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在版画创作中的表现与应用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材料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为版画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关创作作品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造诣,促使版画艺术家们投入更多精力到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的探索当中。将综合材料运用到版画创作当中,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版画的表现力。版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通过特殊的手段间接达成艺术目标,是一门印痕艺术。利用传统材料进行版画创作,很容易受到技术、手法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但综合材料的引入,能够将版画从单一的版基转变为多种材料的版基,并且多种材料的融合也能够丰富版画的层次感,更有利于传达情感。因此研究综合材料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和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促进版画创作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综合材料;版画创作;表现形式
  综合材料版画就是运用不同材料的组合搭配,利用版画的印刷形式,同时保持版画本身的一些创作特点的一种版画形式。相比于传统的版画创作,运用综合材料进行版画创作能够突破传统版画创作的界限,为版画创作增添新的活力,并且能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更有利于创作者表达情感。
  一、综合材料版画的研究历程
  20世纪2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取得较大的胜利,很多艺术创作者都受到了工业时代的影响,开始尝试将不同的材料融入版画创作当中,并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综合材料版画创作刚刚起步。艺术家廖修平根据在法国以及日本的留学经历,总结了艺术家海特所独创的凹凸印技法,并在日后的版画创作当中进行了有效的应用。廖修平自回国后,就开始运用综合材料进行版画创作,并且在多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及版画创作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版画创作的起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廖修平的影响之下,我国美术学院纷纷开设综合材料版画创作课程,诸如西安美术学院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等。现在综合材料版画的创作如火如荼。
  二、综合材料版画的选材
  (一)直接性综合材料
  有很多材料可以直接在版画创作中以直接粘贴的形式进行应用,创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自带的纹理进行创作,不需要进行加工。而在进行实物粘贴的创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平面形式的材料,也可以运用本身就具有凹凸特点的材料,这其中涵盖了纸张、毛巾、植物、木板、皮革、钥匙、门牌、集成电路板、尺子等。另外,为了塑造版画本身的凹印,可以采用纸板进行创作,充分利用纸板自身的粗糙性实现深浅颜色的灵活转换。
  (二)间接性综合材料
  在运用综合材料进行版画创作时,很多材料不能够直接运用到版画创作当中,这是因为这些材料不具有黏合性。此外,很多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凹凸性,因为需要创造自然痕迹的效果,对此就可以使用砂纸打磨等形式来使其具有更加层次分明的纹理,同时也是为了机器印刷时不因版面肌理的凸痕过于尖锐而划破纸张。
  (三)替代性综合材料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材料,创作者也开始寻找更多的创作素材来突破原有版画创作的局限性,丰富材料的表现形式,同时更多采用非传统的版画材料来实现创作思维的进一步突破。创作者通过版画创作实践,积累出了一套版画材料运用方法,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大胆采用一系列替代材料,以实现更加细腻的版画肌理和更丰富的版画语言。
  三、材料版画中的语言表现
  (一)肌理语言
  综合材料版画中最丰富的语言形式就是肌理语言,通常情况下包括点、线、面以及自然肌理。例如在金刚砂中加入适量的胶粉就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肌理,油画布本身具有比较特别的粗糙肌理,另外,在实物粘贴过程中采用金属材料就可以产生金属印痕,可见材料本身自带的肌理形式多种多样。此外,在版画创作过程当中,肌理语言能够发挥出很大的艺术效果,因此创作者需要充分理解不同材料的肌理特点,并且深入理解肌理语言,还要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创造出不同肌理,可以说肌理的体现是版画创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二)色彩语言
