为。甚至遇到些许不顺时,埋怨自己选择这个行业,每天消耗着这种“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并带有责备
期刊
一、激趣导入不容忽视  一堂课的导入太重要了,导入直接关系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一般情况,我大多是激趣导入新课。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当我们坐火车去八达岭,途中路过青龙桥车站时,会看到这样一座铜像,他目光炯炯,正视前方,神情刚毅自若,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还如在《你,浪花的一滴水》一文教学时,我先引出“英雄”的话题,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谈了自己从电影、电视、课外书中看到的人
期刊
月的清辉散落一地,清冷而美好,月光不带一丝温度地划过指尖,像是一声声呼唤,乱了人的思绪。  落叶飘零的秋天,冷得让人找不到归宿。十五的月儿却是这样的温柔,寂静的树梢悄悄勾勒出精致的月的剪影,月色朦胧了时间,恍若隔世般的月光,随着呼吸而潮起潮落。清风掠过,吹醒了心,却迟迟吹不散心头的思恋。  明月清辉,月儿圆了,华光满地,有谁在这月圆之时不眠了呢?飘荡的游子啊,仰望一轮清冷的圆月,心头是作何感想?月
期刊
中学生正处在由未成年走向成年的关键时期。本着德育为先,做人第一的原则,从理想信念到人际关系的处理、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认识指导实践,观念引领行为。对青少年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否到位,关系到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水平和成效。我校正在树立“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为首”的观念
期刊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革,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新形式、新难题越来越多,单靠教师个人很难胜任新课程的教学任务。所以集体备课,合作教学已经被广泛地推广和运用。但遗憾的是合作教研却一直得不到教师的重视。  一、合作教研的特征  传统的合作教研的定义就是集体备课,合作教学。集体备课,合作教学实际只是合作教研的一个内容,或者说是合作教研的一个
期刊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至要莫若读书。是的,一个有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明理的孩子,是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孩子,也一定是一个纯净而向上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就算不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也一定是大家心目中好孩子的代表。换而言之,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但坏孩子一定不喜欢读书。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经常都说,希望孩子先成人,再成才。那要怎样成人?我认为,在这个知识爆炸,物欲横流的时代,读书才是最直接
期刊
语文课堂,以主问题引领学生深入进行文本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一篇课文的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抓住课文题目,精心设计主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能更有效地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根据课文题目的不同类型,主问题的设计也各有差异。  一、设计指向内容理解的主问题  课文的题目,往往概括出文本的主要内容。以这类标题设计课堂学习的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文本内容。  比如,《林冲
期刊
50分的中考作文是“半壁江山”,而初三学生的作文大部分得30多分,情况令人担忧。其中原因一是作文布置随意化,匆匆安排个题目让写生写,没指导,缺乏整体性的关联,上次作文与下次作文的联系很少。长期进行这样无针对,无专题,无覆盖的三无训练 ,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应有的兴趣。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思考,采用了以学生训练为主的不同形式的作文复习策略,明显地提高了复习效率,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期刊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是启迪灵魂的事业,學生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否快乐,是否有所收获,都是由教师来调控和掌握的。要想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课堂,快乐学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真情打动“童心”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尊重和依恋之情。例如,教师给学生面批作业时,有的学生会悄悄地摩挲教师的手臂和手背,有的学生会拉拉教师的头发,有的学
期刊
阅读与写作是最为重要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偏好阅读教学,而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难以提升。其实,仿写教材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教材中的好多篇章文质兼美,在写法上总有值得模仿借鉴的地方,是最新鲜有力的范文。我们在阅读教学时不妨有意地渗透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和风细雨的浸润中提升写作能力。  那么仿写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可以模仿篇章结构  比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