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的母语干扰现象解读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4397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母语干扰也就是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即一种母语学习对另一种母语学习起的干扰作用。使用母语文化的模式套用就可能导致母语文化的互相抑制,发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母语干扰问题。本文就跨文化视角下在语言交流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并对此提出有效建议以提高语言学习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跨文化视角母语干扰 文化
  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在跨文化行为中不仅传递着本民族的文化风俗,而且影响着对方语言系统的文化模式。这种由母语文化的传播而产生的对其他语言文化的影响,就是母语干扰。
  一、跨文化交际中母语干扰表现
  (一)表层文化干扰
  一般的表层文化即指物质形态的标识文化,是可以通过人文理念和习惯感知来表达文化的直观体现。这里所说的表层文化迁移意指语言之间的浅层影响,包括语言学和语用学对表层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交流抑制。具体而言,一是对语言文化形式的研究;二是通过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行为进行研究。本文将跨文化交际作为母语文化的学习和迁移分析的研究背景,就是为了突出语言的流动性和迁移性。
  1.词汇的内涵不同
  词汇内涵的本质,恰是本民族的文化在词汇之中的表现。在长时间的言语交流中,民族文化不断的积淀形成了词汇。因而对词汇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例如本民族的价值标准、人们的审美取向,甚至宗教信仰、文化征象、地理环境以及生产方式等。因为中西方的生活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经历更是不一样,这就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中西方人在认知模式上的差异性。从而,同一个词汇因为中西方地域差异性的影响,对词义的联想及文化的意象方面也各不相同。
  总之,一种学习会对另一种学习造成干扰,这种现象被叫做负迁移。学习英语词汇时,母语文化所遭遇的负迁移现象的体现主要为:在英语中的词汇,与学习者所掌握的母语的词汇,二者所表示的概念不能够相对应。此外,词语还将会附带一种某民族所特有的感情色彩。
  2.言语行为文化不同
  人们言行准则的差异性,由民族与文化观念的不同影响决定。言行准则的差异性体现在人们在价值观、思维模式、审美情趣、道德准则、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心理等方面。对于来自不同文化地区中的人来说,即便说同一句话,都会生成不一样的行为。因而对人们言语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施为性行为的学习和认识,将有助于言语中文化内涵及差异的理解。
  例如,在一家外企中的培训项目中,开始前中国培训经理以汉语中的习惯向大家介绍美国讲师,当他说完“Now, let’s welcome Mr.Smith to give us an excellent and enlightening speech”的讲话后,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句极具奉承、殷勤的热情介绍,可美国人听后非但没有高兴甚至格外生气。因为美国人在他们的理解中,是我们中国人对他没有信心,因而只是说些鼓励的话。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在发表自我的见解时,往往会说“拙见”,这时,外国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以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谦虚。这种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的误会,正是由于言语行为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差异的缘故。因此,对言语行为的研究,也将有利于人们理解表层文化迁移现象。
  (二)深层文化干扰
  心理层次与观念文化指的就是深层文化的迁移。深层文化迁移的文化要素包括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道德准则、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心理等内容。这些文化要素都属于心理层次,从而对具体的言语行为造成的行为并不直接,除非说话人对中西方文化十分熟悉,这也是跨文化交际中误会与冲突发生的原因。社会文化在人们的心目中,经过长期的渗透与积累形成了深层文化,从而对人们的态度、需要及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
  例如,在众多国产的护肤品中,说明书中都将“增白”翻译为“whiten the skin”。“增白”在东方文化中的审美取向中,是一个褒义词,像“一白遮百丑”的词语在汉语中,反应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但在西方国家中,白里透红才是有钱的人们所追求的健康肤色,相反,苍白却代表着贫困和疾病,并不象征美。因而为了有利于消费,符合西方文化影响下消费者的心理,赢得更广阔的市场,所以才在说明书中做出修改。与此相似的情况,在跨国文化的交际中并不少,因而对外语学习者在文化交际中的正常交流造成影响。
  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母语干扰的措施
  跨文化交际行为中要实现语言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就必须避免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发生。将语言交流中可能遇到的干扰和抑制习惯予以规避,深层次地解析文化矛盾,以达成语言文化的融合与共识。
  (一)对目的语的熟练掌握要不断强化
  一般而言,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成正比,当学习者所学习的目的语逐渐成熟时,随之语用能力也就提高了。总之,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在目的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中要比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少。等学习者的目的语愈加成熟的时候,语用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负迁移现象就是不断地对目的语进行强化。
  (二)将母语和目的语施为性言语行为规则之间的差异缩小
