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当今文科女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男女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接受了高等教育,接触了更多新思潮的文科女大学生,享有更多机会去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与此同时,文科女大学生在自身定位、人际交往、校园恋爱和就业竞争等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 自我认识偏差
  文科女大学生性格细腻,她们往往比较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并且渴望通过他人的认可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然而,这也使得文科女大学生在自身定位方面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定位。
  孟彩201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女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首先就是自我问题。在UPI测试中有58.3%承认十分在意别人的视线,55%有缺乏自信心的表现。[1]由此可见,文科女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过程中过分依靠他人来进行自我定位,从而无法明确自身主体地位。
  很多文科女大学生都具有自卑感,尤其是在进入大学之后,从高中的“唯成绩论”到大学“各显神通”的转变,使得她们不能很快适应,她们往往觉得自己技不如人进而自惭形秽。一部分的女生会出现强迫心理现象,感觉自己达不到自身要求。自我认识的偏差和自我定位的不恰当使文科女大学生产生深深的自卑感,对自我价值的期待也由此降低,不利于以后的发展与进步。
  2 人际交往问题
  文科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在大学阶段更是对人际交往有多重需求和期待,她们也比较注重人际距离的拉近和人际沟通的顺畅。
  首先在需求方面,在亲情、友情、同学情的基础上,文科女大学生开始追求亲密关系,尤其是恋爱关系。文科女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诉求不只是出于爱慕,除了是被对方吸引,她们更多的是想寻找一种情感寄托,增强自己的安全感;也有一部分是出于对恋爱的好奇心理或者生活孤独、空虚,希望通过这种关系来了解异性,填补内心对异性的空白。但是大学期间的恋爱往往成功率较低,文科女大学生也因此在感情受挫时容易陷入孤独和恐慌,受伤较深。
  另一方面,除了对亲密关系的渴求,文科女大学生也渴望顺利的人际关系和适宜的人际距离。可是因为来自全国各地,成长环境不同,文科女大学生往往在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方面存在很多差异,甚至有时会产生分歧。并且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趋于复杂,已经不是之前单纯的同学关系,文科女大学生很难敞开自己的心扉,及时地与同学沟通与交流,因此也会容易陷入焦虑和忧愁。
  3 对未来规划感到迷惘,压力较大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文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更面临着重重困难。首先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在考研和就业之间犹疑不决。考研面临的年龄风险和“毕业等于失业”的现实,让她们对未来规划感到迷惘,对于大三大四高年级同学来说,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她们会陷入到选择的苦恼当中,加重强迫心理。
  其次,因其学科性质和性别身份在应聘时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甚至歧视,文科女大学生就业前的期待和就业时的境况产生巨大落差,她们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焦虑甚至是抑郁。
  另外受社会“男强女弱”观念的影响,文科女大学生多数情况下甘愿做“配角”,主体意识不强,不利于女生自信心的树立和进一步的发展。
  二 文科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文科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形成因素也并不单一。既有其自身特质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因素。
  1 自身特质导致自卑心理
  从男女心理对比上来看,男性更倾向于自信、独立、坚强,相比之下女性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容易表现出自卑、依赖、脆弱。文科女生往往感情更为细腻和敏感,容易产生多疑、猜忌的情绪,获得不被喜欢、不被理解、不被重视等负面情绪的体验,产生自卑等过低的自我认同感。文科女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拥有这些特质。虽然她们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文科相对较少的社会实践机会,以及文科学院女生较多的特殊群体结构,限制了文科女生接触社会和人群的范围,使其生活环境单一。一方面这容易造成思想局限;另一方面文科女大学生接受了相对较多的教育,反而不易接受其他人的建议,更容易陷在自己的思维死角中,从而一遍遍地否定自己,促进自卑心理形成。
  男女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女大学生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但男女相对不平等,甚至是女性遭到歧视的社会现实,仍在很多方面切实存在着。女大学生,尤其是面临形势更为严峻的文科女大学生,作为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女性,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切实摒除人们对女性偏见这一社会认知。急切想证明自己的自尊心、好胜心,使其对自身的心理预期过高,导致一旦无法达到自己预设的要求,其挫折感便会被无限放大,承受超过事情本身不顺利带来的糟糕体验,使其勉强拼凑的自信心瞬间崩塌。愈加强烈的求胜欲望,便会演化成愈加强烈的自卑感。
  2 安全感的缺失是寻求多种人际关系的一大动因
  文科女大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无法抹除,自身认同感低,便需要通过外界的肯定来增强对自身的认同,以使自我感觉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需要通过外界的肯定来获得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安全感的需求。由此,文科女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会形成对人际关系的需求过多的情况,尤其表现在恋爱过程中对亲密度的要求上。她们通常会在恋爱中寻找一种被保护、被呵护的感觉,往往会过分依赖对方,来获得“自己其实很重要”的潜意识层面上的心理体验,满足自身对安全感的需求。一旦两人之间的这种距离和空间没有得到很好地把握和控制,感情的破裂造成的心理上的冲击,很可能会演化成“我不够好”“我没有价值”的负面认同,使其产生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
  3 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就业焦虑
  女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与男大学生几乎各占半壁江山,但初次就业率却远不如男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指出:从性别来看,男性初次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初次就业率(77.3%)高出女性(65.9%)11.4个百分点,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和“自主创业”两项上,男性分别高出9.8和1.3个百分点。[2]一些企业招聘时往往对女大学生敬而远之,就业的性别歧视仍然不容忽视。对于就业更加困难的文科女大学生来说,俨然成了就业弱势群体。面对前途、未来发展、就业等问题,更易于产生焦虑心理。由于女大学生毕业时基本已达到婚孕年龄,如果公司聘用一名孕妇,不但要承担其休假期间的工资,承担期间岗位空缺带来的额外成本,以及返岗之后的再培训费用和哺乳期工作时间减少等方面带来的损失。怀孕即面临下岗的潜规则,也使得女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恐惧和不安。   三 文科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措施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女大学生,因其本身文化素养较高,加之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更通情达理,思想觉悟较高,更具深度。然而,改革开放冲破僵死格局至今,时代在变迁,经济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化。近年来虚荣心和嫉妒心不断滋生。心理学家认为,虚荣心是自尊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骄纵、懒惰、抗挫折打击能力很弱、不懂得与人沟通与合作等问题,而这在文科女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学校应当多提供成功女性代表的知识讲座,为文科女大学生设计专门的心理课堂,展开如校园最阳光女大学生评选工作的活动。帮助她们远离过分炫耀、攀比,对荣誉、面子、外在相貌持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引导她们以学术专家、不图虚名的人为榜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努力在自我人格上完善自己。培养文科女大学生坚强、勤劳、换位思考、合作和集体意识,帮助文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恋爱观、就业观。
