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与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很多中学老师将数学建模的知识融入到了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将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能力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多样化思维能力。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时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数学建模  中学教学  数学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32-02
  在中学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而数学建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数学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强化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数学建模能够有效地加强数学解题方法在学生脑海中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一、数学建模与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
  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传输数学建模的知识,在教材内容中加入数学建模的解题思路来强化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主要是通过日常的积累和生活经验,老师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遇到问题慢慢分析,充分理解题干后,在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进行思考,把抽象的数学题目具体成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常事物来构建一个知识模型,这样就能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数学建模思想。
  (二)确保充足课时的案例教学
  数学应用能力和建模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练习来完成的。因此,数学老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合理的抽出几个课时进行数学建模案例讲解。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案例题来了解数学建模的具体内涵、思路及方法,带领着学生在数学建模的知识海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比如说经典的座位分配例题、住房贷款优化问题等。在实际的数学教材中,大多数的例题都是为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设计的,忽略了对学生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所以说,为了加强学生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能力,我们应该多进行一些专题案例的讲解。
  (三)组建数学建模小组来强化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检验学习成果
  (1)小组成员选择
  中学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自愿报名的原则来组建一个数学建模小组。比如说:数学建模小组共10人,在报名的学生当中挑选成绩突出的学生五名和成绩虽然不突出但是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五名。
  (2)数学建模选题标准
  数学建模小组的学习内容主要根据中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为主,比如说:利润最大化的二次函数题、细胞分裂的幂函数题、运输路程的等差数列题、有奖促销的概率统计题或者是方位确定的三角函数题等。
  (3)数学建模小组实践
  确定好选题后,老师先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审读题干,充分了解目的后,进行题目的思考,首先给予学生们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如果遇到困难,老师则引导学生朝着数学建模的方向思考,最后让学生们一起分享成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采取多样化的数学建模教学方法
  想要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比如说:
  (1)专题学习
  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根据已经学习的进度来设计一个数学建模的题型,在实例的选择上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来确定。数学建模的课堂要以学生作为主体,老师作为引路人,一起来完成这个专题练習。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将思考重点放在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来形式来建造一个模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
  (2)开展数学建模交流会
  这次数学交流会主要以论文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设计一个数学建模的命题,并且将研究的成果和结论通过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的进行分享,将自己学习数学建模的心得和特点告诉大家,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交流。遇到有意思的数学建模知识还能够一起探讨,通过数学建模交流大会,使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强化了他们数学建模的思考方式的形成。
  结束语
  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中学数学老师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掌握先进的数学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全面的数学建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建模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闫正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8(19):63.
  [2]于瑶.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5(05):65-67.
  [3]牛坤.通过数学建模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孙伟忠(1983-),陕西横山人,讲师,硕士,从事模糊数学及数学建模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工匠精神作为当今社会被广泛接受、广泛推崇的一种职业道德,它不仅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彰显。如果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其重要的价值影响。为此,笔者以《工匠精神融入高職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析》为课题,从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入手,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高职学
期刊
【摘要】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是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高,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较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本文就把握教材细节、课堂细节和教学评价三个角度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如何优化课堂细节,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关键词】细节 初中历史 高效性 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64
期刊
【摘要】目前阶段哲学社会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包含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其根本目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以及时代化持续推进,并在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首要途径当属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是當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进行有效提升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思政理论 情境教学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任职教育院校专业课的教学不同于基础课的教学,其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在任职岗位上的应用。因此,在专业课教学目标的牵引下,专业课的备课方法应区别基础课教学。  【关键词】任职教育 课堂教学 备课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43-02  专业
期刊
【摘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教学活动的展开要围绕学生来进行,并且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過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 自主学习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05-02  在我国教育改革下,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
期刊
【摘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英语专业学生培养的重点,要求应用型人才不仅应当具备翻译知识与理念,而且还应当具有丰富的经验。本文就如何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英语笔译课程,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笔译 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 研究  【基金项目】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转型背景下翻译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SJGY20180521);2.牡丹江师范学院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所学知识,在教育者的探究下,第二课堂职业技能训练顺势而生,从而通过第二课堂职业技能训练来达到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为新时代的发展储备人才,培养国之栋梁。本文就以师范类专业为例,从第二课堂职业技能训练的意义、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第二课堂职业技能训练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关系等角度来进行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阐述旋转体侧面展开动画的制作,感受几何画板的妙用。  【关键词】几何画板 侧面积 展开 轨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15-01  几何画板的动态性和形象性为教师在探究解决问题时带来了无限可能[1]。  一、几何画板的巨大作用  几何画板能动态探究实时度量,有其他软件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2]。  二、制
期刊
【摘要】角色扮演法是创新教学方法之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互动创新、全真模拟为特征,用以高效的课程教学。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角色扮演法组织教学有许多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以吉首大学会计学专业课堂为载体、以会计学师生为对象,进行角色扮演课程教学,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其教学成效,得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 会计学专业 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