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否定副词“白”的功能扩散、语义识解及其演变机制

来源 :语言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ingguixu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白”为例,考察汉语中具有隐性否定特征的副词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并从逻辑语义、原型范畴等角度探究“白”不同语义及词性的演变机制.文章首先提出现代汉语中的“白”具有多种词性和语义,并选取含有不同词性的“白”的典范清代白话文著作作为封闭语料,列举、分析其不同词性及复杂语义.其次,在说明“白”具有隐性否定语义的基础上,考察“白”的隐性否定语义带来的语用功能及该功能的扩散情况和识解策略.最后,探讨副词“白”在各个历史层面的语义演变情况,并对演变机制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常见古文词语训释中存在的若干误释现象,利用先秦以来已经客观存在的对偶句和排比句的规律,对部分误释做出新的解释,希望纠正对古代作品的若干词义的错误理解和一些
本文通过对17种语言的14个身体义场字的转义模式的调查发现:1.语义方面:王洪君(2005a)提出的身体义场单字在保持[隶属]不变的前提下转义为无生物的隶属物、人的抽象隶属物、
本文讨论李贺《秦宫》诗中“生色”一词的准确释义,并考察它的来源及在后世的发展变化.“生色”最初是中古汉译佛典中的一个义为“金”的仿译词,唐代并不常用,在宋代以后常常
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词的历时替换问题受到的关注较多,而像“游”“浮”“漂”等水中运动动词在汉语史上几乎都是概念域的主要成员,并没有明显的历时替换.对于这类没有明显替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其中,"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
不少汉语方言称“孩子”为“伢”.“伢”的语源可能是“牙齿”之“牙”,也可能是孩子的学语声或啼哭声.它在先秦两汉的文献中已经偶有用例,通作“吾”“禦”“雅”等.最晚到
名词在词类范畴和语法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名词的词义描写和刻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降级述谓结构和物性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汉语复合名词,主要是动名
The paper examin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agentivity in Russian causatives and their semantic structure.It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distinction
本文尝试借助百度指数来考察新词语的热度变化,以此间接考察新词语的生命力.对2006年年度新词语的个案分析显示,这种方法是可行的,百度指数可以显示新词语的热度变化和生命轨
词汇语义的演变具有系统性,同一概念场词汇的语义演变具有倾向性共性.本文以“仆倒”义动词为例,综合考察先秦至唐代语料,系统描写不同历史时期该概念场词汇成员的变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