  2 加强文理工科学院的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文科学院班级男女比例不均衡,女生过多,导致女生相对而言缺乏重视,缺少和异性的沟通,人际关系也不容易协调。中国教育报指出,文理交叉更能激发高校创新能力。实行文科学院与理工科学院在创新项目上的合作,有利于培养文科女大学生的思辩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文理科班级也应积极进行共建,共同举办并参加活动,共同上一部分公共通识课等,从而促进文科班级与理工科班级理念上形成一个大班,拓宽视野、全面发展、共同进步。
  3 拓宽心理咨询途径,教师一对一指导
  完善文科女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让学生不仅能面对面进行心理疏导,也能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进行咨询。针对文科女大学生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分层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文科女大学生能顺利度过大一迷茫期,大二、大三懒惰期,大四的再迷茫期。同时指导她们尽早地进行职业规划,丰富充实大学生活。此外,让每个文科班级都应该有相应的心理老师做持续指导,在大学四年建立起极其信任的师生关系,让文科女大学生感受到关爱。
  文科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与重视,只有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文科女大学生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平台,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从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孟彩.90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广州职业教 育论坛,2013(3).
  [2]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
  [3]林运清.高校女大学生恋爱状况分析与思考[J].湖南社 会科学,2008(4).
  [4]李瑾,彭建章.女大学生就业难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2).
  [5]车静.女大学生心理障碍诱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理论 导刊,2008(12).
其他文献
我们中国美术学院各学科都有优秀而低调的老教授,他们创作和教学总是齐头并进的,于艺理钩玄提要、穷理尽性,于创作达情务尽、穷态极妍,于教学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曾经主持过版
【摘 要】民间美术是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创作和积累起来的,是人们智慧的产物,为人们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美术的传承途径变得多元化,将民间美术引入地方高校教学中,发展特色艺术设计教育,成为地方高校探索和研究的主题。陕西民间美术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在引入地方高校设计教学中,能加强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特色,同时也能促进民间美术传承,突显民间美术的价值。  【关键词】民间美术
本文讨论定常线性系统的正性和最优性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凡按极大值原理设计的定常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系统都是严格正实的。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
摘要量刑建议制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但容易模糊审判与起诉的界限,破坏法律权威损害检察机关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浪费诉讼资源。因此,在肯定量刑建议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亦不宜过分夸大量刑建议的正面作用,目前不宜将量刑建议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加以实施。  关键词刑事诉讼 量刑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许多检
摘要作为一种典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易货,在悄然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易货企业在确认交换损益时,首先应考虑所选用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模式或账面价值模式;其次,若选用公允价值模式,也要注意公允价值的选择,因为这些都影响了交换损益的确认。  关键词易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损益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在新华网北京2008年12月29日电中,为节约成本、扩大销量,重庆力帆集团日前计划用
核心竞争力概念起源于经济学,由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德在1990年的《哈佛商业论》中首次提出。随着核心竞争力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日益丰富,很多学者将其引入教育研究领域。
期刊
在这世纪之交,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报纸在经历了告别铅与火的巨大变革之后,又迎来了抛弃纸与笔,媒体电子化的挑战,在当前的形势下,如果报纸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要落后,甚至于
一 梁漱溟先生的“国性”思想  梁漱溟先生曾说:“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我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先生从家父的遗训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对祖国的忠诚,更是一种对“国性”的深刻理解和传承,同时也是一种创造个人之个性的独到见解。先生所提及的“国性”,是对中国民族文化和精神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一个国
期刊
本文根据青海省的特点,通过数年的公路施工经验,以人为本,提高工程项目全体劳动力的质量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及培训,并具备忧患意识,善待民工,确保工程质量。 Based on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对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将产生直接影响。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软实力”,决定着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传统的师德观和价值观念面临强烈的冲击与挑战,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侵蚀高校的育人生态。高校的经济犯罪、学术造假、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现象频发,严重冲击着社会大众对高校及教师
期刊