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于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时间段收治的15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联系患者入院编号情况分组,分为了实验组(入院尾号奇数、75例)、参照组(入院尾号偶数、75例)。实验组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参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相比较,差异性均存在,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中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的急救时间,值得临床上予以应用、推广。
  关键词: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急诊危重症;护理效果
  急诊危重症病情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病情比较严重,故此需要尽早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行救治。需要注意的是,急救期间护理措施的实施极其关键,可以确保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效果、安全性,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针对于此,本次研究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为主,重点评价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常规急诊急救护理的实施,对患者救治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的影响。
  1.临床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的15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编号分组处理,将1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人数均75例。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者、心脑血管疾病者、重度创伤者、其他疾病者各56例、40例、35例、19例。实验组男性(n=43)、女性(n=32);年龄介于24~88岁,平均年龄(56.5±5.4)岁。参照组男性(n=45)、女性(n=30);年龄介于24~86岁,平均年龄(55.9±5.2)岁。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上述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未见明显的差异(P>0.05)。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齐全、患者家属可配合急诊急救;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语言功能障碍。
  1.2方法
  1.2.1 参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进入急诊室后实行分诊处理,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实行救治护理。待急救处理后,及时将患者送至专科接受治疗。
  1.2.2 实验组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后,以最短的时间实行急救护理准备工作,以便为患者赢取更多救治的时间[1]。然后分诊护理为患者安排急救床位,同时将相关的急救物品、药品准备好。这时可实行吸氧处理,保证患者呼吸道为通畅的状态,快速构建静脉通道,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比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此外,应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检查后将患者送至专科病房治疗,做好交接处理、确认无误后签字确认,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追究到具体护理人员的责任。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
  1.4统计学分析处理方法
  经统计学软件SPSS22.0軟件数据分析处理,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差(

)表示,两组急救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以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两组抢救成功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显示:P<0.05,为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组间抢救成功率的对比
  实验组、参照组的抢救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两组组间急救时间的对比
  两组患者在急救时间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性均存在,P<0.05,如表2。
  3.讨论
  急诊科室属于医院最重要的科室,该科室医护人员的工作任务重、治疗难度系数大,患者的疾病类型较多,急诊科室主要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而抢救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存质量[2]。为确保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次研究实施了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这一护理模式为新型抢救护理模式,可贯穿于整个抢救的过程中,确保抢救流程、进度的稳定,避免医护人员工作中产生失误的情况[3]。如此一来,可以尽快进行分诊、安排急救床位、将急诊急救相关物品和药品准备好,然后予以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患者完成临床相关检查,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送至专科病房予以治疗,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较参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急救时间较参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突出,P<0.05。由此说明,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可以保证患者抢救的效果,减少实际急救的时间,为患者救治赢取更多的宝贵时间,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在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急救时间方面的优势突出,因此存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秋爽,何文英,张冰倩等.PDCA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流程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1):2961-2965.
  [2]苏娟娟,陈玉芬.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5):2398-2400.
  [3]韩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健康之路,2017,11(8):218-219.
  [4]谭震森,罗翠芳,唐昌盛.危机管理结合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26(13):2852-2853.
  [5]辛巧颖.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8):1289-1292.
其他文献
摘要:Ivemark综合征又称无脾性先天性心脏病综合征、脾脏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脾缺如伴房室和内脏转位综合征。其特征是先天性脾脏发育不全或无脾伴有心脏、大血管畸形,同时合并有胸腔内脏位置异常。此病例极其少见,多数在新生儿期、幼儿期、因严重心脏畸形,合并感染,多系统栓塞致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1年内病死率高达80%以上。目前对此疾病主要采取的是双向Glenn手术疗法,本例为亚心医院2016年因Ive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开展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应的管理措施。 方法 随机抽取50例于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入我院接受治疗,依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2018年6月-2018年12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研究范围,分析其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对应管理措施于2018年6月-2018年12月的实验组患者中,分析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细节化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行细节化护理管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66%、66.66%,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EnSite 3000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术中护理经验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实施EnSite 3000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 包括术前准备及探访, 术中严密监护, 应用冷盐水灌注泵监护、消融放电监护、对术中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密切配合医生及时对症治疗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术中出现心包填塞1例, 因射频消融放电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静脉配置中心在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差错,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需以2018年3月-2019年1月为时间段,回顾静脉配置中心发生的护理差错,分析差错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静脉配置中心共配置8956袋输液,其中有130例差错事件(1.45%),其中53例排药差错(40.77%)、21例停药差错(16.15%)、18例配置差错(13.85%)、14例打包错误(10.77%)、11例科室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美容整形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整形美容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88%与对照组83.67%相比较高(P<0.05)。结论:在整形美容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位符合研究条件患儿,将其中20位归为观察组并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比较家庭关怀指数及依从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APGAR评分中亲密度、情感度、适应度、成长度、合作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依从度为70.00%,观察组为95.00%。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加入家庭并以此为中心能够让患儿感受到家庭温暖,从主观上更配合病症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创新型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在我院收治的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研究时间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按照奇偶数分组模式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创新型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85分提示非常满意,60~85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个性化口腔护理综合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则进行个性化口腔护理综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对比,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2017年5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79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开展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实施综合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都比常规组低,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都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干预组有效率(9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