  版画创作过程中不仅可以使用黑白的素材,也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色彩关系来营造独特的艺术特点。版画的创作和油画具有较大的区别,油画主要是利用色彩表达的空间以及体积关系来营造具体的艺术效果,而版画则更多是运用色彩表达的韵律感和色彩在不同材料上的肌理表现来营造艺术效果。在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时,水油分离这种创作形式就利用了材料的色彩关系,在画面当中营造出二维的色彩艺术感。在凹凸印技法当中,创作者通常会在材料的凹凸面上采取不同的色彩表达,从而表达色彩之间的关系。套色中需要用到多个底板,运用多种色彩的底板能够实现更高的精准性,并且也能够使画面变得更加清晰和直观,利于实现色彩的过渡,因此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三)明暗语言
  版画创作和油画以及国画在明暗语言上面也有着较大的差别,油画和国画更重视空间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使用强烈的黑白对比色彩来展现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样能够塑造画面的层次感。
  而在版画创作过程当中可以运用综合材料来实现明暗关系,比如在创作中运用纸板自身所附带的粗糙度来展现明暗关系,在利用塑形膏制作肌理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塑形膏干透后的最终形状来变更画面的明暗关系。利用点涂的上膏手法,能使塑形膏呈现出凹凸不平的效果,凭借肌理的不同留住墨色,从而在印刷时可以体现出重灰和浅灰交替的颜色效果;利用平涂的上膏手法,能使塑形膏干透后的肌理表面较为平整,这样印刷出的效果就是颜色较一致的重灰。此外,還可以将塑形膏和白乳胶进行叠涂,利用塑形膏的不透明性和乳胶的光滑性来体现浅灰和重灰之间的过渡灰色。充分利用材料特性表达明暗关系,能够增加版画创作的层次感,更利于生动表达创作的主题,使画面更加丰富。
  四、综合材料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途径
  (一)通过实物粘贴的方式
  实物粘贴是通过运用具有平面特点以及一定凹凸特性的材料来和版基进行粘贴的创作形式。实物粘贴的首要条件是材料的表面要尽可能平整,不能过厚或者是过脆。通过实物粘贴的方法能够实现实物自然纹理的展现,从而增加版画创作的趣味性和艺术效果。   (二)使用复合材料加工
  在利用综合材料进行版画创作当中,金刚砂的应用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可以充分利用金刚砂的凹凸特性实现藏墨,并且金刚砂制成的底板也能够满足层次感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利用不同比例的胶粉来实现明暗色彩的调节。同时利用综合材料可以改变原有铜板的呆板性,并且将所产生的图像效果转变为绘制图像。修版也变得更加简便,可以通过反复重合叠加的方式实现画面表现形式的组合。另外,制版过程当中,创作者可以充分控制版面的变量,如版面的大小以及强度等。
  (三)运用版基材料
  传统的版画创作当中更多是运用木板或者铜板等材料,而综合材料的运用带动了版基材料的变化。目前在版画创作当中更多采用纸板凹印以及亚克力制版等形式。纸板凹印的形式促进了版基材料的运用,并且制作方法相对简便,有关材料获取也比较简单,同时创作过程的趣味性比较强。亚克力制版则主要是通过对有机玻璃、有机塑料等材料进行综合处理得到。
  (四)利用材料印制
  与传统版画创作中通常使用凹凸印技法相比,利用综合材料来印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纸板创作,在印刷前需要先利用虫胶漆正反面均匀涂刷版面三次左右,涂刷次数可以根据作品中具体肌理的薄厚进行适当调整。涂刷虫胶漆是为了将在纸板上所做的肌理和纸板本身融为一体,避免在印刷擦墨时由于力量过大而损坏肌理,进而破坏画面效果。由于纸板在做肌理、涂刷虫胶漆的过程中因自身吸水的特性而变得具有弧度,不再平直,此时直接印刷会导致印刷出的作品细节不清晰或纸张因机器压力和版面挤压而出现褶皱或破损,所以涂刷完虫胶漆后需要待其完全干透,然后用木板压在上面,再用重物置于板上进行压板。而在擦板过程中需要創作者始终在脑海里保持对自己所创画面的清晰印象,避免擦板过度或油墨积存导致画面细节印刷过轻或过重。同时利用上浆纱布或报纸擦拭来带走积存在凹面的油墨以及浮在凸面的浮墨。
  综合材料版画和铜版画的纸张处理办法基本一致,如果纸张尺寸过大,在纸槽内无法铺展,可以在印刷的前一天使用塑料膜包裹并放在平整的桌面或木板上——利用喷壶将纸张正反面喷湿,再使用打湿的海绵将纸表面的水擦至均匀,最后盖上塑料膜,使纸张尽量处于密封状态。第二天印刷时打开塑料膜,如果纸张潮湿程度不够,可以重复上述步骤,然后将吸水毛巾或浴巾轻铺在纸张之上,使纸表面不再有多余的水分。随后使用机器施压印刷,将拷贝纸覆于印好的画上,使用木板进行压画。这样纸张完全干透后不仅会留下墨痕,还会将肌理痕迹留在纸张上,用手触摸甚至可以感受到肌理的凹凸。因此综合材料版画不仅可以通过视觉去欣赏,还可以通过触觉来感受,这也是综合材料版画独特的艺术韵味之一。
  五、结语
  随着材料种类的不断丰富,综合材料在版画中的应用变得广泛起来,并且相比于传统的版画创作过程,综合材料版画不仅避免了制版过程的单调,还使它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同时运用综合材料能够提升版画在肌理语言、色彩语言以及明暗语言层面上的表现力。因此研究综合材料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和表现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促进版画创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公明.“高贵的人道精神”与黄新波的左翼木刻艺术:以黄新波在香港时期(1945—1949年)的版画创作为中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5):139-160.
