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文化身份的体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weiwei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在搞好语言基础教学的同时,应渗透语言交际文化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态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体现并运用好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教师 文化身份
  
  一、引言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基石。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等问题一直是外语教学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新编的高职英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及阅读材料都选自英美国家原始材料,涉及文化因素的语言内容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培养同步推进。因此,一位优秀的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语言知识,能够理解和传授语言符号,而且要有足够的西方文化底蕴,能够让学生掌握英美文化的精髓,能够通过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掌握“活语言”而不是“死语言”,并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并运用好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二、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萨丕尔(1985)对语言做了高度的概括:语言是一种用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语音符号系统。语言学家帕尔默(1983)在《语言学概论》中提出,“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成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化与语言是一对“连体儿”,没有脱离文化的语言,也不会有纯粹脱离语言的文化,两者互为形式、互为内容。语言是外壳,文化是实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从大文化的角度看,语言的形式、语义、语法、语用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文化是语言的。一个国家和民族语言的发展程度,制约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反过来,文化的发展程度也对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文化实质与内容对语言形式、习得、运用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对构建在其他民族文化基础上的语言习得和运用的文化阻抗克服问题。中华文化与英美文化虽然有许多反映人类文化的共通之处,但在很多方面又存在差异。在中华文化背景下,我们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即使有了相当多的语言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掌握了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也不可能应用自如地进行英语的理解和表达,因为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都存在一个潜在的前提——共同的文化。
  
  三、高职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身份呢?所谓高职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是指教师在教英语时以哪一种文化为出发点,是立足于汉语文化还是立足于英语文化?英语教师的特殊文化身份是作为汉语文化成员的汉文化背景身份以及作为英语文化准成员的英语文化伴随身份。
  对高职英语教师而言,其双重文化身份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两者不是相互矛盾的。前者是主要的、永久的,因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文化身份完全取决于他生活的环境。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英语教师,其文化归属只能是中国文化。后者是次要的、暂时的。它主要出现在英语教师完成职业任务时,如英语教学中。
  第二,具有动态性。英语教师的两种身份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在现实生活和英语教学中,会有某种程度的变化。英语教师应适当调整其文化身份意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使其文化身份具有双向性,一头通向英语文化,另一头通向汉语文化。
  