  对语言的使用,这种社会行为受到规则的制约。母语的言内行为,因为跨文化差异的影响,往往又被赋予了一种新的言外之意。例如,将汉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向西方人打招呼时,以“Have you eaten”与“Where are you going”这两句“吃了吗?”与“去哪里?”为例,如果对方对汉语的习惯并不了解,那么本该是一句礼貌的问候语,却被理解成为了邀请或者是干涉别人的行为。因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干扰现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不断地缩小母语与目的语施为性言语行为规则之间的差异。
  (三)对交际情境的掌握不断加强,不断明确和实现交际目的。
  一般对语用迁移造成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指的是对语言情景掌握的熟练程度。只有越熟悉语言的情景,才能更好地利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一般避免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存在的负迁移现象,可以加深学习者对交际情景的学习,对交际目的不断地明确和实现,促进信息和思想的传播。同一种语用功能的执行往往有不同的语言行为来表达,而语言行为则由语言情景影响与决定。场合、语调、谈话双方的关系和地位、语言礼貌以及语气等都会影响到语言行为。在特别文化交际中,学习者对第二语言情景的评判往往借助母语的标准,甚至还会采用母语交际的策略。
  三、结语
  语言作为地域文化的承载工具和表示符号,将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发展拥有其自身特点的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在跨文化交流中,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母语干扰的现象。研究母语干扰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使双方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顺利实现双方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渝镛 论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之缺失与补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8)
  [2]雷买利 论母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与教学中的地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3)
  [3]丁锡民,王峰 克服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 2009(0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救治对策。方法:2005年5月~2010年8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39例,使用机械通气后的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9例患者抢救成功36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2.3%。结论:早期有效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为洗胃、解毒剂的应用及其他并发症的处理赢得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措施。  关键词 重度急性有机磷
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高血压性脑出血即是在这样的病理基础上,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脑循环,促进受压脑组织的及
摘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十八大精神。构建学习型社区,大力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分析社区居民在线学习的现状,探究社区居民在线学习的意义,并提出社区居民在线学习的建议。  关键词:社区居民 在线学习 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全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逐步表现出对丰富精神世界的向往,这使越来越多的人希望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现已在全国广泛开展,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代表着
《一个人的村庄》看似与教育无关的一本书,却蕴藏深刻的人生哲理。作家纯朴的生活、高尚的境界,会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欣慰。读读它,有深思、有启迪,或许可以降低职业倦怠,
6月18日下午,海曙区青少年宫三楼报告厅里嘉宾云集、掌声不断。“海曙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室”被正式授予“全国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实验基地”称号,这意味着宁波市首个
目的:了解市大中专院校学生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获取途径、学习需求及掌握现状,探讨对院前急救培训意义及实施有效的普及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中专院校学生1100名进行
为提升浙江省各青少年宫舞蹈、书画、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全省校外舞蹈、书画和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根据2015年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教师“引航工程”工作的统一部署,由
目的:分析五家渠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甲减(亚甲减)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94例五家渠人民医院内科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以固相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402  2005年6月~2009年6月用自制仙牛肝泰丸治疗慢性肝纤维化患者9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25~63岁,平均43岁;病程均3年以上,平均6年。根据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全部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硬化10例,其中轻度腹水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