  [2]刘福.现代版画创作形式与中国传统木版画的契合及创新[J].艺术教育,2020(3):167-170.
  [3]孙荣生.全国版画展览背景下安徽版画创作艺术语言延展探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9(3):88-90,98.
  [4]甘庭俭.坚持民族性与多元融合的版画创作:记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9届版画专业毕业展[J].中国民族美术,2019(3):86-95.
其他文献
摘要:油画教学正在逐渐进入很多高校的课堂,并越来越受社会的重视。在油画绘制过程中,创作者不断发散思维与发挥想象力,从而绘制出富有魅力的美妙绝伦的作品。绘画的重要基础是专业的空间意识,如果创作者缺乏这种意识,其自身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无法提升个人绘画水平。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训练活动,使学生树立空间意识,创作出更优秀的油画作品。  关键词:油画教学;空间意识;创造力  从专业角度来看,空间与实体之间
摘 要: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方法和科学路径。高校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纪委工作“三转”、创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当前高校应从建章立制、细列清单、分类约谈、线索处置四个方面推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运用,并通过完善指标体系、明确转化标准、构建协同机制进行策略优化。  关键词:高校;监督执
摘要:油画是艺术家进行表达的艺术媒介,只有将色彩、线条、符号等形式因素相结合,才能使油画作品得到很好的表达。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油画创作能通过作品去反映当代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油画风格也让我们了解了各个时代不同的美学思想以及技法的形成,给我们的创作和审美都提供了更有意义的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通过技法的表达在艺术作品中传递心灵层面的共通和融合。从光影技法的角度出发,可以探究油画的奥秘。
摘要:西方油画作为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虽然油画在16世纪就传入中国,但也只是为封建王朝服务,接触和了解油画的人少之又少。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大潮再次将油画引入中国。虽然战争年代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油画作品,但画家很难潜心研究绘画语言,油画无法得到广泛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油画才真正在中国扎稳了脚跟,很多优秀的油画作品被创作出来,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毛
摘要:绘画艺术作为图像語言门类,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艺术表达中,良好的图像叙事性表达是作品与观者产生共鸣的关键,如何分析和解读每一幅艺术创作是观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图像叙事性发展和艺术创作中图像叙事进行研究,可为观者对图像叙事的认知和理解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图像叙事;隐喻;创作  一、西方图像叙事性的发展及演变  美术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门类,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洞窟壁画,当时其图像叙事主要为
摘要:中国画属于“意象的艺术”,造型是绘画语言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进行分析,探索出中国画意象造型的具体形式及成因。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画的绘制方法,还应该了解中国画的造型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渊源,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画具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中国画;“意象造型”;透视;“简”  人们惯用造型来表达物体形象。从广义上来讲,一切人和物体在绘画中的形象都可以称为造型
摘要:莫迪里阿尼是20世纪一位极富个人特性的天才艺术家,他用雕刻刀般的线条、简约鲜艳的色彩和个性化十足的造型语言作为工具,打造了一个专展现唯美忧郁的女性美感的艺术王国。基于早期对于古希腊艺术的学习和熏陶,以及同时代塞尚和毕加索两位大师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影响和自身雕塑创作的经历,莫迪里阿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方式,成为那个时代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雕塑感的画家。但莫迪里阿尼的艺术最大的动人之处在
摘要:传统人物十八描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然元以后人物画渐趋衰败,到清末时已危在旦夕,写意人物画也因轻视造型险象环生。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融合的20世纪初,黄羲坚守传统文化根脉,通过对传统人物画衣纹规律的再认识重塑十八描的重要地位,为国画线条语言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使十八描重回大众的视野。黄羲为传承十八描所做的尝试,不仅弘扬了十八描传统,也以现代人文价值取向,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得到创造性的发
摘要: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最早提倡美育的教育家,被称为“美育之父”。他的美育观是在中国传统美育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现代的思想观念所产生的。蔡元培打破了中国传统封闭的美育观,使得美育重新进入普罗大众的视野之中,促进了现代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转型,这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极大影响,而且对以后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美育观;蔡元培;转型  一、中國传统美育观  中国传统美育最早可以追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