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我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的几个朋友常去成都竹叶巷陈毅三弟陈季让家里聚会。陈季让指着裴先章馆员告诉我,我二哥原先不叫陈毅,陈毅这个名字还是老裴的父亲给他改的。
陈毅祖籍江西,清康熙初年始迁居四川乐至县,清末民初,因家道中落,又迁至成都外东锦官驿附近农村租地务农维生,那时陈毅还不叫陈毅,而叫陈世俊。
锦官驿附近有一家私塾,老师就是裴先章的父亲裴野堂,那时陈毅刚满七岁,就在那家私塾发蒙上学,与裴先章同坐一桌,以师兄弟相称,情感甚深。
陈毅的父亲觉得儿子世俊这个名字不十分好,不能表达他对儿子的期望,对儿子的鼓励也有所不足,便把他这个想法告诉裴老师。裴老师平时也喜欢他这个学生,认为无论天分资质都为其他诸生所不及,便为世俊改名考虑再三,最后选定《论语》中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四书集注》:“宏,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任其重,非毅无以至其远。”便给世俊改名陈毅,字仲弘。
裴老师家住成都太升路12号,我曾于每年春节去他家为他拜年,有一年我去时,他的儿媳李星智告诉我:陈毅任上海市长,已把裴老师父子接到上海作客去了。那年正月元宵,我再去裴老师家,裴先章夫人李星智告诉我,裴老师已经仙逝,陈毅曾来信悼唁,说他受裴师改名鼓励,受用一生,言下不胜感激。
(作者为原四川《民政志》主编)
陈毅祖籍江西,清康熙初年始迁居四川乐至县,清末民初,因家道中落,又迁至成都外东锦官驿附近农村租地务农维生,那时陈毅还不叫陈毅,而叫陈世俊。
锦官驿附近有一家私塾,老师就是裴先章的父亲裴野堂,那时陈毅刚满七岁,就在那家私塾发蒙上学,与裴先章同坐一桌,以师兄弟相称,情感甚深。
陈毅的父亲觉得儿子世俊这个名字不十分好,不能表达他对儿子的期望,对儿子的鼓励也有所不足,便把他这个想法告诉裴老师。裴老师平时也喜欢他这个学生,认为无论天分资质都为其他诸生所不及,便为世俊改名考虑再三,最后选定《论语》中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四书集注》:“宏,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任其重,非毅无以至其远。”便给世俊改名陈毅,字仲弘。
裴老师家住成都太升路12号,我曾于每年春节去他家为他拜年,有一年我去时,他的儿媳李星智告诉我:陈毅任上海市长,已把裴老师父子接到上海作客去了。那年正月元宵,我再去裴老师家,裴先章夫人李星智告诉我,裴老师已经仙逝,陈毅曾来信悼唁,说他受裴师改名鼓励,受用一生,言下不胜感激。
(作者为原四川《民政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