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迷途”的迷人王子——浅论《道林?格雷的画像》道林人性断裂现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a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著《道林·格雷的画像》,通过幽默而富有哲思的话语为读者刻画了道林这一形象。道林从一开始的迷人王子到后来谋杀他人,走上“迷途”的王子,表面上是物质欲望步步引诱,但实质上自我掉轨才是实质所在。自我迷失,其内在是自我人性发展所面临的一种“断裂”鸿沟,所折射出的这种自我人格“断裂”在当下极具有超强的现实折射意味。 Oscar Wilde, the 19th-century master of aestheticism, portrays the portrait of Dorian Gray, portraying the image of Dorian through his humorous and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charming prince to the later murder of others, onto the “lost” prince, the seemingly material temptations of lure, but in essence the self-derailment is the essence. Self-loss, which is inherent in self-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 is facing a “gap ” gap, which reflects the self-personality “rupture ” in the very present very super real refraction means.
其他文献
摘 要:弗吉尼亞·伍尔夫(1882—1941)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和女权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在1927年发表的作品《到灯塔去》描绘了双性同体的理想境界。本文基于双性同体理论来探究莉丽·布里斯科女性意识的发展,在解构二元对立结构的同时,最终建立两性和谐统一的完美世界,展现了真实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莉丽  作者简介:帅昕(1990.11-),女,汉,江西南昌人,研究
摘 要:威廉·斯泰伦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曾以《苏菲的选择》一书享誉世界。这部出版于1979年的小说不仅为威廉·斯泰伦赢得了赞誉,在当时社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时也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小说以斯汀戈的第一人称视角,借助苏菲的回忆,向我们讲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幸存者苏菲的悲惨命运,将以苏菲为代表的战争幸存者们的痛苦心境和悲惨遭遇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关键词:苏菲的选择;悲惨命运;悲剧原因  作者
摘 要:作为《在我弥留之际》中的主人公,艾迪在小说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她个性较为复杂,身上颇有拜伦式英雄的特征:一方面富有反抗精神另一方面又沉默孤独,悲观厌世情绪严重。本文试从分析艾迪的内心独白入手,展现她叛逆的一面,以及其消极情绪导致的消极人生和叛逆不彻底性来揭示艾迪悲剧性的一生。  关键词:叛逆精神;消极情绪;悲剧人生  作者简介:陈立围,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现在四川大学锦城
摘 要:《窄门》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创作成熟期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二十世纪精神生活最成功的小说之一,是纪德受基督教文化影响最深刻的反映,小说不仅题目出自《圣经·福音书》,而且小说主人公阿莉莎更是穷其一生追寻上帝,但是却过于追寻圣洁,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客死他乡。其实是纪德对基督教的质疑和反思,信仰本是应该使人快乐,追寻幸福,可是阿莉莎和杰罗姆却一生充满矛盾和痛苦。本文试图从圣经的角度探讨《窄门》
基金项目:本文系横向项目“英美文学研究”(合同编号:2015AH01);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英国后现代戏剧不自然叙事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16D78)”;教育部英语国家级特色专业(项目编号:TS12154)等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美籍华裔作家哈金的《自由生活》用写实主义的写作方式,细致深入地描述了华裔移民武男一家在美国追求美国梦的艰难经历。哈金以高超的写实主义风格将故事中文化
川上弘美被誉为“东方卡夫卡”,川上擅长用平实的语言表现一个现实与幻想交融的世界,川上的作品中往往充满各种异种生物,看似虚幻的童话世界中,往往蕴含着深层的人性和社会意
摘 要:非洲的西北部的摩洛哥是一个阿拉伯国家,它也是一个沿海的国家,与西班牙隔着直布罗陀海峡,海岸线达到1700多公里,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15世纪末期以后,西班牙和法国先后入侵摩洛哥,之后摩洛哥被西班牙和法国瓜分,成为其殖民地。二战后,殖民主义体系迅速瓦解崩溃,摩洛哥脱离了西班牙和法国的魔爪,成为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新国家,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法语变成了摩洛哥的通用语言。在摩洛哥独立之后,受民族觉
本文主要从女性传统思维的突破与重建、男性形象的缺位两方面探讨了阅读安妮宝贝《莲花》之后的感受。以此为广大阅读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摘 要:海明威是上个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美国“迷惘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创作和语言风格,表达出自己的彷徨和迷茫,表现了对美国社会和整个世界的思考,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树立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海明威的主要作品进行细节分析,探究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加深对其作品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海明威;文学语言;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罗伯-格里耶在他的新小说《橡皮》中勇于打破小说传统,力图通过自己的革新给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带来新的活力。本文旨在通过《橡皮》这部小说分析新小说中的“新现实主义”以及新小说带来新的阅读方式,以此来分析新小说之“新”。  关键词:新小说;新现实主义;阅读方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1953年出版的《橡皮》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