  四、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充分体现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背景知识
  每种语言都有广泛的文化作为背景,不同的语言反映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及文化价值体系。例如绅士风度、女士优先、鸡尾酒会、雅皮士、圣诞节,这些小小的字眼都体现了西方某种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一些简单的句子也常常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使得对文章的理解不透彻、不全面。分析其中原因,我们发现学生对涉及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课本中提及的某些专有名词或英语国家的流行节日作简单的介绍。例如:“美元”有一个表达方法是greenbacks,直译为“绿背”。如果不讲解它的背景来源,学生一定会非常疑惑。原来,美国最早的纸币是由13个殖民地的联合政权大陆会议批准发行的,称为大陆币。1863年财政部被授权开始发行钞票,背面印成绿色,被称为绿背,一直沿用至今。再有,我们讲解“感恩节”的习俗时,可以简单介绍美国的历史,并让该节日的深刻含义启发学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习语与典故
  在英语学习中,常有些令人费解的词或句子影响我们对内容的正确理解,而与英语国家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名人轶事、风土人情有着密切联系的典故往往是干扰理解的主要因素。我们以希腊神话故事为例来说明。
  例如,Greek gift(s)指阴谋害人的礼物;黄鼠狼拜年——不安好心。Greek gift(s)直译是“希腊人的礼物”,据《奥德赛》卷八记述:许多特洛伊人对如何处置希腊人留下的大木马展开了辩论,“他们有三种主张:有的主张用无情的铜矛刺透中空的木马;有的主张把它扔到岩石上;有的主张让它留在那里作为景观,来使天神喜悦”。当特洛伊人要把大木马拖进城的时候,祭司拉奥孔(Laocoon)劝说不要接受希腊人留下的东西。他说:“我怕希腊人,即使他们来送礼。”这句话后来成了一句拉丁谚语:“Timeo Danaos,et dona ferenteso.”译成英语就是:I fear the Greeks,even when bringing gifts.其简化形式就是Greek Gifts。可惜特洛伊人不听拉奥孔的警告,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拖进城里。木马里藏着希腊的精锐部队,给特洛伊人带来了屠杀和灭亡。由此,Greek gift成为一个成语,表示“a gift with some sinister purposes of the enemy;one given with intent to harm;a gift sent in order to murder sb.”等意思,按其形象意义,这个成语相当于英语的谚语:When the fox preaches,take care of your geese;也与汉语“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十分类似。
  在学习中如果学生掌握了类似的典故或词组的真正含义,将使交流更加顺畅、成功。否则,不仅会引起误解,而且会闹出笑话。
  (三)习俗差异
  礼仪、风俗习惯的中西差异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习外语,必须学习目的语国家人士的生活礼节、习惯。从称呼到见面礼、从起坐到餐桌摆放、从禁忌语到暗喻俚谚等,都是学生应了解的。如:美国人在正式场合,握手致意,非正式场合见面,礼节比较随意,往往以点头、微笑为礼,或者只是向对方“嗨”上一声。若非亲朋好友,一般不会主动与对方亲吻、拥抱;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英国人见面常常以天气为谈话的开端等。
  (四)俚语的对比
  对比法是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与文化异同才能加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感。我们以常见的动物习语为例,“狗”在两种文化中是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之一,中英两种语言中与之有关的词语也是俯拾皆是。大部分情况下,“狗”在英语语言中是中性词,而且很多时候还是褒义词,如big dog(大人物),top dog(当权派,头儿),lucky dog(幸运儿),a gay dog(一个快乐的人)等。这些用法在英语中都不含任何贬损之意,然而尽管中国人大多也都认为“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但在汉语里含“狗”字的修辞用语仍不乏贬义,如“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鸡鸣狗盗”、“丧家之犬”、“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诸多常用语。
  这些例证说明,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使得同一动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褒贬含义截然不同,传统文化差异使一些动物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我们要教给学生在对两种语言进行翻译时,一定要从它们的文化内涵中去分析、理解,这样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尴尬和误会。
  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课外查阅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每学一篇新课文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关于课文背景的问题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参考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在课堂上老师可给学生10分钟左右时间讨论布置的问题。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归纳总结。采取这种方法,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增加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为理解课文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也就是外语教学中语言技巧和知识固然必不可少,但也不能脱离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完成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外,还应有意识地、适量地进行文化导入,向学生展现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在对该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与领悟。
  
  五、结语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只要高职英语教师明确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坚持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2]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6.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0.
  [4]Davis,Linell.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9.
  [5]帕尔默著.李荣等译.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地理学科不仅是书面的知识理论,它在生活中至关重要,学习和运用地理是学习地理的目的,因此,要注重学校中的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结合。同时,在高中阶段,地理知识变得比初中地理知
当前的世界能源政策正在被一种错误的观点所左右,那就是认为煤炭在未来十几年内依然十分廉价。由于对煤炭价格未来变化状况的假设对于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替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as-liquid flow splitting in T-junction with inclined lateral arm.The separation mechanism of the T-junction is related to the pressure d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建立,旨在妥善解决因重特大疾病致贫返贫问题、化解灾难性医疗风险,全国多数地区都已逐步开展。河北也不例外,该省在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提高保障待遇
期刊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目标:努力把学员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传播观念、活跃的新闻敏感、深邃的认知见解、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良好军事素养的复合型军事新
大病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当前我国守护困难群众生命健康的一项重要医疗保障制度。自国务院2012年《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
期刊
开展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为社区家庭提供主动、连续、稳定、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契约化的健康综合管理,做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成为我国现阶段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