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也是人间一种爱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溺爱”是娇生惯养的代名词,而娇子如杀子,所以“溺爱”的罪名可大了。而“溺爱”的相反词是严厉,这就出现了“棍棒底下出孝子”,出现了“狼爸”、“虎妈”和“鹰爸”:狼爸的“一天三顿打,孩子上北大”,虎妈的教女十大戒律,鹰爸让四岁小孩子在冰天雪地裸体跑步。他们这些做法迎合了一部分中国父母们急切的“望子成龍”的心理,受到某些人的欢迎。
  我庆幸我的父輩和祖辈没有他们这种棍棒式理论,他们的溺爱让我度过一个幸福的童年,我也把这种爱传给自己的宝贝女儿。
  溺爱也是人间一种爱,它是一种互动的爱,因为溺爱的人和被溺爱的人都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读2017年9月《播撒溺爱的种子》)
  郑来福(河南)
其他文献
近年打虎拍蝇中曝出的种种腐败现象令人脑洞大开,某些落马官员的丑态人们似也见怪不怪,但央视日前曝光的原司法部党组成员卢恩光一路造假、买官至副部的经历,还是让不少人震惊。  学历、入党材料、工作经历造假,连年龄、家庭情况也造假的卢恩光被人称作“五假副部”。审视其官场升迁史,真可谓一出极具喜剧色彩的现代版官场现形记。  卢早年在家乡山东聊城是小有名气的私企老板,身家上亿,但事业有成的卢却偏信奉“万般皆下
期刊
司法部出了一个“五假副部”卢恩光: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全部造假。一天学没有上,还弄了一顶博士帽戴戴。二十多年来,一路顺风,官运亨通。卢恩光从一名民营企业老板,逐步上升,最后变身为司法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这个“讲话稿都念不顺”的副部级干部,在家都不敢让孩子叫爸爸,而叫“姨夫”,造假不可谓不上心,但最终还是露了马脚。因为既然造了假,就不可能天衣无缝,总有破绽要露出来。在巡视组
期刊
中央纪委专题片《巡视利剑》第四集播出,其中披露了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王保安被中央巡视组揪出的台前幕后。据介绍,王保安涉“家族式腐败”,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构筑“王氏家族”。王保安的弟弟当中,老二老三从政、老四经商,他为二弟和三弟提拔使用打招呼,又为四弟谋取巨额利益。  王保安先后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三个部门任职。2015年10月,中央巡视组巡视国家统计局时,发现了他在财政部期间的问题线索,
期刊
美国的经济发展,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是个奇迹。美国1776年宣布独立后的十二年里没有宪法,没有总统,也没有政府和司法机构,《美国宪法》1788年6月21日生效后,美国政府和司法机构才逐步建立起来。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长期快速发展,得益于美国人的商业精神,正如美国一句谚语所讲“美国的事情就是生意”,而自由商业精神的培养更是从娃娃抓起。    《華尔街日报》2017年8月9日报道称,美国青少年金融教育中心在
期刊
反腐题材脱口秀节目《武松来了》近日曝光了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欧林高的腐败案例。身为中共党员,欧林高却自称信佛。更荒唐的是,他安排企业在当地古寺建设项目中标,事后收取感谢费一百二十万元。面对镜头,欧林高竟然说:“他的油是榨不出来的,你不要他的钱,不要白不要。”  那些声称信仰宗教的官员,真的把宗教视为自己内心认同的信仰吗?恐怕未必。欧林高的腐败案例就告诉人们,一些官员声称信仰宗教,无非是把宗教视
期刊
我在北大有很多特别好的导师,在另外一所“学校”也有两位特别好的导师。  一位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她不识字,1900年出生,1995年去世,活了九十五岁。她在方圆几十里都是明星,如果她要演电影就是安吉丽娜·朱莉。但是她一辈子都在这里。她的个子只有1.56米。我们黄河边的麦地三里路长,她割麦子的速度是最快的,1.78米的大汉也比不过她。  她晚年时,有一次我跟她在炉边谈话。我
期刊
“贪不择所”  贪官收贿的地点,据说千奇百怪,有在地下车库“接头”的,弄得像谍战片一样;也有去桑拿会所“交割”的,那真格是“坦诚相见”,一点遮掩也没有啊!当然更多的是在官府的办公室,如落马的某副市长,“坐到办公室就是收钱,那甚是爽啊”;又如刚披露的黑龙江肇东市委原书记趙胜利,就在办公室收了多笔贿款。  但这个赵书记,光办公室收钱还不过瘾,就是到了中央党校去“深造”,仍然“笑纳”不止——商人李田有为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8月下旬,拥有百余家分店的中国知名连锁餐饮品牌海底捞处在了“生死攸关”的境地。  厨房里污水横流、老鼠乱窜、扫垃圾的簸箕放洗碗池中清洗、餐用漏勺掏下水道……这是两名卧底了四个月的法制晚报记者在中国最具明星光环的餐厅后厨拍摄的真实一幕。卫生堪忧的中餐馆后厨  在普通公众的口头禅里,好吃又地道但卫生条件不佳的小馆子往往被形容为“苍蝇馆子”,这大概代表着,很多人对中餐馆后厨的印象。
期刊
1931年7月的一天,北大文学院举行考试,第一考场的主考官是新聘教员钱玄同。考试期间,钱玄同因为感冒打了几个喷嚏,没想到却惹上了麻烦。    考试成绩公布后,北京市政府的一位议员怒气冲冲地找到校长蒋梦麟说:“我要举报钱玄同。”蒋梦麟不知就里,议员从怀里掏出一张考卷,狠狠地掷在桌上:“我儿子考试不及格,就是因为钱玄同在考试时打喷嚏,影响了他的情绪。”蒋梦麟哭笑不得,但他没有马上与这位议员理论,而是客
期刊
人的一辈子,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单调重复的,诸如吃喝拉撒睡,周而复始,没完没了,毫无新意。有段时间,尤其嫌吃饭很乏味,很耗时,每日还要吃三餐,真是麻烦之至。于是忽生奇想,要是能把一辈子吃的饭,一次性吃完,从此之后,再也不用愁吃饭,再也不为一日三餐所累,专心致志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中间没有间隔,不被打断,那该多轻松,多美?  上帝笑着说,可以啊,我满足你。  真是太好了。  那就从最令人头疼的吃饭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